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鼓励策略的方法研究

2018-09-14 10:59黄玲玲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黄玲玲

【摘 要】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我国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方法。新课标的理念背景下,对小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通过对一个人给予勉励鼓舞其作出努力的行为,从而实现自身想要实现的目标这个过程,就是激励策略的实施。如何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作为班主任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把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活环节连接起来,并与班级管理、教学授课紧密结合,因此说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的教学工作中是一项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高效实施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谨以此为同行朋友提供参考意见,从而达到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人们生活的节奏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工作中更倾向于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使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建立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而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效率的提高需要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来实现。所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利用激励策略的实施,以此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下文将从德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对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具体方案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使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一、存在于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问题

1.缺少实践性

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绝大部分都采用灌输式,整个知识传授过程学生居于被动状态,几乎没有发言的机会。如此方式的教学,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更不会真正掌握到德育知识,甚至德育思想不被学生接纳,只有在学校里、教师面前乃至父母面前才会象征性地去遵守德育教育的要求。德育教育没有受到重视,导致了小学德育工作缺少实践性,这也是存在于我国大部分小学校园内的普遍现象。

2.缺少激励策略

在新课改不断发展与推动下,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角色不再是主导者,更应该是组织者和引导者。个人认为应该采用激励的方法以使德育教育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根据相关资料调查得知,当下大部分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没有将激励策略真正落到实处,既没有针对班级学生制定有效的激励策略,也没有把激励策略开展过程中的点滴进行详细的记录,致使激励策略流于形式。再来就是激励策略的目标毫无新意,过于单调。这些都是影響小学德育教育效率提升的直接因素,必须给予重视和改善。

二、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具体实施

1.激励策略需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对学生进行激励策略的基础环节就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进行引导与鼓励以达到优质的德育效果。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认可和表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观念。例如:希望学生能够形成环保意识,班主任可以教育学生不随处扔垃圾,遇到学生主动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或者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时,班主任可以给学生进行记录并给予加分奖励,定期对分数进行评比奖励,使学生亲身感受养成好习惯的益处;针对品德中的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的教育,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在家中帮助父母完成家务,同时要跟进落实情况,跟进家长的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赞扬……这样融入生活的激励方式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了德育表现与得到肯定的感觉密不可分,久而久之,学生的品德修养在耳濡目染中得到了升华。

2.激励策略必须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激励策略的推行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学生的满足感在受到肯定的德育行为中得到实现,进而主动形成不断提升自我品德修为的良好意识。所以,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激励措施应当从触动学生心灵的角度出发,营造出一个带有浓厚德育色彩的环境,通过深入沟通交流使德育工作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急切希望自身行为能得到认可,作为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并加以利用,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心理规律和内心需求进行进一步研究,把学生的心灵和德育教育相融合起来。

3.激励策略需以自律能力相吻合

德育教育是以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水平为目的,能够成为一个具有正确价值观且立足于社会的个体,同时要保证个体与其行为举止在不同环境下都可以相一致。德育教育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对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自律能力的加强也是保证学生不被外界影响,使思想品德水平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分配少部分德育工作,既能达到学生对德育工作的内涵更深入了解的目的,还可以使学生更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从而得到自律能力方面的提高。鉴于自律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进行的过程,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定期的学习总结、思想汇报、周记等形式,教导学生学会自我反省,以此得到自律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日常工作中,必须要重视起激励策略的落实,从而保障激励的有效持续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实施过程的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激励措施,为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一个良好氛围中得到提高打下稳固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雪群.激励策略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时代教育,2018(02):152+180.

[2]王玲.把激励方式融入到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56.

[3]刘蜀民,甘霖.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途径分析[J].中华少年,2016(20):250-251.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