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慧 王华伟
摘 要:自慕课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展以来,不少学科都进行了慕课课程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一部分,也开始了慕课建设的探索。文章通过SWOT分析模型结合时代背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出发对开展慕课建设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威胁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慕课;SWOT;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7-0044-04
自2012年慕课在我国发展以来已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在寻求与慕课的结合,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SWOT分析模型,又称为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后被运用到其他领域[1]。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一个事物内外部条件等内容进行综合概括,进而针对事物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而提出相应对策的一种方法。本文把这种方法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慕课建设的过程中,所得的SWOT矩阵分布如表1所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慕课建设的优势
(一)课程优势
1.个性化学习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人类接收到的信息复杂多样,而学习知识的方式也从以往的单一模块向多样化模块转变,人类处理信息的时间也从过去的相对整合逐步趋向零散。因此,对零散时间的合理利用成为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的焦点。慕课教育跨越了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场所的固定模式,实现了学习时间和场所的灵活性。慕课课程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学习者可以对任何一个章节或知识模块进行学习,慕课实现了学习内容的随学随取的自由度。相比传统课堂教学而言,这无疑是一场革命。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
性。传统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多以说教为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太理想。而慕课教学能够突破传统教育的藩篱。首先,慕课教学环境的新颖性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了乐趣。慕课是基于网络的课堂,网络因素的加入更为大学生所接受。其次,慕课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供学习者选择,慕课课程中一门课有不同的教师,他们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教师。最后,慕课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可以促使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慕课教学评价不仅是来自教师的评价,更重要的是有一部分是来自学习者之间的互评,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3.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吸引
力。慕课课程与实体课程相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学习者在实际课堂中无法控制教师讲授的时间,甚至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内容。而在慕课课程中,学习者可以随意选择课堂进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课程的时间分配进行选择,还可以根据教师在线提供的知识链接来拓展知识面。
(二)师资优势
1.名师名校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传统课堂教学中学习者能够接触到的教师一般是本校聘任的教师,学习者也很少能听到名校名师的讲座。慕课课程拥有大量的名校名师的课程,也不乏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大师,由他们所讲授的课程很快就会在学习者中传播,而其中的传播途径非常简便,几乎不需要花费任何成本。
因此,名校名师的加盟不仅为慕课带来了高的知名度,
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高校可以借助慕课这一平台为本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教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不少高校出现师资短缺的问题,思想政治课程的师资也不例外。慕课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首先,慕课的大规模性是不受空间限制的,师生比例也无限制,慕课课堂上一比一千甚至上万的师生比例在课程运营中也屡见不鲜。其次,网络传播方式的简便性,慕课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通过慕课平台的途径来传播课程和理论,而这些课程和理论是很容易被学生获取的,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
3.教师的多样性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随着社交软件的普及和多元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涌现了如南航徐川这样一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明星教师,当然也不乏很多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我们知道,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讲授得生动有趣的教师实在是凤毛麟角。如果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教育“明星教师”转移到慕课课程上,可想而知,这种教育效果形成的教育合力将是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慕课建设的劣势
(一)技术与成本劣势
1.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首先,教师信息化理念没有确立。互联网时代对其他领域已经进行了颠覆式的影响,而唯独对教育的影响比较滞后。高校教师本应是信息化理念的传播者,而事实是一些高校教师并没有达到应有的信息化水平,这就在根本上阻碍了思想政治课程在慕课平台的发展与传播。其次,信息化技术手段。慕课平台要求教师按照要求来进行课程的录制,还要完成数以千万计的学习者的课程评价。一方面,教师的课程制作的技术水平普遍不高的问题制约着慕课课程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对课程传播的理论和技能掌握程度较低,也同样困扰着一些教师无法完成慕课课程的制作。
2.教师的课程制作投入成本较高。首先,人力资本的投入。慕课课程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教师、信息技术人员、慕课制作管理平台工作人员及摄影摄像人员的参与。因此,相比传统课堂教学,慕课要投入的人力资本要大得多。其次,时间的投入。一节慕课课程的制作要经过前期的录制准备到录制结束,虽然课程时间要比传统课堂教学短,但是时间投入可以说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数倍之多。《美国高等教育纪事》在2013年采访了103位慕课教授,他们全年在慕课上所花的备课时间在100小时以上,在课后每周仍然要花费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参与讨论[2]。最后,资金的投入。相比慕课课程,传统课堂教学的资金投入是相对较低的,慕课课程需投入的資金包括课件的制作、移动设备及录制设备的投入、慕课平台的运营资金投入等。
(二)师生互动劣势
1.庞大的师生比例难以保障师生的交流。慕课庞大的师生比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中争论的热点,它在高等教育普及过程中无疑是有利的,而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又成为了一大障碍。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课堂互动是良性的。而慕课课堂的师生比很大,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实现完全自由地师生交流。在慕课课程中最多的是人机互动和生生互动[3]。所谓人机互动是学习者通过计算机等移动设备来实现课程的学习,学习者的作业评价大多也是机器的程序操作。生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人机互动的情感性,但是网络平台社交的虚拟性终究无法代替实际的人际交往,也很难填补师生互动的缺憾。
2.网络的虚拟性限制了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慕课课程很难使学习者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升。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慕课课程的特征,网络平台上的虚拟性无法代替现实的人际交往。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的抽象思维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都不易捕捉,那么在网络平台上就更难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更加强调以“人”为本。而慕课课程作为网络课程的一部分,这对学习者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是一大挑战。
(三)思维定势劣势
1.教学内容的固化禁锢了慕课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培养,意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固定的内容使教师和学生很容易产生无法推陈出新的思维定势。教师因内容固定而缺乏创新、学生因方法单一而失去兴趣,两者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慕课推广速度一度缓慢。
2.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闭塞使大学生无从选择。通过对各个慕课平台的研究不难发现,有关高校设置的专业性课程比较丰富,而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课程却很少。究其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需要师生的感情共鸣与沟通,而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更容易实现。此外,现存的对高校的考核方式的指标中,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考核比重较低,这就直接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视,认为高校拥有的类似社会科学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能够完成基本任务,而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用在考核的重点因素上。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慕课建设的机遇
(一)全球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环境
目前信息时代下,互联网已经在很多领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经济的高速发展的态势下,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显得有些滞后。信息时代使得人类生活朝着全球化、国际化、民主化、开放化等特征转变。在此转变的时期,教育领域也要积极地与互联网相结合,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课程品牌。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抓住慕课的契机,向世界推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促进和传播我国的思想政治与文化。这种全球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环境无疑有利于慕课的长效发展。
(二)国家政策的支持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我国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互联网使用率超过96%,可见网络是大学生必备的条件。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办公厅在2016年2月印发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指出,“鼓励高等学校全面开放网上课程,支持高水平大学加入世界一流大学组成的公益性网上开放课程联盟。指导高校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不断推动中国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走向世界”[4]。《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责任。信息化时代这个背景就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三)受众的可接受性
当今大学生都是“90后”群体,大学生对网络等信息技术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和适应性,他们是与数字时代共生的,并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甚至不乏一些大学生的基础课程都有一部分是通过网络教育完成的[5]。同时,该群体也容易被新生事物所吸引,并能够快速接受和学习新生事物。因此,慕课受众的可接受性是慕课发展的一大机遇。大学生群体对网络并不陌生,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慕课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四、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慕课建设的威胁
(一)教师理论素养面临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慕课课程对教师而言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从纵向方面来讲,普通高校的思政教师队伍理论素养面临挑战,慕课课程中名师名校的加盟有可能会造成高校教师群体中出现“马太效应”,出现强校愈强、弱校愈弱或者强师愈强、弱师愈弱的局面。从横向方面来讲,教师的学科融合能力有待提高。慕课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样也需要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比如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如今学科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已经出现融合的趋势,教师也要摆脱以往传统教学的思想,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二)政治文化面临的威胁
首先,强势的西方政治文化可能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弱化。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文化具有优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全球慕课课程中面临着被进一步弱化的风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理性及哲学思辨性很强的学科,虽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短期内对学生求职等问题并无显著效用,慕课化后若不加以合理引导,很容易被忽视、被淘汰,从而导致学科的进一步弱化[6]。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而导致成效下滑。慕课课程门类复杂多样,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此外,由于世界上存在多个政治体制,西方政治文化也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消极影响。
五、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慕课建设的SWOT
战略对策
通过构建以上SWOT模型,可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慕课教学是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就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等,教育的开放性在所难免,即使思想政治教育本就带着本土化特征,但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這场慕课浪潮。通过对各因素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分析策略。
(一)SO策略分析(发挥优势,抓住机遇)
1.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充分发挥优势进行自上而
下的教学改革。这个优势来源于政府的支持,因为它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的参考指标。首先,政府的财政支持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慕课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出台的相关政策可以引导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其次,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为慕课建设提供长效支持。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宏观调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慕课建设实行自上而下的教学改革,且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长期性、高效性、影响力大、资金充足等特点,这势必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慕课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高校要紧抓机遇为学习者打造多元化的思想政
治教育开放课程。高校要紧紧围绕这个契机进行课堂改革,重点扶持有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开设慕课课程,通过拓展学习者数量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这些需求的反馈不断调整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力求在国内慕课受众中形成品牌效应并取得较高的成效,形成“一师一风格,一校一品牌”,思想政治教育更像是一个“教育产品超市”,在完成通识教育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以自己“选购”需要的产品。这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机遇,也为我国多年不变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生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有望成为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热土。
(二)WO策略分析(利用机遇,弱化劣势)
1.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根据教育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特殊性,慕课是不能够完全代替传统课堂教学的,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促进和融合,因此翻转课堂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了。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也叫颠倒课堂,这是与传统教学相反的一种教学方式,即课前通过网络、教材等方式自学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时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深入剖析,传统课堂就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场所,包括答疑解惑、小组讨论和创新实践等,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2.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教育模式。O2O
(Online To Offline)是電子商务名词,指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既涉及线上,又涉及线下[7]。现在O2O模式逐步向别的领域扩展,慕课平台上的开放课程进行集中的线下交流也已经不足为奇了。因此,O2O运用到教育领域中为慕课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它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师生互动的局限性及生生互动的虚拟性。O2O可通过线上上课、线下组织开展交流活动进行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方式。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解决学习者在慕课平台上的人际交往问题,还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的互动。
(三)ST策略分析(发挥优势,直面挑战)
1.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师要面临的问题,教学内容也早已摆脱了一成不变的教材,现在的课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教学相长的目标。教师在面临慕课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时候,最需要加强的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与平台建设相关的技术手段的提升。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局限性是高校教师进行终身学习的不竭动力,慕课建设倒逼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因此,“高学历、宽阅历、专家化、信息化”的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成长的目标[8],而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树立并实施终身学习理念。
2.增强师生的政治自信。政治自信与政府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异曲同工。二战以后,西方文化占有绝对优势席卷全球,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时,特别是政治文化的冲击,高校师生是否对本国政治有足够的自信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慕课建设的成效。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国民对于政治自信也越来越强。但当面对外来的西方政治文化的时候,仍然有少部分高校师生的政治自信就显得相对缺乏甚至丢失,这一点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尤为关键。因此,提升师生的政治自信不能只驻足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及文化品牌的影响力等因素也同等重要。
(四)WT策略分析(克服劣势,化解威胁)
1.注重交流,技术手段及时更新。高校教师要做到定期培训、不断学习,担负起推动多学科融合的使命。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千变万化,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及时了解并熟悉社会和时事的变化,而这些知识和信息的获得必然需要一定的培训讲座、学习交流等。同时,随着高校学科融合的趋势,学科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必然会涉及多学科的选择和应用,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的理解和运用,应不断提高现代技术水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动态,也要学习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随着多学科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就会形成多学科融合的现象。
2.依托技术平台,创新互动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慕课课程必然要以慕课平台为依托,围绕平台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学习交流。其中线上的交流包括固定时间教师的答疑、作业的评定和互评、专设的讨论区等,甚至有些课程专门成立了QQ群、微信交流群等独立于平台之外的社交方式;线下的交流主要是固定时间和场所的学习交流小组、关于课程的考试等。除此之外,技术人员与平台上的教师还应该对师生互动模式进一步创新,研发依托平台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模式,用以克服师生互动交流的弊端。
参考文献:
[1]许涛,禹昱,姚中锐.基于SWOT分析的慕课教学发展研 究——某大学外国语学院问卷调查分析[J].现代教育技 术,2015,(9).
[2]王海稳,金大为.慕课浪潮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 与创新研究——基于SWOT分析[J].高教学刊,2016,(6).
[3]付桂军,杨永利.慕课平台下“概论”课建设的SWOT分 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5,(4).
[4]谢惠媛.“慕课”教学的理性反思——基于SWOT的分析 框架[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11).
[5][8]张雪琴.MOOC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影响的 SWOT分析[J].河南教育:高教,2015,(8).
[6]王倩.慕课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及 发展对策探索[J].高教论坛,2016,(6).
[7]葛云龙.浅谈O2O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线上与线下 相结合的翻转课堂[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