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专业现象学本科教学的实践断想

2018-09-14 10:49蒋红雨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现象学

蒋红雨

摘要:现象学是哲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必备的内容,因为现象学是现代主流哲学思想范式,是当代哲学致思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现象学代表人物胡塞尔的先验意识现象学所做出的纯粹现象学分析抽象、晦涩,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通过历史梳理明确教学定位,通过概念解析统领其思想要义,通过范式比较阐发其理论意义,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现象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哲学专业;现象学;实践断想

现象学是哲学专业本科课程中的一项必修内容,一般被纳入《现代西方哲学》课程中,也可以开设现象学专题课程,作为专门内容进行教授。无论是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部分,还是作为专门的课程内容,胡塞尔的先验意识现象学都是核心内容。学生在学习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纯粹现象学分析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解障碍、粗通其义的现象。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为了克服以上困难,使学生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掌握现象学的理论要义、方法要旨,能够初步将现象学作为哲学致思的思想方法,可以通过历史梳理明确其教学定位,通过概念解析统领其思想要义,通过范式比较阐发其理论意义,使学生能够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背景中定位现象学的出场背景,在现象学还原的意义上统领其思想内容,在胡塞尔先验意识现象学与其他现象学范式的比较中深入把握其理论精髓。

一、 通过历史梳理明确教学定位

现象学可以被看作是一场思想运动,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理论流派。从哲学专业教学的角度,可以将其看作是西方哲学史教学中的一个环节,看作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典范样式。众所周知,哲学史就是各种理论学说相互批判和反批判的历史。因而,想明确现象学教学的定位,就需要梳理现象学出场所批评的理论范式,以凸显现象学出场的理论意旨。从整体上看,现象学的奠基者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可以看作是现象学在现代哲学中的出场基点。胡塞尔的先验意识现象学是作为对心理主义的批判而出场的。所以,要想明确现象学的哲学意旨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心理主义以及胡塞尔是在什么意义上批判心理主义的。

广义上讲,心理主义在西方哲学分析中由来已久。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就从表象和联想的角度来说明判断和推理问题。19世纪开始,心理主义(pscyhologism)在德语中代表一种专门哲学观。这种哲学观认为心理学是哲学的基础学科,逻辑学、伦理学、形而上学、法哲学可以看作是某种心理学或者是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为哲学分析提供基础的方法论,心理学的内省方法是哲学探究的唯一方法。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一卷中主要是从心理学与逻辑学的关系入手,批评逻辑学中的心理主义倾向的。

胡塞尔时代关于逻辑学的基础论证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即心理学的、形式的和形而上学的。在这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中,心理学论证占据主流地位。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穆勒认为,逻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逻辑学的所有论证都来自于心理学。胡塞尔并不完全反对心理学在一些学科理论奠基方面所具有的论证作用,反对的是如何从思维的心理关联过渡到思维内容的逻辑统一的观点,即以心理关联为逻辑或说推理的客观性,进而为知识的客观性做理论论证的观点。既然胡塞尔认为心理学不能担负为逻辑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做客观、基础论证任务,那么就需要有一种纯粹的逻辑学来承担这项工作。纯粹的逻辑学则需要纯粹的现象分析来为之提供支持,在胡塞尔看来,已有的逻辑语词与规律都是含混、多义、欠明确的,他称其为“动摇不定”。因而需要分析的现象学来为纯粹的逻辑学做准备和奠基工作。在这个意义上,现象学分析开始了。

二、 通过概念解析统领思想要义

在理清胡塞尔现象学出场脉络的前提下,下一步就是要通过概念解析提纲携领地阐明胡塞尔先验意识现象学的方法论要义,进而辐射整个现象学研究传统的方法论整体要义。但是,由于胡塞尔的现象学著述丰富,生前出版内容较少,过世后留下了大量的遗稿,即使研究胡塞尔的专家也只能谱系性地概括其思想脉络。如耿宁等人所言:“大致而言……,胡塞尔在其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主要关心对个别体验类型及其相关项(有关思想和认知的体验或结构)进行现象学的描述分析,以及描述意识的一般结构。他也致力于探讨相关的方法论[Methodik](现象学的反思,还原,和艾多斯学[Eide-tik])的基础和提升问题。其后随着对一些问题领域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出的一些重要补充,越来越凸显了一种企图,即运用现象学生成的方式来阐明:在个人自我中或先验自我或单子社群[Mona-dengemeinschaft]中,以及在诸相关周围世界与一个共有世界中,诸经验的具体统一化问题。”

同时,对于现象学教学而言,讲解对象又不能仅限于胡塞尔,还要辐射到所说的现象学运动。现象学运动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其中包括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二战之后在西方哲学中以萨特、马塞尔、梅洛·庞蒂和雅斯贝尔斯等为代表的存在主义,20世纪60年代之后以伽达默尔、利科为代表的解释学,还有列维纳斯、英加登、柏范达、雷那赫、贝克等人应用现象学方法在伦理学、美学、心理学、法理学、数学等领域的研究。在如此繁复的文献和繁杂的理论背景下理出现象学的概念系统是一件需要高屋建瓴的工作。

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资借鉴的方法。《现象学运動》的作者斯皮格尔柏格提出,可以把现象学的本质特征限定为现象学方法,并总结出了现象学方法的七个要点。其实,现象学运动的奠基者胡塞尔也特别强调其现象学的方法论意义。在《现象学的观念》中,胡塞尔指出:“现象学:它标志着一门科学,一种诸科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但现象学同时并且首先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特殊的哲学思维态度和特殊的哲学方法。”

在借鉴斯皮格尔柏格从方法论方面来整理现象学的研究内容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现象学发展的问题转向,这样才能描绘现象学发展的整体概貌。基于这两个方面的考虑,在现象学的本科教学中,以下几个问题要做重点讲解。意向性问题,因为这是现象学研究的真正对象,也是比较公认的胡塞尔现象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现象学还原或先验还原,这是在胡塞尔看来哲学家必须实行的方法,以便借此达到纯粹的或先验的主体性;本质还原方法,也称“艾多斯的”还原,这是对意识研究的定位,强调意识还原不是经验科学而是本质科学;生活世界,这是胡塞尔晚期思想的一个典范范式,是对自然和精神关系的一种本体论研究;“面向事情本身”是现象学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路向,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是贯通多数现象学家的一种基本统一的表述,最能体现哲学分析的现象学特征。

三、 通过范式比较阐发理论意义

现象学教学中,依据胡塞尔先验意识现象学,推进现象学运动内部的范式对比与对照,将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现象学思想。

在现象学内部的争论中,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观点分歧是当代学术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倪梁康教授多次撰文分析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术联系和分歧问题。倪梁康教授特别关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曾在发表《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德存在问题》之后又发表《再论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存在问题》。这是因为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涉及到现象学的基本理解问题,一般而言,胡塞尔的现象学被称为先验意识的现象学,他是想通过先验意识分析为经验科学奠定基础。而海德格尔德现象学则具有比较强烈的人类学倾向,更注重此在与实存对象之间的关系。

胡塞尔与伽达默尔的关系也是深入认识现象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如果说海德格尔将胡塞尔的本质直观的现象学改造成了现象学的解释学,那么伽达默尔则是现象学解释学的完成者,他构建了哲学解释学的哲学理解范式。哲学解释学中的许多问题,如主观性问题、历史性问题、生活世界问题都需要追本溯源、比较对照,通过回归到胡塞尔那里得到再阐释。而这种理论回溯本身也是对胡塞尔的观点的一种再阐释。通过这样一种解释的循环不断阐明胡塞尔、伽达默尔的现象学意旨。

除了通过现象学运动内部的比较,阐明现象学的理论内涵和理论价值,也可以通过借助胡塞尔同其他学术流派的比较,凸显现象学的理论价值。目前,关于胡塞尔同弗雷格、石里克、维特根斯坦等人之间的学术联系与区别的挖掘很受关注。一批学者发表了关于胡塞尔与弗雷格关于数的问题、真的问题、意义理论问题方面比较研究的文章,这有助于在逻辑实证主义和现象学两大现代哲学主流范式的比较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现象学思想。

四、結语

由于本文研究的现象学教学的对象是大学本科生,因而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现象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以此为教学目标,将现象学理论建构的针对性问题,现象学的比较意义问题引入教学,会有助于学生更顺畅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现象学的理论内涵和实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悟程度,进一步组织学生应用现象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增强学习效果,加深对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分析方法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埃德蒙德·胡塞尔,倪梁康译. 逻辑研究第一卷[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 鲁多夫·贝尔奈特,依索·肯恩(耿宁),艾杜德·马尔巴赫,李幼蒸译.胡塞尔思想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人民出版社,2007.

编辑∕杨波

猜你喜欢
现象学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
现象学为何应是解释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时期的探索
从舒尔茨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现象学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启发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丹尼特异现象学方法论研究
胡塞尔现象学的认识论雏形——读《现象学的观念》
学习共同体的现象学阐释与应用
从现象学看现当代西方文论科学神话的破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