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新章
摘 要:中小學是义务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强化教育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为了保证管理质量,学校需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理念,关心师生学习、生活、工作,促进中小学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文章简要分析了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的意义,然后探讨了人本管理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本管理;中小学校;教育管理
一、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实施人本管理的意义
人本管理理念渗透到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可在学校营造和谐人本氛围,这样可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提升师生间的凝聚力[1]。人本管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可以起到显著的激励作用,为学生学习水平提升及教师自身价值提升提供可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并且也让教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小学校的管理中,显著提高中小学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此外,将人本管理渗透到中小学教育管理中,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这样对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二、人本管理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构建人本管理制度
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人本管理的应用需要相应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中小学校需要转变传统金字塔形式的管理模式,促使教师、学生、家长均可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中,以保证学校各项教育决策的合理性。
中小学校还需要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构建人本管理的教育管理制度,凸显管理制度的灵活性、创新性以及规范性,以为师生个人创造性及主动性的发挥提供坚实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在人本管理基础上,构建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得教师教学有更多的自由[2]。
2. 实际管理中需落实人本管理
中小学校需全面认知人本管理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需强调对人的尊重并推动人的发展。在中小学校的实际管理中,相关的领导要同教师群体进行深层次交流及协调,让中小学校在人本管理层面形成一致认知,且让师生交流与协调,充分发挥强化学校管理的作用,有效落实教育管理中人本管理的理念。
3.构建人本管理激励机制
中小学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群体,常常对内心认知及工作创新非常敏感,希望在实际的工作中树立良好形象,同时还希望自身劳动成果能够得到认同,拥有充实与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需求以及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决策的需求。而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依据个体及情境差异,应用不同的激励模式,可以充分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在满足教师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制订出教师培训同发展紧密结合的教育激励机制,让教师感受到更多的关怀。此外,还需要帮助教师制订出适合学生自身需求与特征的发展规划,以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促进师生的良好发展。
4.构建科学的评价模式
在教师管理中,对教师工作成绩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充分考虑评价过程同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还需评价教师显性工作成绩同隐性工作成绩的关系,在相应评价指标设计上,应该具备灵活化以及多元化特征。为了达到良好的评价效果,需要将人本管理充分应用到教师管理中,建构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在实际的构建方法上,首先需从中小学教师未来发展方向着手;在设计评价标准上,需包含促进教师专业深化与全面发展的内容。其次,需要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到评价中,这样可让教师兼具评价主体及评价客体的角色,让教师可以充分感受到教育管理评级模式对自己的尊重,进而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稳定发展。最后,在评价模式的构建上,采取纵向及动态的构建方式,遵循教师客观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同时还需要结合形成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法。
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将人本管理渗透到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可通过构建人本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及评价模式,让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参与到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以推动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健康及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慧,冯海英.浅析人本管理在农村小学教师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S1):107-109.
[2]周莹心.中小学教育如何实施人本管理[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版),2015(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