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达斌
摘 要:与其他学科相比,物理学科含有多种功用,所以是最适合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科目。初中是学生初次接触物理学科的阶段,因此在学习积累知识的同时也会产生疑问,文章就教师该如何将问题运用至物理教学中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开拓学生思维和提高对物理的接受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教学;运用策略
一、问题教学的概念及应用价值
1.问题教学的概念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采用问题教学法,是对以往的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教师将物理知识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在学生探索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探讨等各种方式解决问题。
2.问题教学的应用价值
问题教学法突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物理课堂上激励学生主动发言,促进学生多交流,也是在帮助学生以新的视角看待事物,使学生能够全面、立体地看待并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此外,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得到最终讨论结果,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教学方法
虽然许多教师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在教学理念上已有了较大的转变,但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通常还是采用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知道的知识虽多,但真正掌握的却少,在教学时也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教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时,首要任务就是改变教学观念,科学地引用问题教学,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因为物理是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所以教师可以提生活方面的问题,使学生带着疑问进行物理学习,学生集中注意力解决问题同时开动思维,以此提高学生对物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如讲解《浮力》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如:同学们是否会游泳?游过泳的同学能否说一下在水中是怎样的感受?游泳时人为什么会浮起来呢?以此引出教学内容:在水中身体向上的力就是浮力。然后教师再向学生讲解浮力相关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对浮力做深入的认识。教师再结合游泳时人上下起浮情况,讲解推导相关的知识,通过有关游泳的问题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浮力相关知识。
2.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师在物理教学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处于教师特定的课堂场景,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至学习中,以此引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随着教师的讲解而解决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识。
如讲解《压强》时,教师可以先教学生用两手掌稳住一支笔,看看两边产生的痛觉是不是一样的。虽然两掌用的力度是相同的,但是学生发现两边是不一样疼的,这时教师再问学生“为什么会不一样疼呢?”“是否因为两头不一样尖而造成的?”,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压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如此,用问题教学向学生讲授知识就比单一的灌输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到物理知识的同时,也开拓了思维。
3.创设实验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改之后,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引起了教师的重视,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物理教学时依据该教学观念对学生实行问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物理知识时,由于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物理会有较多的实验,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物理的特征,创设一些实验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結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物理学习的最佳阶段。教师运用问题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但是教师在采用问题教学法时,也应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学生的问题教学法。
参考文献:
[1]何 岭.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6(1):24-25.
[2]戴宗燕.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考试周刊,2016(9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