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2018-09-13 11:16刘丽莉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大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刘丽莉

摘 要:时下,社会快速转型,教学体制的局限与不断深化改革,使得一方面在大思政视野之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践育人模式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自主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这一点在各个高校教育模式当中普遍存在。接下来,本文就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地阐述,以供给业内人士一些启发性的指导,从而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贡献一丝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大思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127-02

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一个从外延到内涵不断深化的阶段,“大思政”教育观已经越来越普及和受到重视。要知道,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三观意识的关键时期。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大思政背景之下的思政课教学似乎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进,依然还停留在理念和形式之上。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本文着重从教学管理的层面出发,来帮助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关于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以传统应试教育为指挥棒的教学模式使国内大多数学生过多地关注考试成绩,而非真正希望从思政教育课程中获得比较深层的东西,这种功利性的教学心态无法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也随着时代的脚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它重新定义了教育发展的主体,实现学校、社会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有效联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就教学内容而言,这一课程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由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逐渐过渡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校内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和自我发展的平台,让其充分理解所学基本原理的真正内涵,从而,把学和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反复训练,学生不仅巩固了原有的理论知识,还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另外,从教学形式来看,大思政背景之下的思政课程启用开放度更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再一味地因循守旧,而是注重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育大学生“三回归”是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目的

(一)教育大学生向生活实践回归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回归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并以此来指导他们的日常行为。由此可见,在讲授思政知识的过程当中,老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生活实践的范例来讲解有关内容,使学生在课程中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增强他们对于有关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满足学生学习的自由性和灵活性,而非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比如,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文化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将所学思政理论知识置于广泛的背景当中,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简而言之,思政课程必然离不开生活实践,否则一切便无从谈起。

(二)教育大学生向价值理性回归

大学阶段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广度和深度也在大大增加,并不断向价值理性回归。当下,我国大力倡导和发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求真求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教育当中的渗透力较好,是大学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忽略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其他观念。大部分学生缺乏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无法避免种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这时就需要学校充分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正确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及时了解大学生目前的思想动态,善于利用当前的各项科学技术手段来为学生创立新型的教学范式,树立起强烈的创新意识。除此之外,还要多开展一些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树立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准则,促进其个人可持续发展。

(三)教育大学生向社会现实回归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课堂为主的传统学习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教育大学生向社会现实回归是大思政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要思考的一项内容。例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本地区具有特色的博物馆和规划馆,让学生了解近些年来我国发展建设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以此解答学生心中存在的疑惑。当然,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独立的学习者和探索者,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相关方面的实践,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来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填写心得体会,从而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

只有当我们更加深刻的意识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重要性,并不断根据教学所反馈的各项情况对目前所采用的教学形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升级,这样才能够真正适应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模式的不断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三、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价值

(一)教育资源多元化整合、一体化运用

一直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存在着形式刻板单一、内容枯燥陈旧以及操作性差等一系列问题,被认为是学生学习兴趣最为薄弱的一门课程。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各个高校都在探索更加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整合以及一体化运用,以此来真正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价值。一方面,老师利用多媒体来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一些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进校做演讲或讲坛,应用这些校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育环境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总体而言,大思政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了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本质要求,必须要全方位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身这几方面的联系。众所周知,学校是学生获得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环境,同时也可以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社会环境相对较为复杂,涉及的范围也极其广泛。家庭因素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家长是最好的老师,也需要其密切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身体力行的为学生传授良好道德经验。

(三)教育内容注重针对性和开放性

科学的教育内容是实现思想政治课程价值的根本保证,要在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坚持以此来促进并引领学生的信仰。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给学生强化了某种错误的学习观念,这种社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非理性认知必须要被剔除,寻求各式各样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楠.大思政视野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

[2]肖婷.“大思政”视野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1).

[3]田传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障碍性因素及化解[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大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