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13 11:16程栋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运用能力微课程创造性思维

程栋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微课程的教学结构,丰富学生课堂活动;借助微课程开展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微课程复习知识,可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兴趣;活动;创造性思维;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095-02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概念以及应用意义

“微课程”是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互联网为基础,将其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地理知识,利用DVD、电脑等设备,拍摄8—10min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能够有效转变传统的课堂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地理探究中体会乐趣,从而更加努力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微课程以微课教学视频为载体,是一种针对学科重难点知识或者教学环节而设计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将其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实现分层教学、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掌握情况等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其在地理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学习兴趣上有较大不同,通过微课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微课资源,有针对性地解决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其次,通过微课程教学方式,能够合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地理知识涉及面较广,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在微课视频的支持下,学生能够及时获取自身感兴趣的知识,在兴趣的指引下,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探索,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理念创新应用方式

(一)选择恰当地理微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制作精美优良的地理微课视频,是运用微课程理念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已有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兴趣爱好,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制作有吸引力的视频,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正处于身心高速发展时期,对一切未知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在录制微课时可抓住这一特征,突出地理重难点知识,设置有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

如在教学《自然界的水循环》时,教师可以利用DV、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录制10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用微视频切入知识点,可以迅速吸引学生。在视频中用李白的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开篇,引入新知识,同时,在视频中设置“地球上水体存在形态、存在空间中分为哪几种类型?”“陆地上的水体有哪些?”“水圈有哪些特点?”这三个问题,突出“水循环”中的重点知识,并向学生展示“水循环简单示意图”,借助图片、声音等方式,解读“水循环”有关的核心概念,让学生在微视频中掌握地理学习方式,传授学生良好的学习经验。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微视频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来源于生活,从而更加努力地参与到地理探究过程中。

(二)明确微课程教学结构,丰富学生课堂活动

使用微课程时,教师应根据自身教学安排与学生反应,明确微课教学结构,利用微课程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在微视频中学习到实用的知识,使其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自主探究地理知识。如在教学《河流地貌的发育》时,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提前观看视频,布置好视频观察任务,要求学生从视频中了解“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流水堆积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流水侵蝕地貌类型及河谷的演变过程”等重难点知识,围绕“地貌发育”这一知识主线展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效率;其次,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应先给予学生3分钟左右的时间,发表对“河流地貌的发育”微课视频的意见,集中学生相关意见与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地理概念。同时,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倾听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自发提出新问题,促使学生在微课视频的支持下学习地理知识。

(三)借助微课程开展实践,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地理学科中包含着较多探究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可有效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使用自己双手来探究知识领域,能够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微课程教学方式,深入开展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与时间,通过探究活动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自然界的水循环》时,教师可引入微课程教学方式,用微视频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准备好“透明塑料箱”“盆、碗”“干沙”“干土”“斜坡”“木块”“冰块”,在视频的指导下完成“模拟水循环”的实践探究任务:于盆中盛入适量的热水,将热水盆放置在塑料箱中,观察塑料箱顶以及盆中情况。在这个微课视频的模拟实验中,教师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探究的方式分析水循环环节,使学生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利用实验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完成实验探究后,要求学生自主整理出探究地理问题的思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制作微课视频,拍摄出有探究意义的地理视频,并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分享,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四)通过微课程复习知识,提升学生运用能力

通过微课程复习地理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从而提升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制作复习型微课视频时,应注意加入“例题分析”“知识重难点”“建立知识体系”等,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知识迁移的顺利完成。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学生虽然喜欢探究地理知识领域,但其很难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且知识较为零散,针对此种问题,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课教学模式的作用,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整理地理知识,通过系统的微课复习,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学生之间交流好的学习方式,灵活地运用地理知识,提升整体学习效率。

如在完成《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知识模块的学习后,教师可整理好“农业区位选择”“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等点,制作实用的、系统的微课复习视频,及时上传至相关平台,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弱点与不足,自主观看相关视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引导学生用表格、树状图等方式总结知识,使得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及时落实教学评价,注意培养学生反思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知识迁移能力,多关注学生活动的参与情况,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针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应更具耐心,与学生一起地理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乐趣,自主探究地理知识领域,从,增强学生地理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基于网络环境的背景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高中学校开始兴起“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以微型媒介为基础的“微课程”理念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重视。地理作为高中学习阶段中重要的课程之一,通过应用“微课程”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邓明红.构建和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学,2015,(23).

猜你喜欢
运用能力微课程创造性思维
方言在幼儿民间游戏中的运用研究
利息理论课程的教学探讨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基于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