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莲
(广西合浦县人民医院,广西 北海 536199)
恶性肿瘤基于病情十分严重,因此大多数患者为延长生命通常需要进行化疗和放疗,致使患者在承受着疾病和治疗给身体所带来的双重痛苦之外,精神压力较大,存在孤独、绝望和自我贬值的心理,更有甚者还会存在轻生的念头。现阶段,临床上关于恶性肿瘤伴抑郁症状患者来说,除了会采用常规药物之外,还会通过心理健康指导来帮助其将负面情绪消除掉,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4]。本次研究的在于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9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详情如下:
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恶性肿瘤伴抑郁症患者,男58例、女32例,共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的病情经临床诊断与恶性肿瘤和ICD-10抑郁症状的诊断标准十分相符。现根据入院时的数字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年龄50~86岁,38岁,平均年龄(66.6±7.4)岁;对照组年龄最大85岁、最小51岁,平均年龄(66.2±8.5)岁。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资料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将患者集中组织起来,指导其积极的参加各种户外和娱乐活动,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确保其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实现对不良心理问题的纠正。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第一,心理护理。抑郁症患者通常会存在诸多的消极情绪,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用药期间,采用真诚的态度与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交流与沟通,帮助积极的疏通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正确面对生活,鼓起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心与勇气,从而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2]。
第二,通过广泛的培养兴趣来缓解各种负面情绪。充分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然后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制定不同的娱乐活动,将患者的好奇心、兴趣和爱好充分激发出来;治疗结束后,将患者组织起来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以此有助于兴趣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
第三,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可口易消化的食物,以此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力和抗癌能力的显著增强。
第四,注意力的转移。针对大多数癌症并抑郁症患者具有C型人格障碍,孤独和恐惧的心理会经常存在,为此护理人员需要为期营造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对其生理变化进行仔细观察,避免不必要的意外情况[3]。
第五,家庭支持。为帮助患者将孤独无助的感觉摆脱掉,家属需要给予患者充足的关心与爱护,积极的配合和支持医生的治疗,将正确的意识树立起来,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显著提高。
利用SDS(抑郁)和SAS(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比较,分数越低,代表抑郁和焦虑情况越良好。
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分析,P<0.05具统计差异。
两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和SA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的比较(x±s)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条件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改善,且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增加了抑郁症的发病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精神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基于病情的严重性,致使患者在承受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之余,为延长生命需要不断的进行放化疗,因此不管是生理压力还是心理压力都比较大,进而极易出现一系列负面情绪,如烦躁、焦虑和自责等。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可以从心理、饮食、生活和家庭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有助于极大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可以纠正不良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源头上彻底消除负面情绪,在此基础上将正确的认知观念树立起来[4],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住院时间的减少和经济负担的减轻,从而有助于促进患者心理、身体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恶性肿瘤伴抑郁症患者,极大的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极大的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值得进行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