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柠,从 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医院眼科,新疆 北屯 836099)
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多,相应增加了老年白内障病症发病率。临床上对于该病症除了加强基础治疗以外还要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才能减轻患者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更好地巩固治疗效果。本人对所在院开展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等临床护理效果方面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白内障病症,排除精神及认知功能障碍、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情况。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28例、22例,年龄位于62岁至88岁之间,平均年龄69.8岁。干预组患者男性与女性例数各占一半,均为25例,年龄60岁-81岁,平均年龄70.2岁。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入院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主要包括进行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病情监测等。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前提下增加个体化护理干预,主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加强心理疏导、眼部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指导、出院指导等。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测评,按照病症改善程度,结合临床检查情况分成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标准。同时引入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焦虑情况进行测评,分成0-10个分值,分值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明显。同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SPSS16.0专业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录入、测评和统计检验,应用t、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标准,符合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 50 29 17 4 92%对照组 50 20 16 14 72%
总结分析,干预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优,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
总结分析,干预组患者焦虑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4%,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8%,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白内障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视力模糊、看不清,不仅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对患者心理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实施手术的老年患者而言,加强综合性护理至关重要。针对患者不同情况,以患者为中心构建个体化护理体系,采用术前、术中和术后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康复进度,提升治疗效果。主要护理内容包括:
一是加强术前心理干预。向患者全面讲解手术治疗的意义,并做好各项准备,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注意事项等,采用案例引导法、健康知识宣传、经常性沟通等方式减轻患者心理烦躁、抑郁、焦虑程度,提高治疗信心。
二是加强术中护理。做好各方面准备,按照医嘱要求全力配合,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测。
三是加强术后综合护理。一方面患者术后保持足够的休息,减少探望次数,避免出现过度活动或者揉眼睛等动作,避免继发性出血等。同时做好眼部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眼部情况,定时进行眼压测量,必要时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等,加强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舒心的住院环境。另一方面做好并发症护理,提前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患者进行沟通,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发生坠床,如果出现继发性青光眼、眼内炎、前房积血等并发症,按照医嘱安排,给予抗炎药物、止血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耐心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排痰、咳嗽方法,减轻并发症症状。
患者出院时对用药注意事项、定期复查、眼部护理等进行讲解和告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科学护理意识。
总之,通过个体化综合性护理模式的实施,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不断提高,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康复进度,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