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车路理论创新及临床实践

2018-09-12 12:26王伟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九宫新河病案

王伟

“河车路理论”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李仲愚教授在杵针疗法中应用的理论,由阴阳八卦与经络理论结合发展而成[1-6]。但传承下来的仅有前后河车路,从整体观而言,如果侧面及四肢无河车路是不完整的。笔者在研究易筋归一序贯疗法过程中,试着探讨阐述全新的“河车路理论”,并应用于临床,供大家参考。

1 旧河车路及其相关理论

河车路源于杵针疗法,与经络走行、腕踝针分区及肌筋膜经线均相似,但又相对独立(表1)。因秘传口授过程中,仅存前后河车路(头面部、腰背部、胸腹部),但临床效果明显,应该整理挖掘,加以完善,以便推广普及。

1.1 旧河车路理论 “河车路理论”源于如幻真人,李教授始祖李尔绯侍奉真人十有三载,得真传。其后秘传过程中,只是口授其方法,无文字记载。临床上,我们应用河车路理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7-11],但应用过程中发现杵针疗法仅提到头面部(印脑段、脑椎段)、腰背部(椎至段、阳命段、命强段)、胸腹部(天膻段、膻阙段、阙极段)的河车路[4],没有提到印突段和极强段(图1),无法体现如环无端,而且还没有体侧及四肢河车路,是原本没有,还是秘传口授过程中遗失或有所保留,均无从考证。

表1 河车路相关理论

图1 河车路矢状面图(杵针学)

1.2 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12]。杵针疗法中提到的河车路仅限于头面部、腰背部、胸腹部的前后河车路(涉及督脉、夹脊、膀胱经、任脉、肾经、胃经和脾经),这样的分布是不完善的,其他部位或经络也应该有河车路。

1.3 腕踝针 腕踝针疗法[13-17]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6个纵区,并在腕踝部各定6个进针点,以横膈为界,按区选点治疗,上下肢同区体侧对应,另有臂干线(环绕三角肌缘至腋窝)及股干线(环绕腹股沟及髂嵴)加强沟通。杵针疗法提到的河车路与腕踝针1区和6区定位部分重合,而其他纵区也应该有河车路。

1.4 肌筋膜理论 Thomas Myers教授是肌筋膜理论创始人,《解剖列车》[18]是Thomas Myers教授详细阐述肌筋膜理念的著作。2001年Myers提出肌筋膜经线,建立了肌肉的整体观念[19]。肌筋膜经线为针刺疗法奠定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物质基础和机能学基础,也为针刺疗法研究摆脱传统经验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过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中医领域的相关研究前景广阔[20],为慢性软组织损伤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21]。杵针疗法提到的河车路与前后表线部分相关,而其他肌筋膜经线也应该有河车路。

2 新河车路理论

参考经络、腕踝针及肌筋膜经线的走行定位,以及八虚、八把半锁的定位(表2),在《杵针学》河车路(图1)基础上延长为前侧河车路、后侧河车路,增加了体侧河车路和交通河车路(图2~4)以及相应的弯道、隘口、码头和车站,整个河车路结构体系才完整,现初步讨论其走行及定位。

表2 新河车路定位定线与九宫、九锁、八虚、五脏、五体、腕踝针及解剖列车的关系

2.1 新河车路 新河车路在《杵针学》旧河车路基础上延长为前侧河车路、后侧河车路,增加了体侧河车路和交通河车路,分主线和辅线,全身有序贯通,运行如环无端,体系结构完整,才能更好应用于临床及推广普及。

2.1.1 后侧河车路 后侧河车路(图2~4)位于身体背面,从足部底开始,经跟腱、小腿后侧、窝、大腿后侧往上,过臀部、背部、颈部和头部直到前额,交于前侧河车路主线;其分支沿上臂外侧、肘外侧、前臂外侧到手背、手指尖,交于前侧河车路上臂辅线。后侧河车路是全身最重要的气血交换通路,负责支撑身体、保护背部、保持直立姿势以及脊柱背伸(抬头、扩胸、挺胸等动作)。辅线主要负责下肢踝跖屈、屈膝、伸髋及上肢伸直等动作。

图2 河车路、八把半锁、八虚平面示意图

2.1.2 前侧河车路 前侧河车路(图2~4)位于身体正面,从脚趾往上,经踝膝到盆骨,经腹部、胸部、咽喉直到面额部,交于后侧河车路主线;其分支经臂内侧、肘窝、上臂内侧到手掌、手指尖,交于后侧河车路辅线。前侧河车路也是全身最重要的气血的通路,主线主要负责稳定上半身,并且掌管脊柱前屈(弯腰、含胸和低头等动作)。辅线主要负责下肢踝背伸、伸膝、屈髋及上肢屈曲等动作。

2.1.3 体侧河车路 体侧河车路(图2~4)位于身体两侧,从脚后跟开始,经过踝膝髋内外侧向上,沿着躯干两侧面直到头部两侧面,左右侧面上交于百会,下交于会阴;其分支经臂前后侧、肘前后侧、上臂前后侧及手。体侧河车路是侧面气血的通路,负责维持前后河车之间的平衡,使下半身稳定,避免脚软跌倒。此外,还负责身体侧向弯曲的动作,并且可以预防身体过度前倾和旋转。

2.1.4 交通河车路 交通河车路环绕在人体上,起连接沟通作用,调节前后左右气血交换,帮助身体维持各个平面平衡,即不论姿势如何,交通河车路都必须维持身体重心的平衡。行走时,交通河车路负责精确控制行进方向。除此之外,交通河车路还掌管身体的扭转动作并维持身体的稳定。交通河车路主线与带脉走行作用类似,平脐横行腰腹,绕身一周,总束诸脉;上辅线以肩胛带为中心环绕头颈肩背胸,并协调其平衡;下辅线以骨盆环为中心环绕腰骶臀腿腹,并协调其平衡。

图3 人体河车路、八虚、九锁(八把半锁)、九宫示意图

图4 新河车路横截面图

2.2 新河车路弯道隘口和码头车站 人身一小宇宙之学[22],与自然现象一一对应,人体既然有河车路,就有对应的弯道、隘口、码头和车站。弯道隘口容易造成气血淤堵,而且只能通,不能堵;码头车站方便物质储存转运,也是只能通,不能堵。

2.2.1 八把半锁 八把半锁(简称九锁)[23-26]是河车路上的九个固定的关口(弯道、隘口)或交通枢纽,是疏通人体机能活动的一种特殊关卡,与经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24]。八把半锁刺激强度很大,各锁功用和适应症略有不同,临床运用时需互相参合,若一锁不开,另选它锁[23]。

2.2.2 八虚 “八虚候五脏”出自《灵枢·邪客》,八虚是河车路上的八个固定部位(弯道、隘口),指肘窝、腋窝、髀部窝四处。八虚能用于昏厥[27]、虚脱[28]的急救,也能用于日常的预防保健康复治疗。

2.2.3 九宫布阵 九宫布阵用于码头和车站定位,便于气血储存转运。九宫布阵源于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图3、图5)”。洛书九宫数理蕴藏着“天人相应”“宇宙全息律”等哲学观点[29]。生物全息律的观点来看人体任何局部都近似于整体的缩影[29],即从局部可窥测整体的病变[31],对九宫来说,一宫代表九宫的信息,而一宫中还有九宫,生生不息。九宫可分为平面九宫(神阙九宫、命门九宫等,图3)及立体九宫(截面九宫,图5),再将九宫与河车、八虚、九锁对应,应用范围就更广了。

图5 新河车横截面九宫图

3 临床实践

易筋归一序贯疗法[32]是在易筋归一道法自然及新河车路理论指导下,将河车、八虚、九锁、九宫用于临床治疗的定点、定线、定面、定体,治疗上点线面体整合应用(整合医学、整合技术[33]),效果明显。

3.1 病案1 患者,男,46岁,2017年11月来院疗养,因双腓总神经损伤伴足下垂17年来我科治疗。患者双前脚掌站立(双足跟不能触地,离地约2 cm)就诊,自诉17年前不慎损伤致双下肢开放性骨折伴双腓总神经损伤,经治疗及康复锻炼,双下肢功能逐渐恢复,但近几年改善不明显。取河车路、八虚(髀部窝)及九锁(白虎、紫金),予以易筋归一序贯疗法治疗。经5次治疗后患者双足跟触地,再固定治疗15次后出院。出院后继续艾灸及易筋抻筋治疗。随访5个月,患者双足跟基本触地(离地约0.5 cm),偶有局部瘙痒。

3.2 病案2 患者,女,65岁,本院家属,因撞伤致腰臀不适伴活动受限3 d,持拐跛行就诊,诊为急性腰扭伤。选河车路、八虚(窝)及八把半锁(白虎、紫金),予以易筋动针、易筋抻筋、易筋熏灸及易筋运动治疗。易筋动针以刺激下肢后侧河车路及紫金为主,经1次治疗而愈,步行回家。第3天再受凉偶有不适,巩固熏灸[10]3次再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

3.3 病案3 患者,女,70岁,本院家属,反复颈肩背不适伴右眼紧张2年,多地治疗无效,诊为颈肩综合征。选河车路、八虚(肘窝)及八把半锁(青龙、返魂),予以易筋动针、易筋抻筋、易筋熏灸及易筋运动治疗,1次/周。易筋动针主要刺激青龙(龙头、龙喉、龙肩)为主,4次而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

3.4 病案4 患者,女,75岁,2017年12月来我院疗养,反复腹冷、腹泻伴双小腿发热几十年,多地治疗效果不明显。自诉晚上睡觉时要用双手捂着小腹,小腿需伸到被子外方能入睡(小腿发热,冬季亦如此),拟诊为腹泻(脾肾阳虚)。选河车路及九锁(紫金锁),予以易筋熏灸治疗[9-10]。易筋熏灸以腰骶部、腹部、足三里、涌泉、申脉为主,灸3次后加灸后侧河车路(腰骶部)。患者因有事出院,仅治疗1个疗程(6次治疗),症状明显改善(睡觉不用捂肚子,双小腿也不用伸在被子外)。

3.5 病案5 患者,男,48岁,发热伴全身酸痛乏力3 d,医院诊为感冒,已服药,但症状没有缓解。晚20:00上门治疗,自诉发热已3 d,体温37.8℃,酸痛,乏力,恶寒,有汗,近3 d无大便,拟诊为感冒(风寒闭证),予以易筋推拿疗法,以强刺激手法为主,主要解九锁、开四关、通六腑。治疗后体温37.1℃,无全身酸痛,当晚大便1次;次日晨体温36.7℃,无酸痛,中午再便1次,晚20:00来单位再予以推拿及熏灸1次;第3日晨体温36.3℃,大便1次,偶有咳痰,晚20:00治疗同前。第4日无不适,未再予以治疗。

4 讨论

河车路是气血、物质、信息交换的通道,有主干线、辅线、交通线,每条线上都有车站、码头、弯道和隘口,临床上要维持河车路的有序运行,不能堵只能通。

河车路上的弯道和隘口容易发生堵塞,为发病之所,是临床治疗的关键部位。临床上我们发现头颈肩背胸不适常发生在青龙锁和返魂锁(病案3);而腰骶臀腿腹不适常发生在白虎锁和紫金锁(病案2);而杂病、疑难病(病案1、病案4)需考虑整体平衡,病案1主要表现为结构异常,恢复其结构平衡(结构归一)是关键,病案4主要表现为功能异常,以恢复其功能平衡(功能归一)为目的;病案5病急,为感冒后风寒闭阻,气机逆乱,表现为酸痛乏力,汗出不畅且大便不通,治疗关键在于调气机及通六腑。

河车路上的车站和码头是物质交换场所,保持平衡通畅,补泻才能正常进行,稍有阴阳偏重就会引发堵塞,导致不通则痛。用九宫布阵定位发病(阴阳偏重)及施治(调均衡),直达病所。河车、八虚、八把半锁可分别布阵,也可组合布阵,体现了整体观。病案4较特殊,一般案例常表现为上热下寒,治疗强调引火归元,是引上面的火到小腹(中宫)。病案4表现为上寒(腹寒)下热(腿热),治疗关键亦强调于引火归元,是引下面的火到小腹(中宫)。易筋熏灸先取神阙为中宫,配足三里、申脉、涌泉,通六腑调气机引火归元;再取后侧河车路的腰阳关为中宫,温补肾阳助力中宫(神阙)。通过该病案是否能说明“引火归元”是引四正四隅之火回中宫或者通过调四正四隅阴阳偏重来调中宫的均衡(易筋归一)。病案5表现为风寒闭阻,气机逆乱,人身一小宇宙,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转轮行,轮转轴灵,轴旋转于内,轮升降于外[22];治疗时通六腑以调中气,解九锁以调四维,开四关以调气机,治疗后六腑通,九锁开,四关顺,气机圆运动(升降浮沉)自然恢复。

河车路首见于李仲愚教授的杵针疗法,欠完整,可能是秘传口授过程中遗失或有所保留,无从考证。我们在研究经络、腕踝针、肌筋膜经线基础上,结合八虚、九锁、九宫,系统整理出新河车路,并阐述了对应的弯道、隘口、车站和码头,用于易筋归一序贯疗法的定点、定线、定面、定体,简单实用且效果明显,应该推广普及。

猜你喜欢
九宫新河病案
新河大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数据分析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河北新河:传统手工挂面成致富新动能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中华心意六合拳之九宫阵说
病案信息化在病案服务利用中的应用效率分析
河北新河:造血式产业扶贫拔穷根
浣溪纱 新月
医院病案管理与改进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