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 卓芬波
人教版教材中的“解决问题”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开放,信息资源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在低年级教材中,解决问题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的,小朋友很容易受到课本信息图中无用信息的干扰,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能较好地进行解答。
现象一:图片信息过于丰富。低年级教材中的习题出现了许多贴近生活的情境,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由于情境图呈现的内容过多,反而对学生的解题产生了负面影响。图中一些非数学信息的内容,如气球、花盆等东西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而忘了解决问题或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现象二:图意理解容易偏差。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大量的数学信息是以非文字形式直接进入学生的视野,而且图片是静止的,孩子们从图片上看到的往往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思维的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现象三:缺乏数学问题意识。低年级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图文结合形式不太能理解,他们缺少从问题情境中抽取出数学本质的能力,遗漏了图文中的信息,缺少选择有效信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读图”能力。也就是让学生能读懂图中信息,领会画中含义,能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图中各条件间的数量关系,从而通过分析和处理,运用数学方法有效解决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或以动画的形式制成课件,或以板贴的形式随着课堂环节推进,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筛选、提取,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如:在教学一上《加减混合》解决问题时,可将课本上的情境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分层呈现给学生。可以先呈现4只天鹅,然后飞走了2只,再停顿几秒后又飞来了3只。动态演示后,让学生结合刚才的过程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最后回归本源,让学生发挥想象,结合静态的情境图说说已知信息和问题。通过化静为动的演绎,为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拐杖”,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感知图意。
收集、处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中,教师不应过多地引导,而应让学生在思维的互相碰撞中完成。
(1)教给重组信息的方法。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题中有些信息比较隐蔽容易忽略时,可以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如果信息的数量较多,应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对不同内容的信息进行合理筛选整理,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可以从问题出发寻找相关条件,或从条件出发提出数学问题,互相照应,同时结合四则运算的意义理清思路,水到渠成。
(2)学会抽象信息的技能。如果题中的信息给理解题意带来困难,教师可以化难为易,教会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画数学”的形式表示题中的信息,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处理信息。如在二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决问题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画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意,明白数量间的内在联系,明白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图文结合的问题解决是一年级应用问题教学的特点。在教学时,要逐步让学生知道这类问题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题里告诉的事情和数量,另一部分是要求的问题,即题里告诉我们两个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如在一年级上册教学完6、7的组成后,教材安排了一个“用6、7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文应用题。教学时可以先出示一幅左边有4只小白兔在采蘑菇,右边2只兔子的图片,用课件投影出来,通过学生说图后得出这是应用问题的两个已知条件,并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同步在黑板上出示这三句话:左边有4只小白兔,右边有2只兔子,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把情境图中的信息和问题与黑板上的三句话一一对应起来,得到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这种把“图”转化为“文”的描述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信息和问题的框架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感受“信息”与“问题”的关联。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低年级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运用学具操作、手势演示等来分析和理解数量关系,模拟应用问题中实际实物的数量变化情况,然后找出数量间的关系。
如在一年级教学求“总数”的应用问题中,根据出示图片的信息,让学生用左手表示出4个小朋友,右手表示出2个小朋友,然后把两只手慢慢合并,得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边演边说,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求总数”可以用加法做。这样把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融合在具体的操作感知中,加深了对加减法意义的认知,达到加减法意义的深层次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