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花
【摘 要】教师在教学时利用学生问题意识可有效解决问题为学生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师通过教学将学生问题意识扩大,引导学生对小学语文进行主动探究、主动思考,培养学生不怕问题,敢于挑战问题的精神,增强学生学习自信,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问题意识 教学引导 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83
学习问题一直是学生学习时很难跨越的学习障碍,给学生心理和学习带来了很多困扰,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但是不管是在教师还是在学习中,问题无法避免。为了解决问题,教师将语文教学与问题的关系从被动变主动,让教学带领学生对学习问题主动出击,化教学阻力为动力。教师利用学生的问题意识,将问题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再结合一些教学手段,便能将问题变成教学动力。语文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锻炼培养学生意识,消除问题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探索问题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问题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因为问题不仅阻碍了学生进行顺利学习,它还给学生的心理增加负担,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学习问题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对学习的恐惧,当学生意识到学习会遇见问题时,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问题。小学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增强学生能力的时候,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要将学生问题意识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探索问题在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克服问题障碍,敢于直面学习问题。在树立学生学习自信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善意,教师多在教学中的鼓励、激励学生,在言语做出行动,做学生学习中的坚实后盾。有的时候,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问题频发,总是对文本理解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寻找学生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且在寻找问题根源的同时,鼓励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心理不受问题影响。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正确的心理对待问题,最后带领学生一起寻找问题解决途径,解决问题。
教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变得更好,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语文教学的善意。因为有的学生与教师交流不多,认为教师严厉,害怕自己学习出现问题,会受到责备。比如许多学生在语文朗读时,总有放不开、读不好的问题,他们害怕问题,害怕出错,所以他们在课堂上遇到教师提出主动朗读的要求时,表现得非常畏缩。这就是学生缺乏学习自信的一种表现。教师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要先从自信培养开始做起,鼓励学生,提供他们主动表现的信心和勇气。在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问题不可怕,只要他们努力便能找到解决问题方法。教师在创造学生主动朗读的机会时,先用鼓励铺垫,再一步步推动学生朗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学生有过一次好的朗读尝试之后,开始生出自信,主动表现的时候也越来越多,在语文学习中越来越自信,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
二、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探索兴趣
教师利用学生问题意识可做引导性教学,将问题、线索和答案作为探索步骤,将问题发展成学生探索语文魅力的入口。对学生来说,有转折性的问题探索比平淡的知识理解更能引起他们兴趣。因为探索问题的知识存在变化,如果学生直接了解一个语文知识,学生会接触到语文无趣的一面。语文知识过多,知识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话,学生会感到负担。比如语文字词,学生就算具备了能够自己学习语文字词的能力,但是他们的学习依旧需要教师选择一些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了解字词。这是因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字词的方式很单调,只有读、写、看主要三种方式。面对大量的语文字词知识点,学生无限反复同样的方法,重复读、写、看、记,很容易对学习产生疲倦感,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趣味,增强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学生的问题意识,将学生带进问题里去探索知识。这种方法就像是教师将语文知识蒙上一层神秘面纱,吸引着学生不断地去探索。未知的事物令人恐惧,但是也令人好奇,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和未知事物有相似性,只要教师好好利用对问题的好奇心理,便能消除学生对问题的恐惧,提升问题意识对语文教学有效作用。解决问题的过程充满未知,所以学生对知识在问题中的实际作用方式有很强的探索兴趣。教師在教学时运用学生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利用问题意识提高学习能力。问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可使思维活跃性更高,在学生积极的表现之下,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之间还可以通过问题创立合作学习,能够一起探寻理解语文知识,掌握更多语文学习方法。
三、问题与知识结合,增强语文知识实际运用
问题中蕴含知识,知识可以衍生出问题,两者关系密切。实际运用中教学很重要,但是有实践教学需要的时间很长,如果要在课堂上进行的话,教学效果不好还耽误课堂时间。出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教师将知识的实际运用与问题结合,将其穿插在语文教学中,这样既能满足教学实践需要,增强学生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又能在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习要学以致用,问题作为语文知识的一个运用途径被教师用到教学课堂上,使教学达到锻炼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目的。
语文朗读比赛可激发学生的语文朗读积极性,但是朗读比赛在课堂上不好开展,教师用问题营造学生之间积极的竞争氛围,比如围绕学生朗读文本展开提问,将学生朗读与知识运用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积极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问题思维的多角度发展,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结合文本内容,所以在课堂上用问题教学可以起到良好的朗读训练效果。当学生的问题意识成长到了一定的水平,那么他们便能在学习自给自足,他们能用自己具有的知识解决学习时遇见的问题,同时,自己也能从自己学习过知识中寻找问题,锻炼能力。当学生问题意识开始逐渐成熟,学生的语文学习便会向着自主性的方向发展。意识发展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因为学生需要更多的问题,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疑问去探索,将问题与知识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问题意识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教师将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入教学,有效保证学生对问题有良好的接受能力,培养学生优秀的解决问题能力。学生意识得到锻炼,他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成熟,学习效率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