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华阳
摘 要: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把教师与学生都看作是有着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有自由意志和特殊需要的人,把文本也看作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召唤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媒体情境,引导学生抓关键处深品味,补空白促想象,细揣摩演一演,让对话更有效而深刻,灵动而精彩。
关键词:对话 情境 关键 空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66-01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指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同时也道明了阅读教学的途径,即通过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实现。
对话教学把教师与学生都看作是有着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有自由意志和特殊需要的人,把文本也看作是有着丰富情感的召唤主体,这让对话变得丰富而灵动。
1 多媒体创情境,给对话一个平台
现在的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很快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激起学生对话的欲望。如,教学《早操》一课,笔者在拓展部分设计了仿编儿歌。
师:同学们,你能不能学着书上的也编一节儿歌呢?
,起得早, 来 去,在 做操。
有的孩子很快编完儿歌,迫不及待地展示了自己的创作。一轮之后,容易想到的都说了,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知道还可以从何说起。此时,对孩子们来说,直观形象的是最有启发性的,他们需要一个对话的平台,更需要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对话情境,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做早操的情境。
师: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小精灵也在做早操,老师把它们都请到教室了,瞧——(出示视频:阳光明媚,万物生长,森林里,小河里,一群群小动物在运动。)
师:谁愿意再来编一节儿歌?
生1:梅花鹿,起得早,走来走去在草地上做操。
生2:小青蛙,起得早,跳来跳去在荷叶上做操。
……
接下来的对话可想而知是精彩纷呈的。可见,多媒体情境能够很好地连接文本与与学生生活经验、语言文字与学生的生活情境,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对话热情。
2 抓关键深品味,让对话丰满起来
歌德认为: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看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作为教师我们尤其要做到这一点,备课时“要打开自己的生命,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的声响,对文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和警觉,将文本的里里外外梳理个透彻。”课堂上我们更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深入对话,进而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阅读感受,最终获得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抓住关键之处和学生进行深入的对话,既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能让学生的体验变得深刻而丰满。如,在《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中,这样展开:
师: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默读2-5自然段,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小姑娘眼睛特点的词,并说说你的感受。(学生默读思考后全班交流。)
生1:我划出的关键词是“专注”。我从这个词感受到小女孩学习十分认真。
(师板书:专注)
师:你从哪里读出这是一双专注的眼睛?生1:我从“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读出来的。
师:(教师发现一个小女孩小手举得高高的)老师看你刚才读得认真,你也来说说。生2:我是从两个“生怕”读出来的。
师:你觉得“生怕”是什么意思?生2:害怕。
师:用换近义词的方法,很不错。请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句话。(生读)
师:细心的同学,你们发现了吗?这一段话后面用了什么标点符号?生:省略号。
师:小女孩还生怕漏掉什么?(孩子们陷入思考中,没人再举手)
师:你在课堂上会生怕漏掉什么?生1:我会生怕漏掉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生2: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生3:生怕漏掉同学们的每一次发言。
师:是啊,多么专注的眼睛啊!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一起读这段话。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抓住关键词“专注”“生怕”,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积极唤起他们的生活记忆储备,帮助学生提炼生活经验解读文本,品悟语言。随着学习的展开,对话从文本走向生活,情感体验从单一逐渐丰满起来。学生不仅感受到小女孩学习的专注,更感受到她对学习机会的珍惜。
3 补空白促想象,给对话插上翅膀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意犹未尽的空白之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善于抓住我们可以抓住这些“空白”点或生发点,活用文本,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的翅膀,巧妙文中的“补白”。
如,《圆圆的沙粒》一文中有三处省略号,有经验的教师定会抓住空白,引导学生补白“沙粒们还会议论些什么?”“在这几十年里,圆圆的沙粒经历了什么?”通过想象补白,让对话插上翅膀,从师生对话转向生本对话、学生与作者对话。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4 细揣摩演一演,让对话更精彩
语文凭借丰富多彩的语言,博大丰厚的人文,细腻饱满的情感,深邃的哲理滋润着学生心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悟并运用语言文字,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主体教育论认为“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引导学生细细揣摩文本的情节、人物等,组织学生学习课文后演一演,如教学对话性强的课文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故事性强的课文进行课本剧表演,学习诗歌后可以表演读等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一片天空,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攀登、去创造,使文本的语言活起来,把个性化的阅读感受表现出来,让体验深刻起来。
总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对话的主體,教师要提供各种机会,努力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学习,提高课堂对话的有效性,促进语文素养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国新.阅读教学中文本对话策略的运用[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