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庭教育有效沟通的现状与策略

2018-09-10 10:26李满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有效沟通家庭教育青少年

李满足

〔关键词〕家庭教育;有效沟通;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3-0073-04

家庭是孩子们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任老师,他们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教育内容的深入,教育结构的不断调整,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也不断得到延伸与发展,家庭教育在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进入初中阶段,孩子升学压力大,同时也是他们行为习惯及性格品质的形成期,家庭成员间及时有效的沟通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所以这一时期对家庭教育中沟通的内容、方式、管理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家庭教育沟通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和谐健康家庭的需要

家庭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家庭成员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同样为整个家庭的和谐健康做出自己的努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是明晰责任、相互信任、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桥梁,同样也是解决矛盾、消除影响、统一认识的有效手段。

(二)了解孩子心理需求,为实现孩子学习生活、健康发展做好准备

孩子进入初中阶段后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变化,面对新的教学环境、教学体制、人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总是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这时,作为孩子最亲近的家庭成员,家长需要耐心、细致进行了解、疏导,指导孩子及时面对、化解困惑,并结合效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做出引导、加以巩固,保障孩子尽快适应中学学习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培养孩子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1.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性格品质、为人处事、集体观念、生活态度、学习习惯、道德素养等都将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而这些价值观同时也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学校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家长必须重视加强和孩子的交流、引导,促进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基于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反应上不成熟、不确定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家长应该重视尊重、诚信、平等观念的培养,结合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实际教育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情感,为建立和完善健康心理做好准备。

(四)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个人事务,及时干预不良影响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他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单独处理与自身相关的事务,例如学业的安排与完成、人际关系的处理、课余时间的分配、个人情感的把握等一系列问题,有时他们能处理得很好,有时弄得一团糟,影响学习和生活。由于这些事务中有一些是敏感话题或隐性事件,孩子们通常出于自我保护而排外,家长应“偶然”出现,耐心沟通、具体分析、适时干预,力争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二、当前家庭教育的沟通现状

(一)家庭成员间教育理念分歧、不统一

家庭成员有关孩子怎样教育、培养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生活中父母工作较忙,子女多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存在“隔代”教育的问题。父母与祖父母有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孩子有的过分溺爱,有的严苛。父母在参与孩子教育时有时“底气不足”,但又不甘心放弃,从而造成“都在管”的矛盾局面。二是夫妻受到性格、学历、家庭背景、家庭现状等因素的影响,教育理念不同,意见不统一,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二)日常沟通方式单一,缺少连贯性

日常沟通是父母与子女交流的有效手段,言语上的关爱、生活上的付出、情感上的交流都是日常沟通。当孩子进入中学阶段后,家长往往重视的是学习成绩,生活、情感上的日常交流越来越少。更多家长认为,孩子“吃好” “穿好”“有零用钱可花”就可以了,关键是学习成绩不能下滑。孩子觉得父母只知道让他们学习,其他方面根本就不关心。带着这种想法,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越演紧张,叛逆表现得不可调和。

(三)针对性沟通流于形式,“回访”机制缺失

孩子的成長过程中有一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学习问题、情感问题及一些突发事件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

1.学习问题

在家长看来,自己的成功需要在孩子身上得到延续,自己的不成功也需要在孩子身上得到弥补。而学习成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标准。孩子学习成绩好了,进名校、受夸奖、给奖励;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去辅导班、培训班、报精品课,有多少家长真正与孩子交流过、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即便有也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2.情感问题

中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对异性互有好感属于正常表现,而家长往往是谈“情”色变,生怕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于是,或直接干预、严加阻拦,或细说厉害、苦口婆心,但都收效甚微。而作为当事人,学生对家长的说教沟通表面应付,私下依然照旧,给家长以“平安无事”的假象。事实上,孩子的情感困惑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引导,再加上许多家长过于自信,疏于“回访”孩子的情感,给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3.突发事件

青少年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身体和心理发育不健全,还没有形成完整稳定的人格,面对突发事件或紧急事件时应急反应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不自主性和不可控性、心理的恐慌和自我失控。家长要及时进行必要的谈心及心理疏导。寄希望于用时间冲淡一切的想法并不可取。时间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对于心里深处的影响及日后的“应激重启”所造成的危害缺乏必要的干预与防范,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成熟与发展。

(四)特殊家庭沟通问题较多

父母离异、单亲,或是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这些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由此产生的孩子无人监管或监管不力、家庭教育缺失、学习能力下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越来越严重。特殊家庭的压力在于家长面对孩子的不舍、无奈与愧疚,而正处于身心发育期的孩子是无法独立面对这种由家长、家庭造成的伤害,无法让自己的行为和心理得到约束和规范,反叛、自怨、仇恨等不良影响随之而来。“沟通难”“难沟通”让许多特殊家庭的家长焦头烂额,有效沟通也渐走渐远、慢慢消失,留给家庭、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多。

(五)家校教育沟通缺少主动性、长期性和有效性

孩子的学习大部分是在学校完成的,孩子在学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学校需要家长配合。此时,我们大多数家长都会配合,但也有一些家长基于各种原因,或工作忙不愿来配合,或简单草率敷衍,或过于自信置之不理,缺少与学校沟通的紧迫性和主动性。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出现间隙,无法保证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进行长期有效的沟通、引导和解决。

三、关于加强家庭教育有效沟通的思考

面对目前家庭教育的沟通现状,采用怎样的沟通方式、进行怎样沟通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是每个家庭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发挥初中阶段家庭教育有效沟通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家庭成员统一认识做好教育规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

孩子进入中学是一个家庭的重要事件,也是孩子人生的重要时刻。家庭成员一定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积极做好孩子中学阶段的教育规划,并指定与孩子相熟、相知的家庭成员去与孩子交流沟通。

孩子的教育规划内容包括日常的行为习惯、性格培养、情绪管理、情感把握、学业目标、安全与自我保护等。而这些规划的实施与实现都离不开孩子这个主体,同时也需要指定的家庭成员做好与孩子在各个阶段的沟通工作,集中整个家庭的智慧,引导帮助孩子实现教育规划,促进健康发展。

(二)重视日常沟通,全方位打造沟通渠道

据统计:在校中学生与家长经常沟通的比例不足10%,家长往往是在孩子出现问题之后才进行沟通,且效果不理想。由此可见,重视日常的交流沟通对于预防和化解孩子出现问题十分重要。

其实,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不一定只停留在说服教育上,交流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孩子们去听、去看、去想,家长只需适时点拨、引导,就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再如,去旅游,从前期的规划准备,到后期的亲身体验,都是对孩子独立性、统筹性的检验,也是对孩子安全、自我保护的教育。

(三)选好“节点”发挥有效沟通的引领作用

1.学习

学习是中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面对中考的压力,不管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每一位家长都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视孩子综合能力培养与提高。如果孩子考试考好了,大家都很高兴,不妨问问孩子考好的原因,还存在哪些问题。如果孩子没有考好,也不妨问问原因,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分析各科的试卷、寻找答案。只有在了解了孩子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之后,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促进孩子的学习。

2.情绪管理

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其情绪往往受到外界刺激而失去控制,进而影响他的行为。家长必须清楚这一点,切不可用成人的思维去衡量孩子的行为和想法,而要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指导孩子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引导孩子学习如何收放情绪才能利于他们出色发挥。

3.情感

谈及情感问题,家长会如临大敌,总是担心孩子因此耽误学业,影响成绩。出于爱护、保护孩子的考虑,大多数家长处理此类事件比较恐慌、急躁。其实,我们不用那么担心,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发育期,对异性的好感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说明孩子长大了。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疏导不良的情感障碍。如若这种不良情感影响到了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家长应适时启动干预机制,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4.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家长与孩子交流必须让他们明确这一点,沉迷于网络游戏,会严重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要尽可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的一面,遏制其消极作用的一面。家长可以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提出合理、可行的管理方案,适时调整、推动方案有序实施,并及时检查掌握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疏导或干预,保障孩子健康发展。

(四)结合特殊家庭实际开展有效沟通

特殊家庭的孩子相比于其他家庭的孩子可能更难以与人沟通,因为他们早早给自己的心灵烙下不幸的印记,家庭成员的交流与沟通早已设下壁垒,心理上非常敏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家长借助那些孩子信任的长辈、老师和朋友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首先,交流之前一定要將真实的家庭状况和孩子目前的反应说清楚,便于交流时明确交流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沟通效果。

其次,做好长期交流的思想准备,特殊家庭的孩子心理上早已形成自我保护机制,不轻易相信他人,不轻易改变自己,但是处在中学阶段的孩子又从心理上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准备充分、细致耐心,他们的改变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我们必须明确,特殊家庭的孩子转变具有反复性。这主要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造成的,容易“睹物思人”,加之其情绪具有不稳定性,容易触发自我保护机制,形成更难消除的心理“壁垒”。因此,我们与特殊家庭的孩子沟通需要坚持和耐心,相信现在所做的一切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益。

(五)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家庭与学校是中学生日常聚集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开展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开展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离开学校教育是无法进行的。同时,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与他人接触较多,更容易进行交流,家长与学校紧密联系,有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心理状态和存在问题,与学校开展有效的沟通,解决孩子实际问题,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六)从辅助环节入手,提升家庭教育沟通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家长有了更多了解孩子的渠道和方式,虽然 “不起眼”,但它们的作用却不容小视。例如,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QQ群,都给家长提供了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的渠道。家长学校、家长微信群及众多的家庭教育公众号又给大家提供了教育孩子心得交流、专项问题讨论的有效平台。这样可以贮备大量教育资源,掌握更多教育、交流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贯穿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将在他们成长的各个阶段发挥重大的作用。而家庭教育中实现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就必须了解孩子,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要什么,要干什么,进而提高与孩子沟通有效性,帮助我们的孩子达到目标、实现梦想。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西安,710054)

编辑/卫 虹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有效沟通家庭教育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农村小学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