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玲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呈现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思政教育应该贯穿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渗透高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为推动高等教育的高效开展与高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应有的贡献。文章从教务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思政教育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途径与实施策略展开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教务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3-0180-03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core work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teaching effects. Therefore,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throughout all phases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permeate almost every field of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higher education to carry out the work smoothly with the college to make due contribu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way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education in educ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inking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f academic affairs; explore
教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十分繁杂,涉及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长久以来,教务管理与思政教育彼此分离,各自行事,并没有形成彼此融合与相互促进的合作机制,这不仅不利于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也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本文立足于高校教务管理和思政教育现状,探索基于思政教育的教务管理工作的新路径与新方法。
一、思政教育在教务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高校思政教育在教务管理中的探索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
从宏观角度来讲,教务管理工作主要分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其中,教学管理的目的是為了规范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学生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良好的教学纪律和学习环境,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此可见,学生是这两项工作的对象和主体,是教务管理工作的核心。而思政教育与教务管理“殊途同归”,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因此,在教务管理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觉性与自律性,降低教务管理的难度,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教务管理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拟定教学实施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等多种方式,对于全校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思政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思政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也必然按照教务管理的相关条例与流程实施教学活动。因此,思政教育在教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反过来,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思政教育工作在高校的顺利开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校教育发展。
(三)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应该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探索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入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确保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校需要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入手,构建起科学而完善的教学体系。而思政教育在教学管理的应用,正是知识、技能和思想教育相互融合的重要表现。可见,思政教育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大有裨益。
二、思政教育在教务管理中应用的途径
高校可以尝试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思政教育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与渗透:
(一)以课堂管理为切入点,将思政教育应用到教务管理当中
课堂管理,是教务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高校学生的素质较高、学习热情较为饱满,但是逃课、迟到、早退、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这种现象究其根源,并不是学习能力问题,而是学习态度问题。一般来说,学生产生这种学习态度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1.缺乏学习的根本动力和长远动机,没有树立起通过努力学习来报效祖国、回馈父母、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2.缺乏遵守课堂纪律的自觉性与自律性,个人意志薄弱;3.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违反课堂纪律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也不会影响考试成绩。纵观这三点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都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单纯依靠教务处的教学管理条例只能“治标”,难以“治本”,那么思政教育就应该以课堂管理为切入点,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觉性与自律性,对教务管理工作给予补充和配合,从而提高教务工作效率,加强高校课堂管理。
(二)以考务管理为切入点,将思政教育应用到教务管理当中
考务管理的难点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考试标准难以把握。高等教育改革要求高校转变教学评价标准,不能单纯的以知识水平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应该从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层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评价标准还有待完善与健全,在学分认定、权重分配、评分标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容易让部分学生感到不公平或不合理。此时,就需要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让大学生认识到,教学评价只是对于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考量,是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向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的一种手段,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学评价,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审视与自我完善;2. 考试形式难以把握。考试标准的转变势必引起考试形式的变化。教育改革要求高校构建过程性和多元化评价,一方面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素质形成过程,通过课堂表现、随堂测试、岗位实习、科研活动、创新创业、阶段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优势,通过教师评价、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然而,有些问题是难以规避的,比如,诸如课堂表现等考核形式,是难以被量化的,如何让学生认可这一评价结果的公正性?科研活动或创新活动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的,如何让全体学生都认可这一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中难免会掺杂情感因素,如何让学生认可这一评价结果的透明性……这些都是教务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短期内是很难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条例来解决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能够理解当前教学评价改革的深意,对考务管理工作给予帮助和支持,配合并促进教学评价改革顺利进行;3. 考场记录难以维持。随着考试标准和考试形式的变革,给考场秩序的维持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学生考试的场地分散在教室、产业园、研究所等各个地方,考官或监考教师分别为教师、创业指导、科研导师等不同身份,如何加强考场监督和考务管理,是教务处面临的重大难题。就目前各高校的教务处的考务管理方法和人员配备来看,显然难以满足管理需求。这就需要从思政教育入手,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使学生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坚守考场诚信,交出自己最真实的答卷。
(三)以校园活动为切入点,将思政教育应用到教务管理当中
为了履行教务管理职责、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教务处会定期联合学工、团委、党委等机构,举行优秀班集体评选、专业知识竞答、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大学生风采展示等跟教育教学有关的校园活动,以此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高等教育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然而,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光有学生的满腔热情是不够的,很多时候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甚至是奉献精神。此时,就需要发挥思政教育的优势,在日常课堂教学与学生管理中強化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为教务处举办的各类校园活动奠定思想基础,提供精神支持。
三、思政教育在教务管理中应用的策略
高等教育改革视域下的思政教育渠道是宽广的,形式也是多样的,高校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多种教育教学策略,促进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为教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助力与支持。目前,思政教育在教务管理中常见应用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一)坚守思政教育课堂阵地,优化思政教育成果
无论高校思政教育如何改革,思政课堂永远是思政教育的第一阵地。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应该加强教学研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思政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培养高尚情操与健全人格。同时,思政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将思政课堂教学与教务管理结合起来,构建思政与教务联合育人机制。例如,在学习《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探讨什么是优良学风,为什么要培养学风,怎样培养优良学风以及不良学风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危害。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与相互交流,明确了培养优良学风的意义和形成不良学风的危害,从而树立了正确的学习理念,这为他们遵守课堂纪律、净化学习风气奠定了基础,也为教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优化思政教育文化氛围,扩大思政教育影响
思政教育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单凭课内的“耳提面命”是难以对学生形成长期而显著的影响的。因此,思政教师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书香浓郁的文化氛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与传播。一般来说,思政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优化思政教育文化氛围:1,在高校内悬挂宣传语,创建宣传栏;2,组织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3,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进步思想和先进理念。例如,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思政老师可以联合团委、学工、教务处等机构,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大赛的筹备阶段,思政教师带领参赛学生共同完善和修订比赛规则与比赛流程,让学生认识到本次比赛的公正性与透明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诚信精神;在大赛的实施阶段,学生需要同时参加单人赛和小组赛,在小组赛环节,思政教师可以以指导教师的身份参与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通过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不仅营造了勇于创新、乐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诚信精神,可谓一举两得。与此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也为教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巨大帮助与积极影响。
(三)组建思政教育活动阵地,丰富思政教育形式
高校思政教育除了要依托校园文化之外,还应该开展专门的思政教育活动,目标明确、旗帜鲜明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更为高效和直接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净化学生的道德操守。一般来说,常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包括:1.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会议或宣讲;2.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文艺汇演;3.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演讲比赛;4.思想政治教育知识问答比赛;5.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交流会。例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思政教师可以组织“我爱我的祖国”文艺汇演活动,通过红歌演唱、红色剧目表演、红色诗歌朗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此同时,通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宣誓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自己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重任,自己需要努力学习,用自己在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来回馈自己的祖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巩固了思政教育的活动阵地,也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从侧面促进了教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开辟思政教育网络阵地,拓宽思政教育范畴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娱乐当中,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思政教师应该积极开辟网络教育阵地,充分发挥网络覆盖面广、渗透力强、资讯丰富、使用便捷等优势,拓宽思政教育的范畴,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一般来说,高校思政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实施网络思政教育:1.建立思政教育学习交流微信群或qq群,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来随时交流思政学习的心得体会,分享学习经验、展示学习成果;2.在学校主页创建思政教育专栏,精编精选国内和国际时事要闻、“两会”精神、教改方案、思政理论等内容发布到教育专栏,从而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思政的教学领域;3.在班级群组或教育专栏分享红色教育资源,包括红色歌曲视频、红色电影、红色电子书籍等内容,为学生学习思政理论、陶冶个人情操提供资源。例如,在十九大召开期间,我国各地省委书记纷纷走进高校,与大学生进行零距离交流与互动,宣传十九大精神、了解大学生心声,给大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思政”教育。山西省委书记用“五个时代”做注脚,向大学生阐述新时代的含义及意义,并号召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和人民联系在一起;黑龙江党委书记向大学生强调,要坚定“四个自信”,树立远大理想,重视自身的知识积累、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并提出了让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支部、进网络、进公寓的要求;浙江省党委书记鼓励高校聚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向着“双一流”目标奋进,并要求高校教师在重视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同时,也重视树人和育人,做好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提炼出来之后,发布到思政教育专栏上,让大学生通过浏览专栏内容,细致而深入的学习十九大精神,并了解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于大学生的殷切期望。思政教育专栏的這一部分内容,不仅对大学生有着教育意义,也对教务管理工作有着指导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将思政教育与教务管理结合起来,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
(五)发展思政教育学生阵地,提高思政教育效率
在高校教育体系内部,应该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和岗位的思想教育积极性,使学工、财务、后勤、教务等各个机构都参与到思政教育当中,营造人人教思政、人人说思政的氛围。与此同时,思政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力量,努力发展思政教育的学生阵地,构建起以辅导员为核心、以班干部为主体、以优秀大学生代表为典型的学生育人体系,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与影响,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高校可以每周举行思政教育主题班会,其中,辅导员为班会主题基调的奠定者;班干部为主题班会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定期评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代表为主题班会的宣讲者;全体同学为主题班会的参与者。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思政学习当中,并且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实现以先进带动后进,实现整体进步。在此过程中,每个班级的班级风气必然朝着好的方向不断发展,这也必然带动教务管理工作向好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贯穿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渗透高校工作的各个领域。本文选取教务管理为研究视角,针对思政教育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途径与实施策略展开研究与探索,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探索基于思政教育的教务管理工作的新路径与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芳.以课堂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基于华中师范大学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7(05).
[2]谢秀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探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7(11).
[3]曹玉艳.浅析思政教育模式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9).
[4]刘人谦.高职院“三位一体”思政育人及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9).
[5]任俊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