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
(三明市第一医院口腔科,福建 三明 365000)
错牙合伴牙列缺损在口腔科临床中较为常见,该症形成机制复杂,受修复技术与矫正技术的影响,一般治疗效果不理想,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外观形象造成不良影响[1]。本次研究给予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成效显著,现作如下报道。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于2013年1月~2017年12月进入本院牙科接受治疗的错伴牙列缺损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且近3个月内未接受修复治疗。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单纯种植修复治疗,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17~46岁,平均年龄(28.64±1.32)岁;4例先天性牙列缺失,11例外伤缺失,16例龋齿拔出。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联合治疗,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8.31±1.14)岁;6例先天性牙列缺失,12例外伤缺失,13例龋齿拔出。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治疗前均对两组患者病情进行详细了解,对患者牙弓形状、面型、缺牙区、牙轴倾斜度与残留牙等口腔情况做全面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颌曲面断层片拍摄。在上述内容实施后给予对照组单纯修复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牙周及牙体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详细了解患者缺失牙的具体位置及数量。并运用瓷冠固定修复,准确定位患者牙列缺隙的大小,并将事先准备好的印模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烧瓷冠进行调节,并给予试戴。牙合的调节应根据患者的缺牙情况妥善处理,当患者试戴的效果良好后加以固定,使用保持器结束治疗,完成修复。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口腔正畸联合治疗:首先对患者的头颅侧位进行观察,并选取合适的模型,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龋齿、磨损及酸蚀导致的牙缺损首先进行牙体治疗及牙体形态的修复;若患者牙列缺损为外伤及先天牙齿发育不良所致,则先予以正畸治疗以创造正常牙间隙后行修复治疗:选用不锈钢方丝与游离牵引钩制作出手术定位颌板,以在手术中指导骨块移动方向及距离,制作出中间颌板与终末颌板,手术中将残留的缝隙关闭并合理调整咬合关系,对所存在的牙齿问题进行有效调整与固定,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对其牙齿的修复情况进行观察,检查新建立的矢状向位置关系,调整前牙覆颌覆盖关系以建立出满意牙列与基牙条件。种植体植入应在正畸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缺失牙位置及具体数量进行,实施常规消毒铺巾与局部麻醉,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将种植体植入,拆线的时间应在术后10天左右,并在患者种植体骨结合完成后对其进行修复治疗,具体操作同对照组。对前牙覆颌覆盖关系正常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时,可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患牙修复体取出,直至正畸完成,再对其患牙行再一次修复。所有患者饮食均为半流质、流质松软食物,并注意口腔清洁。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费用、术后牙齿松动情况、软垢指数及附着丧失指数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在实施治疗后患者修复体大小及形态与同名牙匹配程度较高,正常牙齿解剖结构符合率>90%,患者牙床根尖周围组织经X线检查无透射影,正畸牙稳定,种植体无松动,前牙区对于咬合位置无异常,牙齿坚固整齐,无需使用保持器,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均正常,红白美学效果好,则为显效;若治疗后修复体大小及形态与同名牙基本匹配,患者牙床根尖周围组织在X线检查下无明显透射影,种植体周围垂直向骨吸收0.5 mm以下,无需使用保持器,正畸牙与正常牙齿解剖结构符合率达60%以上,患者语言功能正常,咀嚼功能有所改善,红白美学效果一般,但不影响修复体的正常使用,则为有效;若患者牙床根尖周围组织X线检查出现扩大现象,周围垂直向骨吸收超过0.5 mm,正畸牙与正常牙齿解剖结构符合率<60%,位置不稳定,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障碍明显,仍需佩戴保持器,红白美学效果差,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则为无效[2-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软垢指数以探针划过患者牙面,软垢量及菌斑判断的分值为0~3分;牙周深度和由釉牙骨质界之间到龈缘的距离之差为附着丧失指数[4]。可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咬合抬高、无咬合性接触、食物嵌塞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7%)明显较对照组(77.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Table1 Comparison of total effici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治疗后牙齿松动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未发生牙齿松动情况,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治疗后共发生5例牙齿松动,发生率为16.13%(5/31),两组牙齿松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P=0.02)。
2.3 两组治疗费用、软垢指数及附着丧失指数比较 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软垢指数及附着丧失指数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3.55%)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费用、软垢指数及附着丧失指数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cost,soft scale index and attachment loss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治疗费用、软垢指数及附着丧失指数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cost,soft scale index and attachment loss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1 31治疗费用(元)8 062.17±395.62 2 214.72±254.38 24.910 0 0.000 8软垢指数0.12±0.06 0.68±0.19 12.340 0 0.000 9附着丧失指数5.06±1.43 6.87±1.57 2.08 0.04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满意度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and satisfac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由于部分牙齿出现缺失而出现的致恒压牙列不完整称之为牙列缺损。而错牙合伴牙列缺损具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产生的原因与患者先天或后天的环境因素离不开干系。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会出现牙齿上下排列不齐、颌骨大小位置及形态出现变化、上下牙弓牙牙合关系异常等。对患者面部美观、语言及咀嚼功能造成较大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发音含糊不清,张口说话时牙齿缺陷暴露,同时对口颌系统健康不利,大部分患者因此出现如紧张、自卑等负面心理,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5-6]。目前临床中,种植修复前正畸是治疗错伴牙列缺损的主要方式之一,当对患者进行单纯种植修复时,可能会因患者个别牙位置异常、前牙缺损及上前牙区出现散在性间隙等原因,在治疗过程中会阻碍种植体的植入与美观排列,继而影响修复美学的治疗效果[7]。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修复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高,治疗后仍存在较多牙齿松动现象,且软垢指数与附着丧失指数均较高,无咬合性接触及食物嵌塞等不良反应较多,患者满意度较低。种植修复前行口腔正畸联合治疗能提供较好的后续种植修复条件,继而使患者口颌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快速恢复,达到改善面部畸形及上下颌骨咬合关系的治疗目的,并达到功能修复与美观的协调统一[8]。本次研究在对观察组实施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后,其治疗效率高达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治疗后无牙齿松动现象,软垢指数及附着丧失指数降低,不良反应情况较少,患者的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使用口腔正畸联合修复进行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治疗费用,故在实施该治疗方式前,应事先询问并取得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
综上所述,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实施口腔正畸结合修复进行治疗,具有更高的临床效果,虽治疗费用较高,但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齿畸形,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