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新丝绸之路》纪录片对比与思考

2018-09-10 07:22裴冰旭
丝路艺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

摘 要:上世纪80年代中日合拍的《丝绸之路》曾经在国内外引起过很大的反响。《新丝绸之路》的重拍,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重新体会之前的成就,也重新审视和反省它的叙述方式和看待历史的视角。中日合拍的纪录片《新丝绸之路》虽然大体节奏和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在叙事和拍摄画面的细节还有很多不同。本文将对中日《新丝绸之路》纪录片进行对比和分析。

关键词:CCTV;NHK;新丝绸之路;中日纪录片;对比分析

序言

1979 年中央电视台(简称 CCTV)和日本放送协会(简称 NHK)共同投资、

合作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中国段),于1980 年 5 月 1 日首播,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2003 年,中央电视台和日本放送协会,两家电视台制作播出机构又再次携手,联合拍摄了《新丝绸之路》(中国段)大型系列纪录片。《新丝绸之路》延续了中日两国制作方的探究成果,为人们再一次地揭开丝绸之路的神秘面纱,而这次拍摄的内容也比二十多年前更为细致和精彩。但由于民族心理和媒体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虽同为一个选题,中日所拍摄制作出来的成片也有很多不同。

镜头和画面

NHK版本的《新丝绸之路》与CCTV版的最大的不同就是节奏。而节奏很大程度是通过镜头的快慢多少来直接感受。NHK版相对来说节奏较慢,CCTV版相对来说较快,NHK《新丝绸之路》平均每集80—90分钟,而CCTV《新丝绸之路》平均每集40—50分钟。这并不是说中方的纪录片少了很多实质性的内容,而是每一个特写的镜头时长相比于NHK版的短。比如在第一集《生与死的楼兰》(《楼兰之四千年的睡梦》)中,楼兰美人干尸的面部特写都出现了很多次,NHK《楼兰之四千年的睡梦》将一个干尸面部的图片穿插出现了很多次,拍摄其面部特写最长达到30秒左右,而在CCTV的美人干尸特写最长15秒左右。

画面方面,NHK版本的片子有大量的移动镜头,画面不稳且主观镜头更多,更有代入感、纪实性更强。而CCTV所拍摄的镜头画面更稳,固定镜头较多,说教感更浓。二者的画面色彩大部分相对一致,不过也有部分画面区别较大,《新丝绸之路》里加入了很多设想的历史画面,在切换到这些画面时都会做模糊变色处理,相对来说NHK版的画面更加模糊,色彩相比于现实画面更加暗淡,画面模糊的颗粒感强,相比之下CCTV制作的画面更加的清晰,相比于现实画面色彩基调明显成亮黄色。在画面的选择和后期处理上,CCTV所表现的显然更加精美和大气,但劣势也很明显--真实感不够。

叙事结构

CCTV版依旧沿袭了中国纪录片说教普及的传统,以历史发展为主线,每一集按照顺叙的叙事手法讲述一个地方的历史故事,其中穿插一些对普通百姓和专家学者的采访,用动画和情景演绎来还原历史场景。而NHK版通常以节目组拍摄的进程来叙事,通过现场的挖掘、走访,以拍摄者的角度讲述一个一个的故事,从而带出这一集所要展现的历史。

中日版本的《新丝绸之路》都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过CCTV更侧重于讲述历史故事,NHK侧重于现实故事更加关注个体生命。比如关注风沙中行进的考古队、草原上何去何从的牧民、工作复杂细致的文物修复者、西安城中的拆迁商户和为生活奔波的师先生一家......

不同的叙事手法体现出中日媒体制作的不同思考方式,这和国家体制。媒体体制以及国情有关,同时从中也表现了中日不同的历史观。

中国的文化自信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也不停地被提上日程,所以在文化传播方面,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强大的民族自信。所以保持国际交流的同时宣扬本国的文化就成了对外传播的趋势。

作为一个享有千年文明的大国,这种文化自豪感在《新丝绸之路》中是随处可见的。同时,中华民族对祖先的追溯以及敬重,是中华文明的特点,古城、壁画、文物、遗址无不是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见证,对于古代生产生活情景的再现也传达出了主创人员对中国悠久历史的自豪感。此外,片中还着重描绘了丝绸之路上民族融合,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兼容。比如青海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喀什作为中西方文明交融的地方,也借古喻今地表现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的包容姿态。“包容”“民族融合”“历史传承”这些主题都会加深国人的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日本的价值导向:

日本学习过东方文化,也吸收过西方文化,通过不停的模仿整合和创新,形成了现在的日本文化,所以日本人经常探究和追溯历史进程、反问自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日本民族来源的思考。

从整个纪录片来看,NHK制作组除了传达思考,更多的是传达真实,特别是历史过后的现实,这些真实感从中方拍摄的内容里面不容易看出,因为更多的是中国当代的环境、气候、宗教、经济发展等矛盾問题。

NHK在对于历史问题一直是“尽量”保持自由和客观,就像记者王冠在有关南海问题的辩论中说道:“西方媒体是相对自由的,但是自由的媒体也是有偏见的。”颇有争议的历史观在《新丝绸之路》中也出现过,《新丝绸之路》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日本媒体从本国角度和利益出发的“特色解读”。

总结与展望

我们可以看出,即便NHK的制作尽量注重于事实的传达,但依然站在本国的利益上做出了带有目的性的价值导向,由于NHK版的《新丝绸之路》相比于CCTV版的在其他国家更有影响力,这种价值导向会影响日本国民以外的更多人甚至包括部分中国人。所以说历史的反省不仅是日本政府的责任,也是国家媒体必须做的事情。虽然NHK版的《新丝绸之路》可以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不少借鉴和经验,但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不少前车之鉴一一我们怎么样保持历史和现实的客观性,怎样摒弃有失偏颇的媒体偏见,怎样从本国立场出发的同时也令国内外观众都可以感受到纪录片所表达的情感主旨……这些都是未来中国纪录片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作者简介:

裴冰旭(1997—),女,河南三门峡人,西北大学2015级播音与主持专业本科生 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
国内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理想液体元流能量方程推导的对比分析式教学模式探索
留学生形容词谓语句的习得研究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