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梅
摘 要:进一步探究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论依据,提出深化以社团为平台资助育人工作的“三融”工作思路以及“四优化”工作方法,促进扶贫与扶志、扶智的有机统一,支撑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化实施,提升资助工作育人水平。
关键词:学生社团;资助育人;理论探究;工作思路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9-0173-03
Abstract: The paper further probes in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arrying out the work of subsidizing and educating students on the platform of associations, put forward "three ideas" and "four optimization methods" to promote the organic unity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mbition support and intelligence support, prop up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financing and education.
Keywords: student associations; educational aid; theoretical research; working ideas and methods
习近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以及“精准扶贫”的扶贫工作论断是我们党对扶贫理论的新发展,是我国“十三五”落实教育扶贫“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本质要求。高职院校围绕新时期资助工作新要求,积极探索资助工作的广义教育功能,不少学校积极探索实践以社团为平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不错成效。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这项工作的理论研究尚不够深入,思想仍不够解放,实践面还较窄,尚未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覆盖。因此,我们需进一步探究其理论依据,以理论为指导优化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的有机统一,支撑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化实施。
一、探究以学生社團为平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论依据
以学生社团为平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促进扶贫与扶志、扶智的有机统一,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1. 心理学视角。由于特殊的成长经历,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常会出现两类截然不同的人格特性,部分人学业目标明确,勤奋刻苦,积极进取;但部分人则自卑、孤独、冷漠、偏执,学习兴趣和动力不强,不善与人交往,回避集体活动,且后者所占比例较前者要大得多。根据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艾里克森(E. Erikson)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人都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每个阶段有相应的核心发展任务,任务完成顺利,就会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但如果任务处理不顺,则会出现同一性残缺、不连贯状态,留下一些较为消极的品质。前面所说的第二类学生显然在人格发展的前几个时期或多或少未能顺利完成任务,且因学业上长期习得性无助而屡受挫折,如再不能较好地面对自身家庭经济困难的现实,会加重相应的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地留下了一些人格缺陷。高职院校学生处在成年早期(18-24岁),这个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艾里克森还指出,没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个体必然处在确立自我同一性的奋斗与追求中,而不可能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有相当部分学生还在为此奋斗和追求中。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认为,人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内部的缺失状态,即人的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资助获得生存和安全需要满足的同时,其实内心更渴望获得尊重,满足爱、归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以共同兴趣或追求为基础协议成立的组织,覆盖“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等广泛领域,任何个体都可以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类别。社团的自主、自由特性能很好地吸引、也方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其中培养兴趣、优化自我认知,加速完成自我同一性,并在活动中实现交往,展示才华,获得情感、爱的满足,增强归属感,体验成就感,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2. 教育学视角。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扶志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扶智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们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解决学业困难,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人的品质由知、情、意、行四因素构成,知是基础,行为目标,情意为内驱力的集合体。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1],知行转化为德育之本质,转化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桥梁纽带作用,没有情感参与的德育往往是苍白无力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从何而来?源于道德情境与社会实践,最有效的教育在活动,在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中产生。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也不外乎是知行转化、知行统一的问题。高校学生社团因其内部自主、公平、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而成为学生最喜爱的第二课堂。施莱文认为,“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能改善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习得团体规范,形成社会交往技能,建立起一种友爱、合作的人际关系”[2]。
3. 社会学视角。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我们的生活状态、生存品性乃至生存命运都受到所处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这是人的思想意识的社会制约性。著名社会学、心理学家米勒、班多拉等认为人类社会行为是通过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个体在适应所在社群生活过程中,通过社群影响和教育引导,对社群道德规范理解、体验和践行,内化为个人的美德或品格。[3]不同社团活动中自主形成的集体规则、氛围与舆论所产生的道德力,能规范并促进其成员遵循团体共同价值观,使成员按照团队准则与人相处,并最终融入,团队的道德规范也自然内化于心。哈佛大学统计学专家查理·莱特(Richard.J.Light)教授“使每位学生都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十年主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情,有五分之四发生在课堂外”,因此,他每年都鼓励新生充分利用大学社团,尤其要深入地参与至少1项课外活动。[4]学生社团的组织规范以及成员间角色、地位、关系都与社会结构化组织相似,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其自主选择的社团中习得社团规范的同时可以习得社会规范,完成感知社会、认知社会的过程,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二、以社团为平台深化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路
以学生社团为平台深化资助育人工作,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的有机结合,关键是要促进“三融”。
1. 促进社团管理与资助管理的有效融合。学校明确社团作为资助育人的工作平台,加大对社团的投入,资助管理中心、共青团等部门联手,统筹资助管理与社团管理,统筹国家助学、勤工助学、社会助学、社团建设活动等经费使用,积极引导拓展社团类别,引导校内勤工助学等各类受助群体按章成立社团组织,加强对社团组织资助育人的目标管理与绩效评估,促进社团管理与资助管理的有机融合。通过融合汇聚力量,提升工作效能。
2.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融入学生社团。将社团资助育人工作纳入学团工作与教师教书育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第二课堂学分体系;将经济资助与社团活动捆绑,强化学生通过实践获取报酬和学分的意识;加大对参加社团活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的政策补贴,按不同社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比增加对社团的投入;加强社团文化建设,丰富社团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团生态环境,增强社团吸引力等,多措并举,努力将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吸引到社团,真正融入社团,实现社团对家庭经济学生的“全覆盖”。
3. 促进社团内部人际关系的融洽。“德育养成必经交往途径才能有其果,交往的最佳途径就是关怀交往主体彼此的质量,才能彼此影响对方的道德品格。”[5]融洽的人际关系所传递的有效教育信息与感染力比教师在课堂说教更有渗透力。社团指导老师、社团成员、社团成员中的受助者,他们之间互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其中指导老师和社团负责人是社团内部融洽人际关系的核心要素。学校党委、团委要切实履行好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服务职能,指导学生社团联合会提高自主教育、管理、服务能力,严把社团指导老师和社团负责人遴选关,促进社团不断创新和优化内部运行机制,营造更加公平、和谐、温馨、融洽的内部人际交往氛围,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其中能有效缓解学习、生活压力和不良情绪,实现有效的活动交往、精神交流、品德发展和智能提升,同时增强环境适应力、生活自信心、个人归属感、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优化社团资助育人工作的主要路径
根据新时期资助工作总体目标要求以及高校学生社团基本任务,着重通过优化社团管理来融洽社团内部关系、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活动质量、调整有偿和无偿资助比例,从而强化德育影响力,提升资助育人精准化水平,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自主发展。
1. 优化社团指导老师和负责人管理,融洽社团内部关系,强化德育影响力。社团指导老师和负责人的管理关乎社团能否健康良性发展,其中遴选是最为重要的环节。社团指导老师作为学校资助育人工作代表,是高职学生社团内部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是帮助社团成员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核心,是社团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除精心挑选校内优质师资资源外,还应有意识聘请有公益意识的社会精英参与社团指导,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对学生无私的关爱本身就是社团师生最好的榜样和示范,他们的参与能扩大社团与其他社会团体的合作,有效提升社团活动的内涵和质量,同时,他们丰富的社会资源更能有效支撑学生社团建设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社团负责人是社团兴衰的主心骨和主推手,更是社团内部融洽人际关系的核心,我们要确保高素质和高领导力的优秀学生出任社团负责人,并关注社团优秀学生领袖的延续、传承,才能保障社团内部融洽人际关系的持续。要支持家庭经济困难优秀学生担任社团负责人,展示自身才华,彰显自身魅力,享受人生出彩的机会,他们思想行为的示范作用更能因为社团内部特有的情感链条而产生极大的影响力,鼓舞并带动其他家庭经济困难成员将道德规范内化于心,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
2. 优化社团信息化管理,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提升资助育人精准化水平。学校精准资助,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找准资助对象、资助内容和资助方式,保证资助目标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求的高度契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育人的效能。[6]优化社团信息化管理,将社团管理融入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实现与教学、学工、党团、后勤等系统数据的共享共用,引导社团充分利用大数据增强对家庭经济困难成员思想、学习、生活等全方位资助需求的动态分析,充分挖掘社团活动中蕴藏的道德教育和智能发展资源,力求资助目标、內容和方法的精准,真正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想,急他们所急,做到因人因类型而异[7]施助,扶贫与扶志、扶智同步,切实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精准化水平。
3. 优化社团目标管理,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德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高职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在于行为规范养成;思想教育的重点在于树立正确“三观”;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而形成、固化,需要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将符合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内化到个体的品德心理结构中去。智力开发、经验和技能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机决定成效。优化社团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引领社团组织和社团成员依据社团育人功能以及学生思品教育和智力开发和技能培养目标要求,每学期制定社团组织工作目标和社团成员个体成长目标,并努力具化、细化成长目标、活动项目和具体措施,促进社团师生之间、成员之间高质量地互动。提升社团价值导向功能,帮助“三观”有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重塑价值观念,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营造支持性环境,优化社团活动设计,让社团活动与真实学习、生活问题锚定在一起,努力激发社团成员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社团成员有机会运用所习得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断创造应用情境,帮助他们将习得的知识、技能充分迁移。社团活动寓教于乐的特性以及活动中自然产生的和谐人际关系能够放大教育功能,成员在享受活动过程、习得规范、知识、技能的同时,锻炼提高了组织领导、沟通协调、语言表达、问题解决、创新创业等能力,促进了全面发展。
4. 优化社团活动经费管理,调整有偿无偿资助比例,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主发展动力。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主要活动经费来自学校拨款、社会赞助和会员会费等合法渠道,资助工作与社团育人的融合,社团活动经费将大幅增长,优化活动经费管理,科学用好每一笔经费,是社团资助精准育人的又一关键。我国高校资助方式是无偿资助和有偿资助并举,除勤工助学和助学贷款外,其他主要以无偿资助为主。但无偿资助容易导致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有偿资助模式中的被资助者需通过某种形式、手段偿还或回报资助方,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相应的责任,在回报社会的实践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所以,从育人角度,我们应该更多地发展有偿资助。以学生社团为平台的资助亦有有偿和无偿之分。如,为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学校可以制定政策,并通过相关创新创业类社团组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条件、创业基础支持金、免息贷款、免租金场地等,为他们聘请指导老师,支撑他们的创新实践,帮助他们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技能,这便是无偿资助。学校统筹学生助学金、社会捐赠和勤工助学等经费,规定学生必须通过社团组织的勤工助学、志愿服务、学习研究、工作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获取资助,这便是有偿资助。有偿资助能有效保护学生自尊,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自主发展动力,更好地实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要求。
总之,育人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本质内涵,社团是最具吸引力的育人平台,高职院校要切实增强融合发展意识,不断探索,针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精神化育、实践培育、心理自育等功能,切实提高资助工作的育人水平,增强资助育人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周金浪.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72.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學出版社,2003:10.
[3]国际教育基金会.培养心情与人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2,210.
[4][美]Richard J.Light.穿过金色光阴的哈佛人——哈佛大学生成功访谈录[M].范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8.
[5]赵贵臣.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德育功能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76.
[6]张永.脱贫攻坚中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育人体系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7(11):108.
[7]朱善璐.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学生资助体系[J].高等教育,201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