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下有效促进生生互动的研究

2018-09-10 08:46:41黄志成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生互动深度教学

黄志成

摘要:在多变的教学环境中,深度教学重视有效地促进生生互动,化形式为实质。本文主要从组内互助、组际竞争、组间互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达到不断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深度教学 生生互动 组内互助 组际竞争 组间互补

课堂教学环境是复杂而多变的,作为课堂活动要素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总是存在各种相互间的作用与影响。传统课堂教学虽然也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多边互动,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仍偏重于教师的单边活动,师生间的这种交流方式始终无法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全面的发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难以发挥出教学的全部价值。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原有教学模式下增设并尝试使用生生互动这一教学资源,不再仅限于师生互动,为课堂教学增色添彩。但真正实施到课堂中时,我们仍能发现存在不足,比如生生互动更多的是偏重于形式化,走流程,缺少真正实现生生互动的教学资源支持,特别是对生生互动的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对运用生生互动这一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达到全面且均衡发展产生了影响。在此条件下,深度教学将充分挖掘以往课堂中所容易忽视的教学资源条件,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卷到学习的浪潮中来,才能加强生生互动,化形式为实质,提高教学效能,对于推动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从“组内互助,团结协作”“组际竞争,力争上游”“组间互补,共同进步”三个方面论述在深度教学下如何有效促进生生互动。

一、组内互助,团结协作

《礼记·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今的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很大,缺乏人际交往与相处,合作意识比较淡薄。本校在深度教学理论基础上将班级学生从成绩、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分组,全面考虑学生能力和特质,两两结对兵教兵,多以四人编组,把班里所有学生按标准分到水平均衡的学习互助小组内,共同将好的经验组内分享,意在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学习的活力得到激发,营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同学合作不是为了一帮一,而是小组内所有同学间的互助、互惠、互赢!

案例1: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

x+2y=2 ①x-2y=4 ②

是否可以不用代入法解出方程?

(让学生思考,小组内同伴相互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

思考:1.相同未知数的系数有何特点?

2.不用代入法是否也可以消元?如果可以,有几种方法?

发现:①+② 可消去x;

①+② 可消去y。

总结:解方程组始终要围绕“消元思想”进行,观察上面的方程组不难发现,可将方程①和方程②的两边分别进行相加得到2x=6或者相减得到4y=-2,就可以消去一个元,直接得到易解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出未消去的元,就可以再往回代入解出消去的元,得出方程组的解。当我们发现方程组中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存在一个元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系数相等的时候,就可以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者相减,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称这种方法为加减消元法。

在本题中,小组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同学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会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方法教给不会的同学,得出小组内同学共同认可的答案,让小组代表答出本小组的观点,相互进步。

学习好的同学在将自己的想法讲给别的同学听时,不单单是付出,更多的是收获。当你把别人不懂的问题给别人讲明白时,你不仅有一种成就感,更有一个难得的检验自己的机会。与你搭档的伙伴实际上是你应该感谢的“倾听者”,别人认真地倾听你的解答也是在给你搭建展示的舞台。你在给别人讲解的过程中不但把已有知识记得更牢固,而且思路更清晰,口才更流利,表達能力更强,帮人改正错误等于帮自己防范错误,利人利己。一个问题自己能看明白不算是真正地理解,只有给别人讲明白了才算真正地达到了目的,努力让每位同学都能“学进去,讲出来”。想让组内互助发挥出最佳效果,充满学习动力,就需要制定有效的评价模式,让组与组之间一较高下。

二、组际竞争,力争上游

小组之间开展竞争学习时,同等学力的小组自然不甘示弱,小组内同学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各有所长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每位同学都怀揣着对自己小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背负着小组的共同利益,都想为自己的小组争得荣誉,满足自身的成就需要。在满足成就需要的驱使下,小组间成员会变得更加默契,合作无间。当然,能够达成高效率的小组内成员合作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领,所以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对每个教学环节精益求精,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心中的胜负欲,善于使用各种激励措施,外部激励在做出教学评价时不可或缺,一个小小的奖励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所以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性、创造性地使用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2:利用乘法公式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教师激励措施:先把四个题目全做对的小组得到积分奖励。)

已知a+b=5,ab=6,求下列各式的值。

前两个小题对于牢固掌握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同学来说很简单;第三小题容易在对(a-b)2开平方时,遗漏答案;第四小题则难度有所提升,学生难以通过题干已知条件转化到a4+b4,同时也要借助于第一问中的a2+b2对其平方,再进行转化或者通过题干和第三小题直接解出a、b,也可以解出答案。想要完全把四道题目做正确,需要小组内组员的精诚合作,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在关乎小组荣誉时,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意识迅速增长,能积极有效地让每位学生都投入到解题中来。

平时教学中也是如此,当教师抛出具有争议性或挑战性的问题时,各组的热情都很高,每组组长要在参与讨论的同时,为本组组员分配任务,记录讨论结果,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各小组成员要进行自主探究,动脑思考、查阅资料并进行组内合作交流,在自己的努力和团队的协作之下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并享受到合作的快乐。这样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和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组间互补,共同进步

教育的理念始终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虽然把班级分为一个个的小组,但最终还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人成才。人与人的特质不同,组与组也是一样,任何时候都要群策群力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深度教学下同学们的单一学习转化为教学的多边互助,小组合作互补学习,班里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平等交流的机会,注重学生参与和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听明白,想明白,说明白。所有人互帮互助,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小组与小组之间既要有竞争,也要有合作,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进步,获得全面且均衡的发展。

案例3:小明、小亮两人约好同时从相距2.4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步行出发每分钟可走80米,小亮骑自行车出发,8分钟后两人相遇。小亮骑自行车每分钟行多少米?(尽量思考多种方法)

思路1:单位不一致,先进行单位换算:2.4千米=2400米(以下思路均是)。先求出小明总共走了多少米,然后用总路程减去小明走的路程,得到小亮骑自行车所行的路程,再用路程÷时间得出小亮骑自行车的速度。

解法1:小明走的路程 80×8=640(米)

小亮骑自行车的路程 2400-640=1760(米)

小亮骑自行车的速度 1760÷8=220(米/分钟)

综合算式:(2400-80×8)÷8=(2400-640)÷8=1760÷8=220(米/分钟) 。

思路2:先用两地总路程÷总时间,可以得到小明和小亮的速度之和,用两人的速度之和减去小明步行的速度,就可以得出小亮骑自行车的速度。

解法2:小明和小亮速度之和 2400÷8=300(米/分钟)

小亮骑自行车的速度 300-80=220(米/分钟)

综合算式: 2400÷8-80=300-80=220(米/分钟)

思路3:由题意得出等量关系“小明和小亮的速度之和×相遇所用时间=两地间总路程”,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

解法3:设小亮骑自行车每分钟行x米。

(80+x)×8=2400

80+x=2400÷8

x=2400÷8-80

思路4:由题意得出等量关系“小明步行路程+小亮骑自行车行驶路程=两地间总路程”,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

解法4:设小亮骑自行车每分钟行x米。

80×8+8x=2400

8x=2400-80×8

8x=1760

x=220

本题可以通过算术的方法与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并且方法多种多样,一个小组得出的解法不全面,由其他小组继续补充,发散所有小组内同学的思维,集思广益,让所有同学掌握解决同一数学题的多种方法,分析解法的优劣,找到适合自己最优的方法,加强分析、解题的能力,对于提高成绩有着很大的益处。

深度教学下的生生互动,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有机会成为一名小老师,同学之间学会了互相督促和进步,更容易去发现同学在学习过程所存在的问题,也更容易让学生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要让不会的同学主动地去问会的同学要主动去把不会的同学教会,由点带面,你追我赶,从班主任掌控全班学生向学生相互监督学生、相互要求进步、主动管理自己转变。班主任可以真正起到并且只需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才能真正在教育的双边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首要任务,学生也在互助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明辨是非、自我教育的能力,真正地让自己得到全面且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仁英.合作学习中的生生互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5.

[2]于春燕.引入小组竞争评价机制 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J]. 新课程(小学), 2014(5):164-165.

猜你喜欢
生生互动深度教学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文理导航(2016年36期)2017-02-07 00:41:08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
未来英才(2016年14期)2017-01-12 18:18:18
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未来英才(2016年17期)2017-01-06 10:28:23
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55:23
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13期)2016-03-18 04:46:09
生生互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考试周刊(2016年6期)2016-03-11 09:03:16
大学英语协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考试周刊(2016年3期)2016-03-11 01:01:56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结构导向学习:深度教学的基础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