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艳玲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成为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起步较晚,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加强。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支出我国企业存在的税收风险和税收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针对性意见,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税收风险管理 企业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6(b)-066-03
1 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税收风险既包括国家税收收入不足的风险,又包括企业等微观经济体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税收风险。按照性质分类,税收风险分为税源监管风险和税收执法风险。税源监管风险是由税制结构设置、征管环节、涉税信息流通性、征纳成本、逃税成本等原因导致的税收收入减少的风险。税收执法风险是由税收法律法规理解偏差产生执法过错、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程序不合规、纳税服务不到位、执法漏洞等带来的税收风险。通过税收风险管理用最低的税收成本,获得最大的税收收益或者最少的税款流失,这就是税收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内涵。
对于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是指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税收筹划,减少风险损失,降低纳税成本,为企业带来税收收益。对于税务部门,税收风险管理是指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税成本,保证税款及时入库,减少税款流失。
如果税收风险过高,会对企业和国家都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税收风险过高,企业会承担较重的税款负担,例如欠缴税款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如果企业欠缴税款金额过大,欠缴时间过长,就有可能产生高于税款的滞纳金,增加企业税收负担,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清算。企业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需要接受处罚,如果情节严重,还会被移送司法机关。并且,会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如果企业被评为D级企业,很多行为会受到限制,且企业信用对于企业是一种无形资产,在企业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如果企业存在欠缴税款等违反税收制度的违法行为,会影响银行发放贷款、企业融资等,对企业产生一系列蝴蝶效应。
对于税务机关来说,企业税收风险过高,会影响税款入库,造成税款流失,提高征税成本。如果违法企业过多,税务机关需要分派更多的人手进行稽查检查,提高征税成本,减少税收收入,造成国家税款流失,进而影响国家财政收入,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并且,如果税务机关对税源监管不到位,税制结构设置不合理,征纳环节复杂,会从根源上造成税收风险提高。另外,如果由于税务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不合规、自由裁量权过大、对税收政策理解存在偏差,也会提高税收风险,造成税款流失。
因此,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企业纳税遵从度,使企业能够享受应有的优惠,做到“应享尽享”,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讲解,使得企业能够准确理解税收政策,减少偏差。二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提高税务执法人员专业素养,使得税务执法人员能够准确理解税收政策,减少偏差,重视纳税服务。纳税服务不仅仅是微笑服务,而且包括服务质效,已达到使用最小的征税成本,获得最大的税收效益。同时减少自身的执法过错。另外,企业和税务机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合作,相互协作,达到互利共赢。
2 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税收风险管理阶段,该阶段时,首先确认大企业,然后派专门的税务人员进厂征税,形成“一人驻厂,各税统管”的模式。第二个阶段是现代税收风险管理阶段。随着经济发展,企业规模和数量发展迅速,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界定逐步明确,税收制度逐步完善。税收征管手段多样化,包括风险管理、纳税评估、税收稽查等手段。第三个阶段是全面税收风险管理阶段。企业和税务机关加强协作,走向“信任+管理”的“大”税收管理格局。
虽然我国税收风险管理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税收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改善和提高,以提高征管效率,征纳双方达到互利共赢。
2.1 企业税收风险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
税务部门和企业对于税收风险偏重于事后评估,即征纳双方都缺乏在事前进行税收风险评估和防范的意识,偏重于在纳税申报后事后进行税收风险评估。企业分为运行机制完善的大企业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的小企业。对于大企业来说,内部机制完善,财务制度健全,纳税遵从度高,税务机关容易放松对大企业的纳税申报、生产经营等的警觉性,但是,如果大企业一旦出现纳税违法问题,涉案金额往往较大,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对于小企业来说,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内控机制,甚至有的小企业选择代理会计记账和申报纳税,这就容易造成税收疏漏,很多税务处罚事件发生在小企业里,这提高了企业的纳税成本,还会影响企业信用。而税务机关需要分配更多的工作人员,管理小企业的税收工作,提高了征管成本,还不会带来很高的税收收益,容易造成收入和成本不成正比。
2.2 企业税收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主要依照总局下发给企业的自查软件中的审计指标,对企业进行税收风险评估,缺乏统一的、专业的税收风险评估体系。并且税收风险评估需要企业的基础数据。但是一方面由于数据入口把关不严,企业和税务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等问题,在录入数据时不准确,导致依托基础数据进行的相关指标计算结果存在偏差;另一方面,税收数据滞后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处于不断变化中,但是企业涉税信息更新不及时,税收基础数据往往滞后于企业实际情况,降低了税收风险评估的准确度。企业需要提高大量的基礎数据和信息给税务机关,并且有些数据重复提供给不同的部门,提高了企业的纳税成本,也提高了企业的纳税痛感。同时,税务机关对于税收风险识别指标更新和完善并不及时,不能很好地与时俱进。
2.3 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不健全
当前税收信息化水平较低,无法有效实现信息管税。税务系统中数据不精确,存在错误、无效、重复数据。并且目前税务工作人员使用的系统庞杂,由不同公司开发的不同软件之间的兼容性较差,需要税务工作人员人工识别数据的有效性,增加了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纳税人的办税时长和等候时长,降低了征管效率和纳税服务质效,不利于进行企业税收风险管理。
信息传递机制也不健全。随着经济发展,企业规模庞大,涉税范围大,有的企业分支机构遍布,存在较多的关联企业和二级、三级等分支机构,涉及不同的行业。在今年两会之前,我国国地税分别管理不同的税种,两个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率低。由于系统兼容性问题,涉及到登记、管理、评估、稽查等环节的信息还不能实现有效共享。并且不同省市的税务系统信息也不能全部共享,例如跨省预缴的税款并不能在纳税人的网报端或者税务人员的金三管理系统里自动带出,只能手工录入。信息共享受限,给税收风险管理评估造成困难。
2.4 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人才匮乏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人才短缺。很多企业并不重视税收风险管理,财务人员专注于传统财务工作,偏重于财务决策的执行,大多数情况下,财务人员参与税收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强,参与能力不足,参与深度不够。并且财务人员缺乏大局观念,长久以来,受到专业的限制,财务人员往往会存在眼界狭小,没有远见等弊端,遇到事情的判断,通常会首先考虑会计准则、企业规定等文书的规定,并且从自身专业的角度看问题,对税收风险管理认识不够,无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整个运作流程的参与意识不强、关键节点掌握不够。并且财务人员在税收政策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够,很多财务人员局限于财会知识,对税法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这就增强了企业的税收风险。
对于税务机关来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类型复杂多变,我国处于税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营改增”等,税收政策变化较大。并且税收风险管理需要综合素质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但是目前我国的税务工作人员,不能满足该项以审计为基础的工作要求,基层税务工作人员对税收政策的知识储备不足,政策更新不及时,不能准确理解税收政策,缺乏计算机技能,很多税务人员没有审计和计算机方面的专业背景,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成综合性人才,进而导致无法准确进行风险评估,造成税收风险评估结果不准确。
3 完善我国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建议
3.1 树立全面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理念
税务机关应该具有整体思维,从整个税收工作的角度进行税收风险管理,从整个国家的角度,运用宏观战略,对税收风险管理进行规划,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或某些企业。因为税收风险是整个国家面临的风险,影响着政府信用和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因此税务机关需要树立全面、正确的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并且税务机关需要将税收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税收征管的过程,其中可以重点放在大企业上,使得成本与收入相匹配,不再局限于事后风险评估。并且转变管理理念,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税务机关提供高效的纳税服务,企业提高纳税遵从度,进而降低企业和税务机关的税收风险,与企业达到互利共赢。
3.2 健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信息收集系统、风险评估系统、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系统、税务审计系统五个环节,其中风险评估系统是整个税收风险管理流程的核心部分。如图1所示,税收风险评估系统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风险评价与反馈四个环节。
3.2.1 风险识别
税务机关整合原有信息、企业提供的涉税信息、第三方提供的信息,建立行业风险特征库,或大企业风险特征库,与同行业、同地区的当前和历史数据对比,找出风险点。通过实地调研或者问卷调查,分析企业税收风险的来源。
3.2.2 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
通过风险识别中收集整理的数据和信息,采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税收风险进行评估,并划分出风险等级,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税务机关采取不同的策略加以应对。税收风险可以划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四个风险等级。
处于低风险等级的企业一般是纳税遵从度较高的企业,这些风险对税收收入影响不大,属于可以忍受的风险。处于中等风险等级的企业纳税遵从度较低,影响税收收入,税务机关一般采取风险应对的措施。处于较高等级风险的企业,存在避税行为不合理或者税收筹划不当,会造成较大的税款流失,需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进行管理。处于高风险的企业通常会出现偷逃抗骗税等行为,造成税收收入严重流失,因此,需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进行管理。
3.2.3 税收风险评价反馈
税务机关内部加强合作,实现源头监管,提高纳税服务,辅导企业加强内部税收风险管理,并且税务机关需要及时反馈企业风险情况。
3.3 构建内外部共享信息平台
首先,国家税务总局需要协调好与国税局、地税局的信息交流,协调好稽查与征管关系,避免重复工作。其次,可以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增加各个税务管理软件的兼容性,增强税收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减少重复数据、无效数据、错误数据。加强与工商、银行、海关等部门的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收集数据。并且,税务部门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分行业的税收风险识别模型。
3.4 加快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税务机关应该制定“留得住人”的激励政策。在实施激励措施的同时,还要注重税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不同岗位的税务工作人员提供与其工作相應的技能培训,提高税收风险管理、计算机、税收等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更要注重培养综合性的人才,以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税务部门也可以引进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作为顾问,对所面临的突发税收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晓曼.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J].国际空间,2013(7).
[2] 张德志.税收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13.
[3] 张喆.应完善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识别[J].中国税务报, 2013(11).
[4] 赵伟泉,李英华.现实条件下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路径[J].江南财经,2012(8).
[5] 李有蓉.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税收风险管理[J].经管视线, 2012(3).
[6] 杨丽静.我国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 2015.
[7] 谢波峰.历史视野下的税收风险管理演进浅析[J].国家税务总局税务领军人才简报,2014.
[8] 贡铭.大企业税收管理问题研究[D].首都经贸大学,2013.
[9] 张翅,张帆,赵晓雪.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J].税务筹划, 2017(35).
[10] 陈曦.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