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微
摘 要:本文通过对浙江省连锁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明确高职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分析高职连锁专业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卓越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连锁专业培养路径,实现学生技能培养和素质培养有效融合。
关键词:卓越创新技能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1(c)-191-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高職教育也经历着从规模化建设到精神内涵建设的转变,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背景下,主动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因此,契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学校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依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在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经验积累基础上提出“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提出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高职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法与路径。
1 高职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有别于本科院校,它更加注重对人才在技术技能创新上的培养,因此,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高职人才教育的培养效果。当前高职教育经历了从对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的认识不足,到认识到培养卓越创新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再到如何真正培养卓越创新技能人才,确定培养目标和方法的一系列过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生产、管理和服务基层的具有良好技术能力水平和创新能力水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中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是在普通高职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优选高职中少部分潜能突出、动手能力强、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这部分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就是塑造一批适应一线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创新技能型人才。对卓越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是立足于高职教育的基本理念,并对高职优质人才培养方法进行进一步提升与优化。
基于以上所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专业理想、职业热情和全面素质、扎实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和系统知识,能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和能力从事连锁企业门店导购、收银、理货、陈列、店铺综合管理等工作,通过参加全国竞赛,校企合作项目、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逐步培养具有开阔的跨专业视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创新创业才能,成为连锁企业门店未来优秀店长的后备人选。
2 高职连锁专业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重技能,轻个人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
在对连锁专业卓越创新技能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往往过分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个人素质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个人素质主要是学生的基本素养和道德情操,职业素质则主要是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理念。“木桶效应”指出,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要装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高,如果有一块短了,那么水就会从短的地方漏出来。那么最短的那块板往往就是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职业素质,我们强调学生的专业成绩,职业证书、竞赛名次、创新创业成果等,但却忽略了在企业中支撑员工发展的不仅仅是员工的技能水平,更重要的往往是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而这一点,也正是高职院校在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中所欠缺的。
2.2 人才选拨机制不完善
连锁专业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在大一阶段就开始了,初期基于学生基础课成绩,课堂表现、教师主观印象等方面进行培养对象选拔,带有较大的主观因素,违背了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存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学生得不到培养机会,而资质普通、主动性差的学生盲目被培养”的局面。在后期培养中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等要修正已经为时过晚,浪费了时间和资源。因此,怎样保证培养对象的有效选拔,减少人为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做到“选对人,选好人”,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是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
2.3 培养方法单一,不够多样化
连锁专业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主要经过如下四个阶段:第一,专业基础课知识的学习,获取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零售行业市场调研和连锁企业调研,了解行业发展水平与发展动态;第三,专业课知识学习,课证结合,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第四,深入连锁企业各门店,从事相关基层岗位工作,培养未来店长执行力。以上四个阶段的培养虽然融入了企业的培养内容,但是方法上还是校内导师理论教学为主,企业导师技能培养为辅,学生在企业培养学习的时间较短,无法真正学到相关技能。因此,如何把校内和企业导师培养有机融合,在短短两年的培养时间里探索出一个综合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2.4 考核机制不够灵活
在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的考核上,学院给出了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两个方面的考核依据,也就是基础指标和专业指标。基础指标,是每一个培养对象不分专业都要求达标的基础课成绩;专业指标,突出学生专业课成绩以及个性化培养。这两个指标都要求把学生成绩定量化,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能够看到卓越学生培养的实际效果,保证项目在检查验收时有数据支持,有理有据,也使每一位培养对象对自己的培养目标清晰可见。但是在实际连锁专业卓越学生培养过程中,单一的定量化考核存在局限性,比如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验证,学生在企业学到的技能无法用数据来衡量。
3 高职连锁专业卓越创新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3.1 设立人文修养和职业素质课程,使学生技能培养和素质培养有效融合
在强调卓越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个人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针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学校开设了沟通技巧、公关礼仪、连锁企业经济法规等提升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的课程。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一些文学、音乐、服饰文化、写作、史地类的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技师”和“工匠”人文情怀培养的需求。这一系列素质课程结合专业课程,使学生技能培养和素质培养能够有效融合,如图1所示。
3.2 “可进可出”公平透明的卓越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按照每届专业学生5%的比例进行选拔培养的,这5%的人选从何而来,是基于大一期间学生的基础课成绩,课堂表现、精神面貌、学习主动性、专业老师推荐等几个方面优选出来的,尽管如此,有一批选出来的学生在培养初期积极性、主动性确实很高,但是等到大二专业课程学习中,逐渐表现出消极散漫的惰性或者创新性不够的弊端,因此应该在培养对象中确立一种“可进可出”公平透明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不合格的对象淘汰,优秀的对象随时选拔进来,具体做法如图2所示。
3.3 多个培养项目,三方认证“卓越技师”
通过设立企业项目、技能大赛、实训操作、创业实践、名匠工作室、专升本等多个培养项目,让培养对象充分发挥自己所长自由选择,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培养,最后由连锁经营行业协会参与考核、认证“卓越技师”。近年来,连锁企业与连锁经营协会的合作联系越来越紧密,协会根据企业人才需求针对高职院校推出了“零售训练营”计划,我们把卓越创新技能学生培养也纳入到“零售训练营”计划中,灵活机动培养场所,把“教室+实训基地+企业”三地和“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三方培养相结合,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技能训练,经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由企业认证的“零售大师”技能证书和行业协会认证的“卓越技师”技能证书。
参考文献
[1] 王建明.高職院校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探索[J].山东纺织经济,2014(10).
[2] 王苹.高职院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2014(36).
[3] 闾志俊.技术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战略研究[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5(15).
[4] 张鹏.高职染整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教学实践[J].纺织服装育,2014(29).
[5] 樊登柱.高职院校实施“卓越技师培养计划”的改革与实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