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林 曾文星
[摘要]《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它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上,重视阶级斗争理论,提出“两个必然”的思想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斗争胜利的必然性等科学原理,为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与未来命运时充分运用了辩证法,对俄国公社是否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论述运用了矛盾分析法,客观评估自己的理论,多次表示《共产党宣言》中的某些具体论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已过时等都体现了辩证法思想,为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人与其余无产阶级政党之间在社会理想上的联系,强调了共产党人与其余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之间的重要区别,申明了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与传统实行决裂的前提条件,提出了在共产主义社会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目标,为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崇高的社会理想。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理想信念教育;经典
[中圖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3-0098-08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经典。正如恩格斯在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传播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发展的历史。在国际共产主义经历重大历史挫折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仍然需要以《共产党宣言》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永恒经典,不忘初心,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牢固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坚信共产主义崇高信仰的基础上,为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大成就、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
一、《共产党宣言》为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理想信念教育固然需要诉诸情感,但离开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就难以产生持久的效果。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宣言书,《共产党宣言》不仅仅是一部政党的普通党纲,而是贯穿科学原理的一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对其所阐述的理论的科学性深信不疑,并为此感到自豪。在为《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所作的《序言》中,他们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在《共产党宣言》已经发表170年的今天,其中所阐述的基本原理的正确性依然毋庸置疑,把《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读教材,从中吸取理论营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而且必要的事情。
(一)《共产党宣言》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正如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所写的《序言》中强调的那样:“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向世人公开、系统地表达其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尽管那时马克思还没有写出《资本论》,还没有对剩余价值问题作出科学的揭示,但马克思、恩格斯以惊人的理论洞察力发现了社会历史的规律。在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研究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多科学发现以后,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中所阐述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作了更高的评价,把它与达尔文进化论提到了同等高度。他说:“在我看来这一思想对历史学必定会起到像达尔文学说对生物学所起的那样的作用。”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和其他著作中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理论上武装党员,无疑能够筑牢其坚信共产主义信仰的基础。
(二)《共产党宣言》十分重视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后来,他们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完善,指出这里的“历史”是指“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共产党宣言》用阶级斗争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具体情况,揭示了无产阶级通过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以实现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的历史使命。在革命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毛泽东在其回忆中曾经提到了阶级斗争理论对他所产生的影响,他说: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后,“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的武装下,中国共产党才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今天,国内大规模的阶级斗争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仍然面临国内外社会阶级情况、意识形态斗争复杂的局势,增强共产党员的阶级与阶级斗争意识,提高其运用阶级斗争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坚定其理想信念具有极大的帮助。
(三)《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两个必然”的思想,指出了无产阶级取得斗争胜利的必然性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利用大工业给自己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也使作为其对立面的无产阶级壮大起来。因此,“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这样一来,“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必然”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以严谨的理论逻辑推演出来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飞跃,是指引共产党人前进道路的灯塔。“两个必然”的思想,无疑是共产党人避免偏离正确政治方向的保证。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怀着对“两个必然”思想的坚定信念,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人死,勇敢奋斗,最后战胜敌人取得了革命胜利。在物欲横流、信仰缺失严重的社会环境下,“两个必然”的思想是共产党人永远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精神支柱。
一、<共产党宣言》为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共产党宣言》是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写成的。这种思想方法的核心就是唯物辩证法。在这部伟大的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处处运用辩证方法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运用这些科学方法是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无产阶级的斗争对象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与未来命运时充分运用了辩证的方法,至今仍然是坚持理想信念中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典范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是把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看成是随着生产方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历史过程的结果:“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在他们看来,正是大工业取代了规模较小的工场手工业、航运与铁路提供的交通运输的便利,开拓了世界市场,有利于资产阶级增加自己的资本,才使这一阶级逐渐取代了别的阶级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资产阶级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一步一步地取得了政治地位的提升,由最初的“被压迫的等级”,最终在代议制的国家政权中取代了别的阶级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马克思、恩格斯对处于上升期的资产阶级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分析方法,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化及其未来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我国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同样离不开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实力的提升,只有在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且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经济状况的情况下,才能使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长治久安。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地看待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一方面,他们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在人类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他们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说这一阶级“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赞扬了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制度中所作出的关键性贡献,认为资产阶级一旦取得统治地位,就“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同时,资产阶级还推进了全球化,在全世界迫使一切民族推行资产阶级的所谓文明。在他们看来,资产阶级在取得统治地位的不到一个世纪的较短时间内创造的生产力,在人类历史上绝对是空前巨大的,竟然“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他们用了大量篇幅来肯定资产阶级,对其积极作用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展示。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又揭示了资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矛盾性而必然招致否定的历史宿命。在他们看来,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十分尖锐的,“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于是导致周期性的、日趋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这样一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这个曾经使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的武器,却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中演变成了与自己相对立的东西,“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这个曾经革命的阶级变成了革命的对象,资产阶级最终也会被推翻。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历史地位及其演变的辩证分析,对于在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中纠正有关资本主义的认识误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在看待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一概否定其一切价值的“左”的观点;二是被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华丽外表所迷惑而产生的盲目崇拜心态。这两种观点都不利于正确看待资本主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战胜资产阶级和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问题。共产党人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产阶级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辩证分析法,客观、理性地认识它,才能避免出现狂热性和悲观失望,在拥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又不失冷静的基础上,为战胜这个对手而作艰苦持久的努力。惟其如此,才能解决好理想信念不坚定或过于浮躁的问题。
(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对俄国公社是否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论述运用了矛盾分析法,其中体现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辩证观点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哲学依据
直到19世纪末期,俄国大部分农村仍然保留着大量的以原始土地公共占有为特征的公社。当时俄国的革命者曾经求教于马克思、恩格斯:俄国的农村公社是否可以不必走西方社会的道路,直接过渡到更为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对此,马克思、恩格斯的回答是充满辩证法的。他们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在这一回答中,他们肯定了俄国公社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可能性,认为存在着俄国公社有“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的可能性,这是对俄国革命根据其具体国情可以走特殊道路的肯定。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个特殊性之前又是加了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俄国革命要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之间形成“相互补充”的关系。也就是说,俄国革命也不能离开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条件,离不开普遍性的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公社的辩证分析,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世界各国迈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可以根据自身国情而具有特殊性。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坚信自己正在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事业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能够极大地消除存在于少数共产党员心中理想信念上的疑虑,解决自信心不强的问题。
(三)马克思、恩格斯在《序言》中多次表示《共产党宣言》中的某些具体论断随着历史條件的变化过时了,这种运用辩证方法客观评估自己理论的做法为实事求是地认识党的某些论断的过时问题、彰显党的理论自信提供了光辉的范例
马克思、恩格斯不同于资产阶级庸俗理论家的最为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对待自我观点的态度也是辩证的。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的几十年内,欧洲的资产阶级政权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情况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导致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初的某些具体论断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过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他们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在多篇《序言》中直言,《共产党宣言》中具体哪一个论断已经过时了。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他们指出,《共产党宣言》某些地方可以作一些修改,随着历史条件的转移,“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他们还强调,随着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有了二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实际革命经验,“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此外,他们还提到,《共产党宣言》第三章对“社会主义文献”的批判因为时间关系变得不完全了,第四章所论述的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因为其中大部分党派已经消失,所以“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叙述表明,他们坦然面对因客观条件变化导致某些具体论断失去实际应用价值的事实,这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理论自信的表现。
马克思、恩格斯对待由于客观条件变化导致某些具体论断过时的严谨态度,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中必须认真学习的榜样。毋庸讳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因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导致党的文件中的某些具体论断过时或失误的现象也曾经出现过。过去由于担心公开承认这些现象的存在会被反动势力所利用或导致党的威信下降,常常没有有针对性地作出必要的解释。其实,如果能够在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中,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采取严谨、科学的态度,向党员说明因条件变化导致党的某个具体论断已经过时的问题,也能及时减除普通党员的疑惑,彰显我们党在对待理论上的严肃性,不仅不会损害党的权威性,还能增强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性。
三、《共产党宣言》为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崇高的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是以社会理想为导向的。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为方向。《共产党宣言》对社会理想的论述,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为经典的教材。
(一)《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人与其余无产阶级政党之间在社会理想上的联系,这是我们用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相结合以丰富理想信念内容的重要依据
在社会理想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脱离整个无产阶级队伍的利益诉求、立足于现实的共同理想来谈论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而是从共同理想的角度强调了在无产阶级的运动中,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与整个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之间的联系。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年代,除了以《共产党宣言》为党纲的无产阶级政党之外,还存在着别的无产阶级政党。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的那样,在当时“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在当时主张共产主义的工人组织中,最为有名的就有法国卡贝的“伊加利亚”共产主义和德国魏特林的共产主义。如果能够处理好共产党人与其余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关系,搞好整个阶级的团结,那么《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社会理想就会得到无产阶级的高度认同。否则,就难以达成共识。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共产党人与其余的无产阶级政党之间的一致性,申明共产党人与整个无产阶级在利益上的一致性,明确宣布“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将共产党人融入无产阶级队伍之中,强化政党与其所代表的阶级之间的一致性,就为增强政党所提出的社会理想的认同感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以《共产党宣言》为党纲的共产党人与其余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共同理想的一致性,认为二者在最近目的上是一样的。他们向世人宣告:“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理想问题上也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十分重视共同理想与崇高理想之间的联系,凭借得到高度认同的共同理想的凝聚力将整个无产阶级紧紧地联合起来,变得更有战斗力。因此,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我们也应该重视提高共同理想的认同感问题,不能片面地强调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不提共同理想。只有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紧紧结合起来,才能使理想信念的内容更充实,更有号召力。
(二)《共产党宣言》强调了共产党人与其余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之间的重要区别,申明了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与传统实行决裂的前提条件,这是克服剥削阶级思想意识、搞好反腐拒变的观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也毫不讳言共产党人有别于其余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的地方,就是共产党人在革命中立场更坚决、作用更大,对无产阶级运动的规律性认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他们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这一论断,就将共产党人的特殊作用与使命揭示出来,向世人昭示了共产党人追求其崇高社会理想所具备的觉悟水平和精神条件,明确宣布了共产党人不同于常人的特殊使命。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党人追求远大理想,从事前所未有的共产主义革命,就要在所有制和观念方面采取坚决的态度,与传统实行决裂。他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就是“两个决裂”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以大無畏的精神宣告,为了实现自己的崇高社会理想,无产阶级要用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否定私有制度下形成的剥削阶级思想意识。在我国极左思潮盛行时期,“两个决裂”的思想曾经被利用来为阶级斗争扩大化作理论依据。因此,后来有的人也将“两个决裂”思想本身看成是“左”的理论,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正是由于后来对“两个决裂”思想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我国市场经济大潮下,有的党员和党员干部抵挡不了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的诱惑,放弃了共产党员的应有的思想观念,思想上堕落到剥削阶级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上去了,有的甚至成为腐败分子。这说明,共产党员认真领会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决裂”的思想,增强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应该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搞好反腐拒变的重要内容。
(三)《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共产党人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理想,提供了共产党员为完成历史使命而奋斗的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共产党人的崇高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设计。他们认为,当社会的全部生产被“联合起来的个人”或“巨大的全国联合体”所掌握的时候,在消灭了阶级的情况下,就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理想创造了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现实的人组成的联合体,是对“虚幻的共同体”的否定。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指在彻底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剥削与不平等的情况下,在新型的生产方式中,全面发展的人能够自由地转变身份与角色的社会状态。“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这种社会理想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之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为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理想准备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但是,就精神层面来看,人们的素质状况却与这种社会理想所需要的“现实的人”的要求相差很大。共产党员应该有自觉培养自己的共产主义觉悟的使命感,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的同时,引领社会的精神风尚。目前,有的党员缺少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动力,反而在思想上成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俘虏,羡慕资本主义社会的享乐主义的人生状态,其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共产党员的基本原则与立场。因此,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强化《共产党宣言》所提出的共产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理想,对于提高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