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才
[摘要]历经百年进程,进入小康达至全面小康超过半个世纪,有理由认为这是中国独特的发展时期和“阶段性”社会形态。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结构维度解析小康社会形态,有助于判断中国小康社会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尤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之后,明确继续前进的方向,奠定登上一个大台阶“事情就好办了”的底气,继续保持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实发展的定力,大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的更高层次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康社会;社会形态;历史维度;理论维度;结构维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3-0079-10
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有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其内涵、表现形式、基本构成、主要特色、发展阶段、发展趋向等非常值得深入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之后“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的提升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中国道路”世界意义的彰显,拓展理论空间和逻辑张力。
一、理论维度
形态,即事物的形状或表现样态。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生态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和生态文明状态等。社会形态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既有相对稳定的质的规定性,又是一个活的机体,而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在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变化。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也就是说,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产生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他还指出:“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在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方面的相互关系”,“分工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他又说,人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是由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他认为,历史运动创造了社会关系,“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他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加上构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构成五种社会形态说。
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集中反映,是将社会发展按照生产方式,也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不同样态而加以区分的,其最基本的划分标准是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马克思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这个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关系,并将社会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揭示出社会形态的性质及其矛盾运动的规律,并将社会历史进程理解为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生产关系不断生成与被取代的历史过程。从理论上讲,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测量器,是生产得以进行的物质载体,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可以把不同性质的社会和社会形态区别开来,是不同社会和社会形态的质的规定性。
诚然,五种社会形态中,没有小康社会之说。我们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运用这个理论具体分析、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深刻理解并揭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性质。我们应当处理好客观规律性与历史选择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渐进性与跳跃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力出发形成了关于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进程的思想。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会沿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循序演进,并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体现出入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这是因为,生产力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同样的生产力水平就会有大致相同的生產关系、经济基础以及矗立其上的上层建筑,即处于大致同一种社会形态。马克思也正是抓住这种统一性、重复性和常规性,从而揭示出历史发展中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不过,马克思同时也认为,由于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因而不仅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社会形态在演进中的具体轨迹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甚至“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当然,我们完全可以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小康社会”,即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情况,尤其是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性质、状况视角看,中国小康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从中国基本国情的特殊性分析,小康社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分析小康社会,可以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分析其内在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从静态的角度看,它包括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大要素,可以分别从“量”和“质”的规定性加以考察;从动态的角度看,它的性质是由各要素的性质及其联结方式共同决定的,且具有新质和新功能。在此基础上,把小康社会看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可以深入分析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及社会结构之间作用、反作用关系,以及使之良性互动发展的动因诱导和机制保障,分析阐述小康社会形态形式上的独特性(中国特有)和实质上的社会主义属性(遵循并符合社会主义规律及质的规定性)。
综而言之,小康社会形态的理论研究,有极其深厚的内涵,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有用武之地。
一、历史维度
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设小康社会构想,20世纪末解决温饱之后基本实现“小康”,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务必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20世纪末到2020年中国社会样态是“基本小康社会”,2020年至2035年中国社会样态就是“全面小康社会”。
如果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视为小康社会建设的准备和基础,“三步走”战略实施视为小康社会建设过程,全面小康视为建成小康社会的样态,这种样态至少要延续到全面现代化的实现。那么,历经近百年进程,进入小康达至全面小康超过半个世纪,有理由认为这是中国独特的发展时期和“阶段性”社会形态。
小康社会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形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有没有区别?如果从小康必须全面覆盖的角度,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指标衡量,20世纪末我们已经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有些地区、有些人已经达到小康,有些地区、有些人还没有达到小康。全面小康就是要使全国所有地区、所有人口都达到小康以上生活水准。习近平2013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曾用非常朴实的语言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他2014年12月14日视察江苏农村时又提出,共同发展提高,一个也不能丢,一个也不能落下。2014年10月,他在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提出精准扶贫、打好扶贫攻坚战。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全体人民全部达到小康生活水平。
如果从全面发展,不仅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要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的角度,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文明发展,我们又可以将其理解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即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整体小康社会。
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建成覆盖全部地区、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如何进一步从经济、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层面加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又确保质量的完成“最后一公里”全面脱贫攻坚任务,以及此后推进“全面小康”的健康发展,提升“全面小康”水平,推进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指全国所有地区、所有人群、所有人口全部脱离贫困,进入小康。而要使全国所有地区、所有人口实现全面的小康,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即后来表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全部达到“小康社会”样态,“全面小康”则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奋斗,到2035年实现全方位、全领域“小康”,也就实现了基本现代化。
当然,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但那只是量的增长,而非质的变化。中国仍然属于社会主义而绝对没有进入共产主义,而且仍然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能说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20世纪末基本达到小康社会但还是不全面、有差异、低水平的“小康”比较,就是进入到较高水平的、比较全面的小康社会,这才是合格的小康社会,真正的小康社会。我们不能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就不是小康社会了,直接进入全面“现代化”了。比如我们说一个人16岁或者18岁“成年”,从“少年”进入“青年”,那么他(她)此后一个很长阶段都是青年人,而不能说跨过“青年”线就变成“中年”或者“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任务是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达到“小康”,也就是真正的全面小康。
从发展战略布局分析,20世纪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大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三步走”战略的时间安排看,属于第三步,即基本实现“小康”之后走向现代化的阶段;从实际任务看它是第二步战略的完善和提升,是第三步战略的铺垫和准备。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六大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又细分为头20年,每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实现现代化的“新三步走”战略。我们不能忘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根据基本国情和世界大势并借鉴历史经验教训而制定的发展战略规划,这一發展战略具有务实性和前瞻性,是要经过艰苦奋斗才能够实现的。我们不能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飘飘然”,必须牢记这仅仅是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完善和提高,从“基本达到”“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也仅仅是第三步战略的开局。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小康之后的30年,再分作“两步走”:第一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十分艰巨,必须继续努力前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直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我们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仍然需要发展。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推进基本现代化,发展任务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使全体人民一个也不落下地摆脱贫困,达到“小康”,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最主要的指标是提升物质文明度;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重在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均衡地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提升人民的全面获得感,大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从历史维度研究小康社会和小康社会形态,不仅可以梳理清楚小康社会的来龙去脉,加大纵深度地阐释小康社会的内涵,探悉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还可以揭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向、发展阶段特征和需要继续努力完成的主要任务。
三、结构维度
(一)经济形态
小康社会的经济形态,包括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发展方式、经济成分样态,城乡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工业化信息化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的基本常态。应当研究当前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上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后发展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人均GDP、人均国民收入会有长足发展,但是人均GDP达到或者稍微超过1万美元以后,便会陷入发展乏力,很难再有增长,无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境地。我们要研究,这是普遍“常态”吗?中国有没有可能避免?中国人口多,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受力的有限性肯定会制约中国的发展。如果我们力避落入“陷阱”,那么我们的“支撑点”在哪里?实现共享发展、建构共同富裕的社会是唯一的选择。人均GDP赶不上美国等世界上“第一方阵”的发达国家,但只要我们能够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享发展,走向共同富裕,我们就是安全的,就是真正的“福地”,也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其实,这就是全面小康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标准,即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大家日子都好过。然而,达到这个要求并不容易。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全面小康”怎样才能使所有的人共享发展,“日子普遍好过”。这也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
经济形态还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未能够起决定性作用,主要原因并不是政府管得太宽、太严,而在于市场垄断,尤其是“既得利益集团”垄断、窒息了市场活力,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必须打破垄断,尤其是要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资源经营性和市场占有性垄断,在这方面确实需要壮士断腕。
另一种观点认为,追求市场决定性作用、放松政府干预,是变种的西方经济学,尤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破解危机也是加大政府干预,而不是放任市场恣意妄为。还认为凡是集约式垄断性行业,其质量、價格都在可控范围内;凡完全放开的行业,比如食品加工、日用品生产,都出现假冒伪劣盛行的局面。我们不应该反其道而行之。
实际上,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包含三个层面的问题。很多不良现象都是因为市场体系不完善、无序竞争、恶意逐利和政府监管不力、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完善市场体系,政府加强市场监管,非常必要。但是,制约生产要素活力激发,也确有政府干预过多的原因;垄断确确实实严重桎梏了市场和要素活力。要充分发挥要素活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破垄断,减少政府干预也是非常必要的。
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形态,可研究的课题非常多,也非常急需,它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研究。
(二)政治形态
全面小康社会的政治形态应该是什么样态?我们的政治形态,总体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常态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包含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全面从严治党,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的常态化机制和科学化水平;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政治体制与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形态,民意表达和民众参与机制;全面依法治国贯彻落实的状况和发展态势。研究小康社会政治形态,应该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推进全面小康社会政治形态建设应采取的主要举措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路径和应该达到的水准。
笔者有两方面的思考,长期萦绕于心。第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现代化是个发展性、时代性概念。现代化蕴含有当代最发达状态之意。所以,发达国家的治理办法,有许多完全可以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手段,比如权力监督、依法治国等,可以借鉴为我所用。
第二,关于党内民主化建设。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民主政治,离不开长期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化建设。党内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引领和主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应该从根本上、大的方面考虑党内民主化机制建设,建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可否探索普遍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党代会为党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决策和监督,重大事项皆由党代会决策,但党代会不负责具体执行。建议党委会“恢复”为党的执行委员会,专门负责执行党代会决议,向党代会报告工作。党的纪律监察委员会,直接对党代会负责,负责对党代会代表和党的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审计。党代会常务委员会另设纪律监察室,专门负责审议纪律监察委员会提交的需要审查的案件,并直接对纪律监察委员会行使监督权。党代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大会,由常务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党代表中,党政干部人数不得超过党代表总数的1/3;党代会常务委员会成员不得兼任党政干部。党的执行委员会和纪律监察委员会成员担任党代表的人数不得超过各委员会总人数的1/3。
这只是笔者粗浅的书生气的思考,大胆抛出的目的是为实现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优良的政治生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拓展思路提供一点点启迪。
(三)意识形态
观念上层建筑属于社会形态,而意识形态是观念上层建筑,所以是社会形态的构成之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很大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即为意识形态。依据意识形态的不同主体(国家、政党、社会大众),可以分析全面小康社会意识形态结构。由于小康社会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大众的意识形态呈多样性状态。通过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共识度研究,分析小康社会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小康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事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法宝。尤其是邓小平开创和奠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灵魂。丢失灵魂,全面小康会“走样”和“变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发展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提炼和总结,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全面小康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提供营养,但绝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更不能使其成为指导思想。
(四)社会结构
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社会结构会呈现一种什么样态?人类发展历程凝聚的人类智慧告诉我们,社会不分层,保障“公平”,却并不能相辅相成地激发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原始共产主义”,即如此。生产力发展既要求社会分工又必然导致社会分层。阶级社会的出现,导致社会不公的出现和扩大。为追求社会公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并走向实践。殊料在实现以维护社会公平为出发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下,“吃大锅饭”,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结果不利于激发和调动生产要素活力,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实践证明,要激发生产要素活力,必须调动生产力积极性,首要的就是生产者的积极性,干得多、干得好的,允许其多得。但是,在资源的有限性和发展欲望及发展耗费资源的无限性矛盾长期存在、发展主客观条件差异性长期存在的社会发展的相同空间、相同时态下,人们在发展进程中实现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由于不同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社会人群不同个体所处环境、先天占有的发展条件以及本身的劳动技能、素质禀赋、劳动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又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得到实现,因此社会成员之间必然出现收入上的差别,社会阶层分化成为必然。
中国将在相当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选择“先富”带动“后富”,以梯度推进方式而非同步渐进式的发展道路。现在严峻的问题是,一些地区、一些人确确实实先富裕起来了,但并没有带动“后富”者也富裕起来。居民贫富差距太大,社会阶层分化严重,阶层分化固化,肯定不符合全面小康社会要求,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全面小康”社会。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真正实现共享发展,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这是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价值体现。尤其是中国,不患贫而患不均的传统文化基因积淀深厚,我们必须从人类文明发展态势和中国发展战略的角度和高度,重视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大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必须真正实现共享发展,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走,而且逐步走近它,而不是等着它自然到来。等,它只会渐行渐远;只有积极作为,它才能渐行渐近。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现。
关于小康社会社会层面的研究,除了研究缩小居民贫富差距,贯彻、落实共享发展新理念、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课题之外,我们还应该研究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社会阶层分化状况、不同社会阶层思想状况和利益诉求,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小康社会阶段社会阶层分化组合的特点、趋势,以及提出促进不同社会阶层和谐相处的对策、建议。
(五)生态文明样态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人们对蓝天白云的渴盼越来越强烈,对环境污染的厌恶感越来越强烈。全面小康的生态文明样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恢复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样态,把全国所有城市构建成为美丽城市,所有乡村构建成为美丽乡村,还需持久的艰苦努力。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丝毫不能松懈。
我们应当研究当前的生态问题和缘由,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期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该达到和能够达到的生态文明样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应该达到的高度,应该成为我们研究课题关注的重点。
小康社会形态,是不是一个真命题?笔者认为是,但还需得到学界认可。小康社会形态的内涵外延、样态界定、研究领域和研究切入点,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刚刚破题,仅仅作一些皮毛思考,希望得到志同道合者的批评指正,共同努力使这一命题的研究得到扩展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