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企业减少用工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2018-09-10 23:01陈乃英章水龙章桂虎章友鹤
关键词:纱线工序用工

陈乃英 章水龙 章桂虎 章友鹤

摘 要:从我国棉纺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减少用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入手,推介了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来围绕减人增效所采取五大创新途径和方法:一是管理体制创新;二是管理模式与劳动组织创新;三是关键工序和关键设备创新;四是技术创新;五是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4-2346(2018)03-0057-05

1 我国棉纺企业面临形势与减人增效的重要性

纺纱行业较长时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有“千人纱万人布”的称呼。这几年来,由于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处于十分艰难的运行状态,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资不抵债而破产倒闭。而在坚持生产的企业,由于加工成本逐年提高,盈利空间不断压缩,也处于微利和保本运行态势,形势十分严峻。出现以上情況,原因有3点:一是纺纱行业因产能过剩,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尤其是长期生产档次较低的常规产品的企业,受到进口纱、新疆纱低价销售的双重压力,在市场上已失去竞争力,处于无利或亏损销售的状态。二是技术改造进度缓慢,制约企业产品档次的提升和用工的减少,尤其是多数中小企业由于改造缺乏资金,仍依靠已使用多年的落后的纺纱设备在维持生产运行,使产品档次难以提升,劳动密集型局面难以改观,每万锭用工仍在100人左右。生产色纱的中小型企业用工更多。三是加工成本逐年提高。尽管近几年来,为了留住一线工人,工资年年提高,但由于纺纱企业手工操作比重仍然高,工人劳动强度较大,故造成招工难、留住工人更难的困境。

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企业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机制创新就是要用现代化方法,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次与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技术创新主要针对减少用工提高质量与开发新型纱线要求,对传统纺纱装备进行改造和更新。产品创新就是要紧跟市场变化和人们对服饰要求和需求,加快常规产品调整步伐,扩大新型纱线生产比重,提升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增加企业盈利空间,实现“减人增效”的目标。

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是一家具有37年纺纱历史的企业,上世纪80年代创办时只有3万锭纺纱规模,通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拥有19万环锭纺纱锭的大型纺纱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纺织形势下,公司领导始终把推进技术进步、减少劳动用工,以及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调整产品结构、增加盈利,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把外拓市场、内练苦功作为生产经营的指导方针,并且不断进行管理体制创新、技术设备创新及产品结构创新,使企业在外部形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坚持走减人增效的发展道路,生产一线的劳动用工逐年减少(19万纱锭规模在纺纱平均号数16.4tex<36支>情况下,全部用工680人,折合每万锭用36人)。由于工费成本逐年下降,特殊新型纱线生产比例逐年提高,使企业盈利能力较长时间保持稳定及较高水平,人均创造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直处于全国100强行业的地位。

2 浙江春江轻纺集团减人增效的途径和方法

2.1 管理体制创新,从管理上挖掘减人增效潜力

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是由原国有企业转制后建立起来的有限责任公司,克服国有企业管理弊端,建立一套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要求的精简高效管理指挥系统是实现减人增效的一项重要措施。几年来我们从3方面进行管理体制创新:

1)取消原有科室设置,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统。全公司设立大部制,从管理职能上划分建立职能部门,形成产品研发、技术装备、营销服务、采购供应、人力资源、生产指挥、后勤保障、财务核算、党政综合的组织机构,全部办公人员包括总经理共29人,每个部都有公司领导兼任或总经理直管,形成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管理系统。如后勤部除负责管理吃、住、行外,还管理仓库、环境卫生、基建、医务、工会等工作;生产部直接指挥四大车间的生产活动与人员余缺调配,同时要按时按品种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技术装备部不但担负着公司设备改造与更新任务,同时将生产中质量控制、工艺管理、产品试纺及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查也纳入其管理范围;新品研发部不但要研制新产品,还要对新产品进行推广和营销,并承担着省级技术中心的管理工作。由于建立了精微高效的管理系统,使每个部门处在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之中,彻底改变传统管理机构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的局面,使管理人员与非生产人员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目前,公司管理人员占全部员工比例为3%,非生产人员占全部员工比例为15%,均比原来有较大幅度下降。

2)实行信息化与网络化现代管理方法,改革了原有报表多等管理繁锁的管理方式。全公司建立了ERP管理网络系统,从部门到车间全部实行互联网,各部门都可通过ERP了解原材料库存、产品销售、生产执行、人员活动等情况,确保相关部门能及时作出决策和调整,确保企业生产与销售、成本控制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3)实施经济责任制考核模式。把经济责任制考核作为衡量管理部门和生产车间业绩的重要手段。管理部门实现绩效考核,生产车间实现产量、质量与工资直接挂钩,并对主要消耗指标,如用棉量、机物料、包装材料等消耗实施超减奖扣工资的考核办法。经济责任制的实施使公司管理部门和生产一线员工都牢固树立当家作主、爱岗敬业的精神,把完成企业每一个时期的各项经济指标作为自己的份内事,从而使全公司制订的各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指标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大家心往一处想,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指标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2.2 管理模式与劳动组织进行改革和创新

1)生产车间是企业用工最多的场所,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减人增效原则,从原来的按单个车间管理改为按生产工序进行区域管理,把原4大车间改为前纺、细纱、成品3个工区管理,使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一线操作工人可以在工区内统一调配、统一使用,改变了原分车间管理时劳动力难以跨车间调配的弊端,使一线劳动力得以充分利用,并可相应减少原车间的管理人员。

2)改革生产一线原有固定的劳动组织和轮休制度,按不同岗位、不同工作量,建立灵活的劳动组织和轮休制度。如细纱与络络工种,工人看台能力和生产量多少,采用四班三运转的工作制,一线工人工作6天,可以轮休2天;而前纺工序及相关工种,在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前提下,采用二班二运转轮休工作制,既减少了一线工人配置,又可节约能源消耗。在细纱工序将挡车工、换粗纱及做清洁工作3个工种分别设置,挡车工专职值车,换粗纱工专职从事换粗纱,机台及环境清洁工作由于技术要求不高,用辅助工来担任,由于各使其职、分工合理,可以扩大细纱挡车工和粗纱挡车工看台能力。目前公司细纱挡车工看台能力纺细号纱时(C18.5~14.8tex)看台达到13~18台,纺中号纱时看台在7~10台之间。劳动组织的改革使一线员工工作负荷饱满,技能充分发挥,为减少一线员工创造了良好条件。

3)改革生产车间辅助工种的工作制度。生产车间的辅助工种有设备维修保养人员、电器设施的维护人员及车间空调管理人员等。这些辅助工种对确保主机正常运行、安全生产及生产环境改善都至关重要。但人员工作负荷不及一线工人,节约劳动潜力较大。为了压缩辅助人员,我们鼓励辅助工种人员坚守岗位、学好技能,实行工作任务包干和末位淘汰制度,对技术水平好、工作责任性强,又勤奋的人员,多安排工作量,实行多劳多得。从而使辅助工种人员勤学知识,苦练内功,提高工作效能,使辅助工种人员配置逐年减少,如电器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人员,从5年前的26人,减少到现在的13人,节省了一半人。对主机设备维修保养人员根据现有装备的实际情况,从原实行的固定维修制度(大小平车),改变为动态维修和重点维修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基于目前使用设备制造精度的提高和自动化、智能化高新技术的采用而推出的一种设备维修管理新方法,在国外早已推行。这种动态维修是针对设备关键部件使用时间及磨损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保养,从而可使设备长期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采用动态维修方法和原固定维修方法相比既可减少维修工作量和维修人员,又可缩短维修停机时间和维修材料,降低日常维修成本。据统计,公司自从固定定期维修改为动态维修方法以来,维修保养人员配置比例显著减少,所有设备维护人员从原来的192人,减少到目前的97人。

4)车间内每个生产岗位都按经济责任制要求,把产量、质量、消耗、安全等指标,直接考核到人,实行多劳多得。并实行一人多岗,一人多职制,打破一人只能做单项工作,实现满负荷工作的局面。同时,为了充分挖掘劳动潜力,在公司内部还实行有序代班制,由员工自愿报名,部门登记备案,在岗位临时缺员时实现代班,既保证了生产正常运行,又可使代班员工增加收入。

2.3 围绕减少用工提升产品质量的要求,有步骤地对关键工序和关键设备进行改造、创新

浙江春江轻纺集团从建厂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最早一批设备已经进行了更新换代,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初的设备,也已磨损加剧,性能落后,不能适应当前生产要求,必须进行更新或改造。但要进行全面更新,投入资金较大,会增加企业负担,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甚至会背上沉重的还貸包袱。为此,我们针对性地对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可节约一线员工劳动用工的关键工序和关键设备进行改造或更新。一是前纺清梳联的改造。经改造后,把原开清棉和梳棉机的2道工序合并为1道工序,使纺纱工序从原料喂入后可直接制成梳棉条,缩短并取消了清棉、落卷、运卷及梳棉搁卷等工作及相应人员,可使每万锭节约员工3~4人。目前已完成了2/3机台的改造,前纺清梳联改造使公司可节约一线员工近50人;二是络筒工序改造,将原普通络筒机全部更新为纱库式自动络筒机。由于自动络筒机的运行速度和生产效率远高于原普通络筒机,使每万锭络筒工序用工从原15人,减少到4~5人。在最近几年新增的2.5万锭带自动落纱的细纱长车上,还配套采用了最先进的托盘式自动络筒机。由于托盘式自动络筒机全部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每个工人看台能力可以扩大到3~4台,双纱库式络筒机用工又更省,使纺纱络筒工序成为用工最少工序之一,改造效果十分显著;三是在细纱工序采用小机自动落纱机和自动理管机,来取代人工落纱和工人理管操作,既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可减少落纱工序和理管工人,受到一线员工的欢迎。

2.4 围绕提升纱线品质和新型纱线开发进行技术改造

1)在开清棉工序加装异纤(三丝)检测和检出装置。异纤又称三丝,尤其是在棉花中存在较多,在开清棉工序把好异纤检测和检出关,有利于提高纱线质量。尤其是生产高档次精梳纱,后道用户要求无异纤存在,以提高最终产品质量。

2)为了提升纱线品质档次,在前纺工序淘汰了使用时间长、性能落后的A系列并粗设备,全部采用FA系列高性能、高速并条机,并在末道并条上全部采用带自调匀整装置的最新一代并条设备,实现了在线质量的监控和调整,使末道并条输出的条子长、短片段的均匀度长期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了成纱的3个不匀率(重量、条干、强力)达到优质水平;粗纱机将原用锥轮机械传动(铁炮)设备,通过改造全部采用多电机联运,提高了主要传动部件运转速度一致性,实现了恒张力纺纱,并消除了开关车时易产生细节的弊端,为细纱工序提供优质的粗纱。

3)在细纱工序为了提升纱线品质档次,采用了3项技术改造:一是在纺精梳纱和高支纱机台上,采用紧密纺和赛络纺技术,已改造6 万锭,使成纱毛羽减少,强力提高,极大地提高了“春江牌”精梳纱和高支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全面更新牵伸部件,采用新型胶辊、胶圈和摇架等,尤其是采用新一代摇架,使得牵伸区须条压力稳定,为提高细纱牵伸倍数创造了良好条件。细纱牵伸倍数提高,有利于增加粗纱定量,为提高粗纱供给能力、减少粗纱机配置、节约粗纱用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为开发长丝包芯纱的新型纱线,在3万多锭环锭纺细纱机上改造了能生产长丝包芯纱的装置,使生产的包芯纱具有刚柔结合的风格,实现了常规涤棉纱线的更新换代。尤其是作为部队服装用纱,我公司生产的纱线以质量优、稳定性好,获得后道用户的一致好评,在价格高于同类纱线5%以上的情况下,许多用户仍选用“春江牌”纱线,使我公司生产纱线多年保持产销两旺的态势。

从我公司多年来在设备改造和更新的实践经验来看,技术改造和更新,一定要从企业实际出发,不能“贪大求新”,要针对性地分步进行。改造后,一定要从减少用工,提升产品档次,增加效益上体现出来。

2.5 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扩大新型纱线比重,是企业实现增效的重要途径

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根据市场变化和要求,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浙江春江轻纺集团领导在经营决策中,始终把产品结构调整、不断开发新型纱线作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措施,除了在组织上专门设立新产品研发部和省级技术中心,配备专职研发人员外,在产品开发中坚持把“精、特、新”产品作为开发重点。

1)精,就是把产品做精、做优,尤其是把常规纱线做精、做优。这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必要的、重要的依据。我公司长期生产的精梳纱和纯涤纶纱是两大常规纱线,生产精梳纱有3万多锭,生产纯涤纶纱也有3万多锭,前者主要用于高档针织和机织用纱,后者作缝纫线用纱。为了生产精品纱,在精梳纱生产中全部采用紧密纺或紧密赛络纺技术,使生产纱线的毛羽和3项不匀率一直保持在国内先进水平。由于我公司精梳纱质量稳定,用户愿意出高于市场的价格使用“春江牌”精梳纱;纯涤纶纱在省内生产企业也较多,但我公司生产的纯涤纶纱,由于实现原料稳定、工艺稳定、机台稳定的“三稳定”措施,使公司生产的纯涤纶纱质量也始终高人一等。尤其是捻度和强力不匀率等指标,一直处于良好和稳定状态,受到用户的好评,在吨纱售价高出同类纱1000~2000元情况下,仍产销两旺,说明常规纱线只要做精并保持质量稳定状态,仍可取得一定经济效益。

2)特,就是生产各种有特殊功能的纱线,满足不同用途的要求。我公司开发的长丝短纤包芯纱就是不同于常规氨綸弹力包芯纱,它采用非弹性或低弹性长丝作芯丝,外包棉或其他短纤,使生产的纱线具有刚柔相结合的风格。因为芯丝纱有了弹性,使织物具有挺刮性,而外包纤维棉或羊毛等其他纤维,具有柔软和舒适等优良性能,克服了常规涤棉织物挺刮有余穿着舒适性差的弊端。又如近几年开发的防透纱线、保温纱线及抗静电纱线等都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功能性纱线:用防透纱线制成织物,不仅具有良好的视觉遮蔽效果,还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及保温隔热性能;抗静电纱线是利用常规纤维和导电纤维或不锈钢纤维混纺而成,用抗静电纤维制成织物,不但具有耐高温、耐高压、抗化学、耐腐蚀等特性,而且还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电磁屏蔽等功能;此外,开发的保温纱线是用远红外中空透气纤维或局部涤纶混纺而成,用保温纱线制成的织物,在中空隔热和远红外蓄热协助下,可达到最佳保温效果。

3)新,就是用新型纤维和纺纱新工艺生产的纱线,如用超纺棉纤维、改进涤纶纤维及最近推出的石墨烯纤维等生产的纱线。如开发生产的超仿棉纱线,是截面结构改变的涤纶纤维生产的纱线,由于纤维的形态仿棉使其性能超过棉纤维,使用超仿棉纤维制成的纱线与面料,既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速干功能,又具有棉的手感和涤纶的抗邹性、保形性,正在推广应用中;又如用蜂窝涤纶制成的纱线,由于纤维结构呈蜂窝状,使用该纱线制成的面料不仅具有吸湿排汗功能,又有抗皱免烫、尺寸稳定性好的优点;此外,公司最近用石墨烯纤维开发的纱线,更具有多种优良性能。石墨烯纤维是由生物质石墨烯与各类纤维复合而成的一种多功能纤维,材料具有强大的远红外线发射功能,汇集抗菌杀菌、抗紫外线、防静电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我公司在浙江省内首家应用石墨烯纤维生产纯纺和混纺纱线,由于其性能卓越,已成为市场抢手的新型纱线。

由于我们公司领导重视精、特、新纱线的开发和批量生产,已逐步形成了七大系列新型纱线和市场 使新型纱线与销售的比重逐年提高,为企业持续创造经济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 结语

减少劳动用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是当前棉纺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两大问题。近几年来,浙江春江轻纺集团积极采取外抓市场拓展,内抓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走出了一条减人增效、持续发展之路,尤其是在减少劳动用工,降低工费成本,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精、特、新纱线,提升产品质量档次上做了大量工作,使企业在严峻的形势下得到进一步发展,企业生产规模已跨入国内大型企业先进行列,单位劳动用工水平已在国内领先,新产品开发力度及“精、特、新”纱线比重逐年提高,为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董晓卫,章水龙,章友鹤,等.环锭纺纱企业减少用工与提升产品档次途经的探析[J].现代纺织技术,2015(3).

[2]章友鹤,赵连英,赵树超,等.创新开发新型纱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J].纺织导报,2016(8).

[3] 董晓卫,陈位芬.更新设备 减少万锭用工[J].现代纺织技术,2011(1).

[4]章友鹤.探索浙江棉纺业的精、特、新之路[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5]程四新,章友鹤,赵树超,等.对国内新型纤维与纱线开发最新动向评析[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

猜你喜欢
纱线工序用工
大型客机蒙皮生产线制造效率分析
巧手制作
修铁链
浅析国有企业多元化用工管理思路
减少无效工序提高作业效能的认识与方法
2016年劳务用工形势分析
人生的纱线
人生的纱线
电缆行业成本核算中原材料损耗算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