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臣 张银平 唐优镇 王玥 王双双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下移动学习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并不断影响教育方式的变革。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移动学习理论、设备、资源及应用等方面;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为技术接受、信息传播、资产专用、知识管理、分布式认知、社会文化、边缘性参与等。本文根据移动学习影响因素与研究现状,形成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框架:研究主体多样化、研究客体体系化、研究方式情境化、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内容螺旋化。在此基礎上,本文对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提出:开展跨学科的对话、实现研究视角转换、促进研究方法深化、面向真实情境、开发优质移动学习资源等赋有创见性的展望。
关键词: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影响关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8)03-0019-06
作者简介:赵慧臣(1982— ),男,河南永城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和创客教育;张银平(1992— ),女,河南周口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唐优镇(1997— ),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王玥(1991— ),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王双双(1986— ),女,河南新安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移动学习指学习者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应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和服务的新型数字化学习形式。”[1]区别于传统学习方式,移动学习突破时空限制,重塑知识获取方式,已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方式。加强对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的研究有助于优化移动学习的应用效果。
一、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关注的问题
叶成林等[2]归纳了影响移动学习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支持技术、用户软件、支持服务、教学研究等。熊明珠[3]认为现有移动学习的研究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理论建构、支持性技术、终端平台和软件开发、教育应用和课程资源开发。吕军莉[4]总结了移动学习研究的关注点:理论研究、国内外比较研究和应用研究。任海峰等[5]认为我国移动学习的研究存在着学习系统不稳定、操作性较差、课程学习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概括而言,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如何丰富移动学习理论的内容
我国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侧重于阐述移动学习的内涵、探讨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以及应用方式,研究人员需要深入开展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需要全面把握国内外研究领域已有成果、主要观点、分析视角和研究动向,以使研究针对实际问题,丰富移动学习理论的内容。
(二)如何优化移动学习资源建设
建设优质移动学习资源是增强其应用效果的基础。学习资源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有:资源同质化现象严重,共享效益低;资源的针对性有待提升,无法适应学习方式及设备的多样化趋势;资源跨平台应用存在瓶颈等[6]。在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的研究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研究应是当前研究的重心[7]。分析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可以为改善移动学习的技术应用和资源开发提供建议,为优化移动学习设备开发提供指导。
(三)如何提升移动学习的应用效果
如何应用移动学习是移动学习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社会、教育环境、思想、经济和教学等外在与内在因素会成为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的阻碍[8]。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特征都将成为移动学习在大学生群体应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9]。我们需要在分析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教学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移动学习活动的效果。
二、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的现状
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才能够更加系统地反映移动学习的应用情况。尽管某些学者未把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作为单独的问题来研究,但却从不同视角出发,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10],并提出优化策略。
(一)技术接受的视角:关注移动技术的接受因素
“从技术发展周期的视角审视移动学习,有利于人们更合理地看待移动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变革。”[11]移动学习的便携式终端技术、双向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成为移动学习技术探讨的主要内容。例如,程志等[12]从基于情境感知、科学探究及参与模拟等三个方面探讨手机增强现实的移动学习应用。
技术接受模型为研究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马如宇借助感知移动性、娱乐性、易用性、意愿、行为目标等维度探讨学习者的学习胜任能力[13]。刘根萍等[14]提出了针对大学生移动学习的扩展技术接受模型,认为财政成本、有用性及易用性是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的直接影响因素。许玲等[15]认为成就价值、使用经验、感知娱乐性、绩效期望和社会影响是影响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
(二)信息传播的视角:关注移动学习的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视角下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及如何从信息传播视角优化移动学习,提升移动学习活动的效果。移动学习传播系统包括传播者、信息资源、媒介通道、接受者和学习环境等要素[16]。随后,黄家荣[17]认为移动学习的整个传播系统涉及信源编码(教师)、信道传播系统、信宿(学生)三个环节。毕乙贺等[18]以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从智能手机移动学习的特点、局限及学习方式,提出适合手机传播特性的移动学习方式。
(三)资产专用的视角:关注移动设备的使用因素
从资产专用的视角关注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基础条件,能够提升资产专用性意识。李曼[19]以资产专用性程度为横轴、以互动程度为纵轴,认为移动学习可以通过调整收费模式、设计特定学习终端、加强评价反馈与其他学习方法相结合等方式提高资产专用性。
移动设备融合Pad、计算机批改工具、多媒体辅助软件以及社交网络工具,以更加适合移动学习需要。马颖峰等认为WAP环境下移动学习的制约因素为无线网络带宽、WAP资费、网站资源库和终端设备[20]。王伟等提出制约大学生移动学习的两大因素为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21]。
(四)知识管理的视角:关注移动学习的知识转化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分析移动学习,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SECI模型可以揭示知识转化与知识创造的内在本质。其中,郑燕林等探讨SECI模型视角下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特点[22]。郭华丽[23]归纳基于知识管理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原则和模型。在工具支持方面,李浩君等[24]认为基于概念图的移动学习能弥补移动学习资源片段化与微型化的不足。
(五)分布式认知的视角:关注移动学习的知识加工过程
赵婷等[25]探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移动学习模式,司国东等[26]认为移动学习不能超过学习者的个体认知负荷。移动学习是分布式学习的延伸[27],分布式认知理论最为适合移动学习发展[28]。顾鸳倩[29]以分布式认知理论阐释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以分布式认知论揭示移动学习时代的学习情况,能够深入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及知识建构过程。
(六)社会文化的视角:关注移动学习的文化因素
在美国AERA2009年会上,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克雷斯(Kress)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认为移动设备改变了学习环境和学习状况。德国卡塞尔大学的学者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提出移动学习的教育框架应该定位于文化结构、文化代理和文化习俗的相互关系中[30]。王济军等[31]设计并应用了符合移动学习情境性、趣味性、微型化特点的ILSBML移动学习系统,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促进跨文化知识的学习。
(七)边缘性参与多重视角:关注移动学习的共同体因素
用情境学习理论分析移动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弄清移动技术对学习共同体产生了哪些影响,以便更好地组织学习共同体。胡航[32]等基于合法的边缘性合理分析后,认为移动学习者与传统学习者有很多不同之处。程志等[33]论述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下的移动学习设计,引导学习者在共同体中文化的吸收以及建立自身身份和地位。乔诗淇等[34]构建了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共同体的应用模式。
(八)综合的视角:关注移动学习的系统因素
王伟等[35]基于活动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会话学习理论等多种移动学习分析模型提出了用于移动学习系统分析的CAD理论模型。郭绍青等[36]认为移动学习的具体实施受到技术、市场、观念、经济、教学等方面的制约。
学者针对師范生、在职人员、企业培训以及农民培训开展不同学习主题的移动学习教学应用的研究与实践。例如,张翠荣[37]从理论、技术、经济和操作等方面分析了移动学习应用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可行性。更有学者通过元回归分析的实证方式,认为知觉有用性、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服务质量和文化等因素对移动学习产生影响[38]。
整体来看,移动学习因素研究主要包含四种层面:一是技术层面,主要探讨与移动学习有关的软硬件技术支持和接受程度;二是教学应用层面,主要探讨移动学习在各种理论指导和技术工具的基础上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应用;三是文化层面,深层次分析移动学习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和学习文化;四是综合层面,分析移动学习涉及的复杂因素。
面向未来,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仍有很大空间。从影响因素看,较多地关注了移动学习的硬件、技术和资源等方面,在系统性分析方面有待加强。从优化策略看,目前的优化策略多是静态的、单一的,较少关注学习者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过程。
三、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的反思
梳理并分析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了解其研究现状,阐释目前移动学习研究关注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反思不足,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一)研究主体多样化:从理论研究人员到实践应用者
目前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主体具有多样性特征,不仅有教育技术学、教育学的专家,也有来自语言学、心理学的专家。因此,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单一学科,应以跨学科视角分析。
研究者可以与一线教师组成研究共同体,促使移动学习的研究者之间形成合力,以保持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可以将学习者纳入移动学习的研究团队中,以学习者的真实的认知方式、学习体验为基础,来提高移动学习产品、资源或方案的有效性。
(二)研究客体体系化:从移动技术到学习文化
目前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不仅涉及技术使用,而且涵盖符号体系、教学研究,以及移动学习的教育应用。研究者逐步从系统角度将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划分为技术、教学和文化等因素,并清楚地反映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技术设备—教育实践—学习文化的研究看似没有明确的研究主线,实则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技术设备是移动学习的基础,教育实践是移动学习的应用层面,学习文化则属于移动学习的内涵和趋势。
(三)研究方式情境化:从理论思辨到实践应用
移动学习的教学应用研究已经从传统的实验室转移到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其研究方式逐渐从思辨式的理论构建向基于真实情境的应用研究发展。学习者在真实的学习或生活环境中,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询、了解、应用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需要根据真实情境构建理论模型和作用机制,并通过调查等形式了解当前影响因素的作用现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四)研究视角多元化:从单一到综合
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和复杂的,单纯的技术因素无法决定移动学习的成效。不同时期,学者们所关注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视角有所不同,已经从单一视角走向综合视角。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的综合视角主要有文化生态学角度、传播学视角等。例如,用情境学习理论分析移动学习共同体,能够更为系统地分析技术对学习共同体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共同体建设[39]。基于综合的视角研究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可以促进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融合,让移动学习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践。
(五)研究内容螺旋化:真实情境中自然事件向虚拟情境中模拟事件的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研究的内容由真实情境向虚拟情境过渡、自然事件向模拟事件过渡,最终实现真实情境下的自然事件向虚拟情境下的模拟事件转变,如图1所示。此处的自然事件指真实存在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模拟事件指借助技术手段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移动学习最初产生于真实情境下的自然事件,如古时牛角挂书学习属于广义的移动学习。在虚拟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日益盛行的当下,虚拟情境下的模拟事件学习已成为移动学习研究的热点。
四、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的展望
(一)开展更多跨学科的对话:促进产学研的协同
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单个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自说自话,而应以跨学科的形式开展合作与交流。研究者需要综合运用教育技术学、传播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采用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既强调理论建构与观点创新,又结合实际状况开展对策研究;学校和科研单位提供理论支持与设计思想,技术公司与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进而形成设计、研发、应用与推广的有机链接。
(二)实现研究视角转换:从技术转向学习者
在跨学科研究的视角下,研究者应将研究重心从“技术”回归到“学习”上,通过应用、实践研究来提高教育效果。在移动学习支持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与之相关对应的是其是否真正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应用,而非只是为了使用新技术去改变原本卓有成效的教学方式[40]。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需要符合从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角度去考虑。
从学习者的视角研究移动学习影响因素时,可以采用信息系统分析等方法,明晰信息传递过程及各个环节的逻辑与数量关系,进而建立反映移动学习工作机制的信息模型[41]。例如,为了满足移动学习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数据,在掌握学习者的学习内容需求和个人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习者定向推送个性化的学习材料与学习资源。
(三)促进研究方法深化:定性与定量的结合
单独使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无法解释或回答移动学习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不同的研究方法之间应互为补充,但具体的结合方式需要根据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来确定。其中,文献研究与内容分析法,能够揭示移动学习的研究视角、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因素分析法可以把反映移动学习性质、状态和特点的变量简化为反映移动学习本质特征的因素,可以阐释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和作用机制。
(四)面向真實情境:从理论分析到优化应用
如传统学习一样,移动学习场景无法脱离现实情境。移动学习以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与现实生活产生联系,以增加移动学习过程的交互性,进而促进学习者发展。任何基于学习的研究都应该基于真实的情境。真实情境下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42]。针对移动学习应用的真实问题,从学习者、媒介形式、资源发布者、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信息干扰等方面,阐述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具体内容,开展移动学习优化的应用研究。
(五)开发优质移动学习资源,实现情境与资源的聚合
王小根等在分析移动学习微型化、碎片化等特点的基础上,认为移动学习在资源、应用情境上存在着分散无序、聚合性不足等问题[43]。加强资源与情境的聚合研究势在必行。资源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情境为移动学习提供了环境。二者的聚合促使移动学习形成稳固的系统结构,其中,该系统由资源、情境两个维度,真实情境、虚拟情境、数字化资源与非数字化资源四个层次实现聚合,共同组建了移动学习系统。以移动学习资源与情境的聚合视域研究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丰富了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
[1]陈素清,董芳.基于移动学习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J].集宁师专学报,2009,(04):48-52.
[2] [27]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12-19.
[3]熊明珠.大学生移动学习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4]吕军莉.藏族大学生移动媒介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6,(05):42-46.
[5]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10,(01):95-96.
[6]赵慧,史彦.国内移动学习资源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4,(09):28-30.
[7]李惠青,张秋东,汪涛.2013—2015年我国移动学习资源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7):26-30.
[8][36]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1,(05):105-109.
[9]王金涛.大学生采纳移动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5,(01):49-54.
[10]王双双.信息传播视角下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11] [40]冯超.技术发展周期视域下移动学习之慎思[J].现代远程教育,2009,(05):21-23.
[12]程志,金义富.基于手机的增强现实及其移动学习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3,(02):66-70.
[13]马如宇.影响移动学习用户使用态度的前置性和潜在性因素解析——基于扩展式科技接受模型的视点[J].中国电化教育,2009,(07):70-74.
[14]刘根萍,吴凤秀.温州在校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06):109-114.
[15]许玲,郑勤华.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4):61-66.
[16]刘斌,张文兰,焦伟婷.传播学视角下移动学习探究——基于要素分析的移动学习过程模型构建与解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9,(06):69-72.
[17]黄家荣.应用移动通信技术学习的效果因素分析及处理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1):82-85.
[18]毕乙贺, 梁海军.传播学视角下的智能手机移动学习方式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2,(11):24-27.
[19]李曼.资产专用性视角下的移动学习:缺陷与改进[J].中国远程教育,2010,(09):42-46.
[20]马颖峰,王建武,郭小平.WAP环境下移动学习的潜在用户与制约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61-63.
[21]王伟,钟绍春,吕森林.大学生移动学习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02):81-86.
[22]郑燕林,李卢一,王以宁.SECI模型视角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3):20-24.
[23]郭华丽.基于知识管理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24]李浩君,华燕燕,项静.基于概念图的片段式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有效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3):72-76.
[25]赵婷,冉李娜.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0,(08):481-482+488.
[26]司国东,宋鸿陟,赵玉.认知负荷理论基础上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09):88-92.
[28]张伟,陈琳,丁彦.移动学习时代的学习观:基于分布式认知论的视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0,(04):21-25.
[29]顾鸳倩.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30]任友群,鲍贤清,王美,等.规范与交叉: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美国AERA2009年会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09,(05):3-14.
[31]王济军,修永富.移动学习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9):47-52+57.
[32] [39]胡航,任友群.移动学习共同体透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多重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05):11-15.
[33]程志,陈晓辉.“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下的移动学习设计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1,(08):39-42.
[34]乔诗淇,戴心来,姜淑敏.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共同体应用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3):30-32.
[35]王伟,唐烨伟,钟绍春.移动学习系统理论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17-22.
[37]张翠荣.移动学习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38]Chong J.L,Chong Y.L,Ooi K.B,et al.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adoption of m-learning in Malays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S1740-949X),2011,9(1):1-18.
[41]陳云.从IPD的成功实施论述信息方法论及其意义[J].信息系统工程,2010,(07):85-87.
[42]何秋琳,张立春.视觉学习研究进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1,(04):23-33.
[43]王小根,邓烈君,王露露,等.基于知识元的移动学习资源组织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01):86-93.
(责任编辑 乔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