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张炳林
摘 要:我国教育中主要存在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两大问题,国家和政府试图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有效改善我国教育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著名的“乔布斯之问”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但透过教育的本质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继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通过对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认识,以及对两者融合中存在的困惑和思考的分析,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试图找到两者有效、适切深度融合的关键,从而有效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乔布斯之问;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8)03-0058-05
作者简介:张宁(1992— ),女,河南长葛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张炳林(1981— ),男,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
技术与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历史前进的两大动力[1]。信息化时代,国家政府高度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的8项核心工作中有7项直接涉及基础教育,23项重点工作中有10项直接涉及基础教育,国家将全面深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2]。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须予以高度重视”。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以信息化的领跑带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能够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这些领域也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尽管在教育领域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是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效却小之又小。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乔布斯,生前在与比尔盖茨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时曾提出:“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就是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非显著性差异”的存在以及“乔布斯之问”也反映了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影响存在一定的问题。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深度,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无疑对解决“乔布斯之问”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信息技术也能够对教育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认识
(一)技术创新扩散曲线
美国学者罗杰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与构建的理论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们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规律,并找到了影响技术扩散的关键人群。
由图1可知:一项新的技术开始出现时接受的人比较少且扩散的速度也较慢。当人数在10%~50%时扩散速度最快,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则趋于平稳状态。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应把握技术扩散的规律,抓住那10%~50%的人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主力军,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适切点,加快推进技术的扩散范围,全面加快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发展阶段
加特纳(Gartner)提出的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形象地描述了新兴技术的发展状况,一项技术从出现到成熟会出现大起、大落、平稳几个重要阶段。该曲线主要分為五个阶段:技术诞生的触发期(萌芽期);期望膨胀的峰值期(过热期);泡沫破裂的幻灭期(低谷期);稳步爬升的复苏期(复苏期);实质生产的成熟期(成熟期)。而技术应用曲线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于新技术的态度变化,如图2所示。
结合Gartner提出的技术成熟阶段以及技术应用曲线图(图2)可知:从对技术的漠不关心到主动参与会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最初通过出台各种政策与行动计划等,使人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好奇心,即信息技术应用的萌芽期;随着对其作用的大肆宣传与倡导,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与设备疯狂建设,出现技术应用的过热期;当大量设备和技术等配备完成以后,由于不会用、没人用、对技术的害怕并拒绝使用等各种因素致使设备闲置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技术应用速度迅速下降并为负值,最终致使技术应用进入低谷期;通过对各个环节与影响因素进行反思,查找失败的原因,重新布局规划,使教育信息化进程重新步入正轨,使用户们再次接受技术,即所谓的复苏期;随着其复苏,需要不断地对各方面因素进行整合、调控,在多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遵循技术应用发展状况,尽可能让用户全面了解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相关内容,放慢脚步等待用户最终能够主动参与应用技术,最终促进信息技术成熟有效地在教育中应用。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
(一)教学效果的非显著性差异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乔布斯之问”的核心,更是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核心问题。自1928年到现在,有研究发现:不同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及“非显著性差异”[4]。出现非显著性差异的本质原因不在于技术设备的不完善,或者是信息化的程度不够高,而是在于过分地强调媒体、技术的对比。我们应该从技术与教育适切融合的角度出发,依据创新扩散理论和技术应用曲线图,摈弃媒体对比,遵循教育规律,应用适切的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或者是信息技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作用总结起来表现为有用、一般、反作用[5]这几种情况。
有用指的是,在教育教学中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就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同步互动课堂的出现正是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才使得师资不足、资源缺乏学校的学生们可以接触更多教师带来的丰富的课堂组织形式,参与不一样的教学活动。
一般指的是,信息技术可以给教学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可以被其他形式所替代,如,当学习《春天来啦》一文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真切地观察春天来啦来代替多媒体演示春天来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亲身体验春天来啦。
反作用指的是,不但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还会有相反的作用。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试图利用炫酷的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炫酷的信息技术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忽视信息技术背后所呈现的教学内容。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
汉迪将我们的时代描述为一个充满驳论的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充满了驳论,一部分人强烈要求使用信息技术,试图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改变教育教学中不利的现状。而一部分人却反对使用信息技术,他们认为信息技术的使用会打乱原有的课堂秩序,或者是他们更喜欢熟悉已久的教学方法,不愿做出更多的改变,无论哪种说法都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已普遍存在,我们无法阻挡社会进步的趋势,但我们可以仔细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从教育的本质出发看信息技术的作用
著名的“乔布斯之问”的疑惑: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变革小于其他领域的原因之一在于教育领域的问题和其他领域相比复杂性更强;另一个原因在于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定位不准确,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不足,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此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程建钢教授说过,“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循渐变规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有很长的路要走”[6]。
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应该从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出发思考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水平是由教育教学领域的需求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信息技术虽然能够改变教育教学环境,但教育的本质却是不变的[7]。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高阶思维能力,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信息技术仅仅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手段。我们更多的是要从教育的目的出发,利用好信息技术,本着以教育为“目的”,以技术为“手段”的策略将教育与信息技术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关注教育教学内容,而非技术本身。
(二)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信息技术的作用
现在已是信息时代,我们要紧紧跟随信息时代的脚步,当信息技术走进校园时,我们不能阻挡它的到来,而是要批判性地思考如何能够有效且适切地使用这些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同时需要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以便有效地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资源,增加了课堂的深度;网络学习空间与传统教学空间的结合改变了单一的传统的物理教学空间[8],丰富了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信息技术在强化一方面的同时必然会削弱另一方面[9],搜索引擎的出现,在方便我们快速解决遇到的问题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们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促进学习的同时却会在某些方面削弱我们的学习,这样的矛盾使得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方法思考和分析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的建议
(一)政府、学校方面
影响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一是技术创新,二是市场,三是要依靠政府力量[10],还包括学校的积极配合与有效应用。他们之间的结合能够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度,促使教育信息化步入快车道。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运用系统的方法,避免受单因素影响。一方面,可以通过将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面人员整合在一起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在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将各个分散的系统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制定更有效的信息技术推进策略,进一步缩小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目的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领导力是学校发展的源头,通过提高学校的信息化领导力,促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校本研究常态化,各个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学生用户方面
依据用户体验蜂窝模型,结合技术接受模型,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由技术接受模型可知,人们接受创新技术的关键因素在于,首先使用户感知到技术的有用性,其次是感知到技术的易用性。通过技术的有用性降低技术在教育中的非显著性差异,通过降低技术门槛使用户们体会到技术的易用性。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直接服务对象更多的还是学生,依据彼得提出的面向“用户体验的蜂窝模型”[12],如图3所示,直接从这些学生用户出发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中心的“valuable”指的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应以对学生的学习有价值、有帮助为核心,以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外围的“useful”指的是信息技术对学生们学习有价值、有意义,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地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用户感知到技术的有用性,增强学生用户的使用意向;“desirable”指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学生对学习结果产生一定的满意度;“accessible”指的是信息技术能够方便学生们找到他们需要的资源,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引导;“credible”指的是信息技术所呈现的内容是真实有效的,能够让学生们放心地使用或者观看;“findable”指的是信息技术的易获取性,大力倡导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是信息技术能够被普遍使用;“usable”指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需求。
(三)教师方面
罗伯特·海涅克(Robert Heinich)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经指出,任何一种技术创新要想融入学校教育这一正规教育体系,必须要过教师这一关[13]。教师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与信念以及其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技术融入教学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14],其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深度。法国著名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要想在学生中播撒信息技术这缕阳光,首先,自己得接受信息技术并能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通过面授式的集中培训、校本教研、网络研修等多元的混合培训模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在不断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时,教师需要先自如地运用好信息技术。其次,是能够站在教育的角度真正地理解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无缝地融合在起来,最后还要不断地督促身边人一起开展信息化教育。只有技术向公众靠拢实现平民化,加上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学习,结合这两个方面的努力并达到某个平衡点,才会产生变革教育教学的巨大能量[15]。
总结
教育是一个综合的系统,信息技术只是影响教育的其中一个因素,不能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信息技术上,不能唯技术论。同时,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应用驱动而非技术驱动,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正确地看待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使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广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进程需要把重心放在软件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毕竟人才培养才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存在很多争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教育中亦是如此,它在促进学习的同时也会存在潜在的危险进而影响学习。但我们可以通过多种优化的方式改变其存在的潜在不利因素,降低技术在教育中的“非显著性差异”,推动“乔布斯之问”的解决。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2015-02-12)[2017-09-15].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files/moe/s3342/201503/184892.html.
[2]李芒,孔维宏,李子运.问“乔布斯之问”:以什么衡量教育信息化作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03):3-10.
[3]创新扩散S曲线[EB/OL].(2018-01-08)[2017-09-20].http://kns.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4]楊浩,郑旭东,朱莎.技术扩散视角下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5,(04):1-6+19.
[5]顾明远.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N].中国教育报,2016-08-11(03).
[6]王庆环.“乔布斯之问”问出什么教育问题[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6,(06):44-45.
[7]管恩京.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10):61-66.
[8]叶晓玲,李艺.论教育中技术的生存历程及其发展指向——基于人技关系的分析与刻画[J].电化教育研究,2017,(02):19-25+52.
[9]邓胜利,张敏.用户体验——信息服务研究的新视角[J].图书与情报,2008,(04):18-23.
[10][11]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02):58-62+67.
[12]桑新民.桑新民:乔布斯之问与大学变革[J].中国教育网络,2013,(Z1):86.
[13]Cochran,L.W.Okoboji:A Twenty Year Review of Leader-ship-1955-1974 [M].Charlotte,NC: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2004.131-141.
[14]王正青,唐晓玲.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动力逻辑与推进路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01):94-100.
[15]王竹立.技术与教育关系新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2):26-32.
(责任编辑 乔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