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品教育体系下的“食品产业体系”课程教学思考

2018-09-10 04:08钟建栾东磊
高教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

钟建 栾东磊

摘 要:食品产业体系的高速发展要求在高等院校中需要构筑基于“食品产业体系”的大食品教育体系,培养既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知识、又掌握食品经济管理知识的交叉型复合人才。文章将以我校大食品教育体系下的“食品产业体系”课程为对象,对该课程近二十年的建设过程、现状、课程特色与优势、问题与对策思考等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总结分析将对从事交叉学科教学的一些同行或者有类似问题的相关领域专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食品教育体系;课程教学;食品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4-0077-04

Abstract: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food system requires a comprehensive food education system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hich is to culture fully developed talent students with a background of both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food economic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urrent status, course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 taking the course "Food Production System" as the object of research,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food education system in our university.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disciplinary courses.

Keywords: Food education system; course teaching; food system

引言

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产业的定义正发生历史性的变革,食品产业从定义为“加工业”的时代已经扩展到定义为“食品产业体系”时代。当前,食品产业体系是指农业所获得的农副产品通过食品制造业的加工,其制品经超市等食品零售业,或是快餐、家族餐馆等外食产业实现食品的最终消费的整个内容。这样的体系我们也可将其比喻成上游的农业经上游流通通过中游加工制造从而进入下游的食品流通和销售最终流向消费海洋。

各国对食品产业体系的理解和命名不尽相同,美国称之为“食品系统”(food system),英国叫它“食品产业链”(food chain),日本采用“食品系统”。在我国,一些学者如中国农业大学安玉发教授等人采用“食品系统”[1],并筹建了中国食品系统研究会。上海海洋大学程裕东教授等人考虑到在中文语境中已经有一些名词如“食品分类系统”、“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等,如果命名为“食品系统”会带来一些歧义,因此率先命名为更容易被理解的“食品产业体系”,此命名也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届的一些专家的认可[2,3]。

当前食品行业亟需大量对“食品产业体系”具有深刻理解的交叉复合型人才,以便推动食品行业的高速发展。此类交叉复合型人才需要具有以下特征:扎实学习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食品经济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适于食品产业的工商企业、内外贸公司及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能够从事食品经济微观和宏观管理工作。

为了应对“食品产业体系”的人才需求,我国一些农林院校(如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里开设了一些与食品经济管理密切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从而培养一些食品产业所需的交叉型人才。上海海洋大学基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开设了“食品产业体系”等交叉特色基础性课程,随后又建立了食品物流、食品经济管理本科专业[4],交叉合作构筑大食品教育体系。在此形势下,有必要对大食品教育体系中的交叉特色基础性课程进行整理和总结,以便为后续发展提供指导。因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大食品教育体系下的“食品产业体系”课程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开展深入的自我批评,以期鞭策自己提高。本文也将对国内外其他团队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我校“大食品教育体系”和“食品产业体系”课程的建设过程与现状

上海海洋大学程裕东教授于上世纪90年代留学日本期间,不经意间读到了日本前日本食品体系学会会长、日本食品经济学科创设者之一的高桥正郎教授所编著的《食料经济》,意识到食品产业不再仅仅是与农业生产和运输相关,而是涵盖上游资源生产、中游加工、流通、外食餐饮及最终消费等方面,而我国在此领域中缺乏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因此回国之后在国内率先开设“食品经济学”课程,主要面向我校食品学院本科生。后来改为“食品产业体系”课程面向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开设,改为“食品产业体系概论”课程面向食品学院本科生开设,2007年入选上海海洋大学精品课程。程裕东教授在学校层面上大力推动“大食品教育体系”学科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管理学院在2004年正式建立“食品物流管理”学科、2006年初正式建立“食品经济管理”学科,食品学院在2005年正式建立“食品物流工程”学科。

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我校由食品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组成的“大食品教育体系”已经初具规模,“食品产业体系”课程目前主要面向大三本科生开设。每年面向食品经济管理专业和食品物流管理专业开设2门次(春节学期和秋季学期各1次,每次32学时,每个学期有60-100名学生选修本课程),面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物流工程专业开设1门次(秋季学期1次,24学时,每个学期有40-80名学生选修本课程)。“食品产业体系”课程共计由九章组成:第一章:食品产业体系概述;第二章:现代饮食生活的特征;第三章:食品的需求与供给体系;第四章:食品产业体系的组织形式及其功能-上游资源生产领域;第五章:食品产业体系的组织形式及其功能-中游加工利用领域;第六章:食品产业体系的组织形式及其功能-下游零售消费领域;第七章:食品流通业;第八章:食品产业体系的政策与食品安全;第九章:食品产业体系的国际分工。现有课程设计基本涵盖“食品产业体系”的各个领域。目前该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作为“大食品教育体系”下的一门关键交叉特色基础性课程,为我校培养食品复合型人才添砖加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大食品教育体系”下的“食品产业体系”课程特色与优势

本章节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对当前“大食品教育体系”下的“食品产业体系”课程的特色与优势进行分析。

(一)着眼顶层设计,课程框架合理

当前,世界与我国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食品产业体系的定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涵盖上游资源生产、中游加工、流通、外食餐饮及最终消费等方面。因此在“大食品教育体系”对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物流、食品经济等专业人才的复合型培养中,需要对学科进行顶层设计,让学生对整个食品产业体系有一个总体的、系统的概念,从而使学生在学习食品的各类课程时候,可以主动或者被动地思考所学课程如何为食品产业体系服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促进学生对食品产业的深入理解,为未来进入食品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食品产业体系”课程正是着眼于顶层设计,为学生构建“食品产业体系”全图。

课程框架分为九章(如上所述),既涵盖了现代饮食生活的特征、食品的需求与供给体系等产业基础知识,又包括上游资源生产、中游加工利用、下游零售消费等食品产业体系的从源头到最终消费的三部分,进一步又将食品流通业、政策与食品安全、国际分工等贯穿食品产业体系的重要部分进行重点单独讲述,从而建立合理的课程框架。构建了“食品产业体系”全图,就有利于学生对“大食品教育体系”的课程进行梳理。对于食品学院的学生而言,可以将自己所学的其他课程(主要是食品类课程,少量经济管理类课程)定位到为食品产业体系的某一部分、某几部分或者全体服务,比如“食品营养学”等课程贯穿食品产业体系的各个方面;“食品原料学”等课程对应于食品产业体系的组织形式及其功能——上游资源生产领域;“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课程对应于食品产业体系的政策与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新产品开发”等课程主要对应于食品产业体系的组织形式及其功能——中游加工利用领域。而對于经管学院的学生而言,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其他课程(主要是经济管理类课程,少量食品类课程)定位到为食品产业体系的某一部分、某几部分或者全体服务,比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国际货运代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食品冷藏链技术”等课程主要对应于食品流通业;“零售管理”等课程对应于食品产业体系的组织形式及其功能——下游零售消费领域。

(二)整体分析体系,阐明特征规律

“食品产业体系”课程注重整体分析整个食品产业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每堂课都会强调食品产业体系全图,再引出本章需要讲述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深入理解食品产业体系。从食品产业体系的观点出发,对食品的原料生产-原料流通-食品制造,加工以及批发-产品流通-食品零售业,外食餐饮业-最终消费,饮食生活的各组成单元加以详细的考察和论述。以食物资源食品化的过程以及确保食品安全和食品品质的提高为对象,从体系的角度对体系形成所包含的各产业组织的特征以及在体系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变化对整个食品体系的影响重点加以系统的论述和解说,探明整个食品体系的发展规律,着重对发达国家(尤其对经历过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战后新型食品产业体系的确立与发展)的食品体系形成与发展的轨迹和规律加以研究和比较,分析并预测我国食品体系的内部构成及其发展变化方向。

对具体的组成单元进行讲述时,注重阐明特征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章节需要讲述的食品产业体系的组成单元,重点对各组成单元的构成和变化发展过程加以讨论和解说,指出对食品体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加以分析,从而阐明各组成单元的特征规律。

通过以整体的概念来分析食品产业体系,并对各个组成单元的特征规律进行总结阐明,再回归到食品产业体系全图,从而探明整个食品产业体系的发展规律。这种整体-单元-整体的教学方式,通过不断的知识强化,从而使学生学习本课程时在大脑中建立“食品产业体系”全图。

(三)理论联系实际,启迪科学思维

本课程是理论课,没有与之关联的校内外实习或者实践,但是又与实际紧密相连,如果学生们在上课前有一些相关实践经验,将有助于对食品产业体系全图的构建以及对于其他课程与食品产业体系的关联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1.在课堂讲述知识时,举例常为大家身边的例子,从而使学生可以将课堂讲述内容与他们身边的食品知识关联起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如讲述现代饮食生活的特征这一章时,可以列举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外卖、电商等;2.学生身边没有类似情况的时候,通过在课堂中播放视频、PPT中列出图片等促进学生对食品产业体系的理解,如讲述上游资源生产时,通过播放冰岛渔网捕鱼、小龙虾养殖技术等视频来加强学生的理解;3.食品产业体系发展迅速,因而在授课时候需要经常更新数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及时更新体系数据,如在讲述上游资源生产时,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出版《2016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的新数据及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注重将食品产业体系高速发展的理念深入学生们的头脑中。

(四)教学形式多样,培养创新能力

本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即将整个课程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划分为九个单元,每个单元再由教师理论授课、学生分组自学、学生课堂PPT陈述(5分钟)及讨论等方式构成。其次,安排一次学生专题演讲与讨论,主题为《世界食品产业体系发展及其教训》,安排学生分组对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欧洲等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食品产业体系进行自学总结,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及讨论。再次,安排一次学生食品流通业相关科研论文撰写,让学生们以《食品科学》杂志的格式要求,选取中国食品流通业中的某一个方向或食品等,通过查阅国家统计局数据、已经发表论文资料等,系统总结这些信息,撰写出一篇有主题、有内容、符合杂志投稿需求的科研论文草稿。最后,将期末考试也作为一种教学形式,主要采用开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通过以上多种教学形式,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力争培养出可以应对食品产业体系高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三、当前我校“食品产业体系”课程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本章节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对当前“食品产业体系”课程的问题进行思考及对策分析。

(一)课程教材的建设与出版

食品产业是高速发展的,每年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比如十年前根本无法预计到现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食品时代。因而,“食品产业体系”教学过程中需要常态性地更新数据、总结新趋势,这样也就对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校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使用程裕东教授在2004年编写的自编讲义《食品经济》,由于时间较长,有些数据及内容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而亟需组织专家在《食品经济》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更新、出版课程教材。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发现每一章节是由基本知识概念和发展趋势组成,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建议每一章节前半部分撰写基本知识,如在食品流通业这一章中,对食品流通业的定义、分类、各种食品流通渠道、世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三种主要模式及特点、不同食品所需食品流通方式及特点等进行详细介绍;后半部分以数据说话,通过分析数据来介绍最新的发展趋势,如在食品流通业这一章中,查阅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报告等资料,对水产品、蔬菜、肉禽等的食品流通特点和趋势进行总结分析。这样的教材模式,有助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及数据更新,也有助于听课学生熟知基本知识,并掌握食品产业体系的数据分析方法。

(二)课程师资的组建与优化

在“食品产业体系”近二十年的发展中,课程负责人依次由程裕东教授、曲映红副教授、钟建副研究员负责,教学团队均是食品学院的师资。通过教学团队的教学过程感悟及相互交流,认为课程师资必须要具有“大食品教育体系”背景,既要对食品科学与工程有较好的背景知识,也要对食品经济管理方面有较好的背景知识,简单来说是既要懂技术也要懂管理。具有这样背景的课程师资才能讲好本课程,带给学生们更好的体验,让“食品产业体系”全图深入学生脑中。

在今后的师资组建与培养中,可能有以下四种方式来建设和优化课程师资:1.引进或者培养“双师型”(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教师;2.现有教师在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等资助下或者自费深入食品行业进行定期地实践,所实践成果反馈本课程的教学;3.现有教师自行从事“食品产业体系”科研工作,发表相关科研论文,并反馈本课程的教学;4.教师团队由食品学院和经管学院的教师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具有食品和经管背景的教学团队。

(三)课程实践的深化与开放

现有的教学模式有理论授课、学生分组自学、学生课堂PPT陈述及讨论、专题演讲与讨论、科研论文撰写、开卷考试等,另外在理论授课过程中通过视频播放食品产业等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食品产业体系与产业密切相关,因此,如果能将课程实践加入到本课程中,将会取得更为优秀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考虑结合我校校内和校内实践基地及实践成果进行,具体可以考虑以下多种方式:1.加强食品科学实践,让学生们参观并在我校校内实践基地进行适当的食品加工实践;2.加强经济管理实践,如安排学生们分组对食品产业体系相关单位如政府、制造企业、食品零售超市、大型卖场、批发市场等进行调研实践,调研成果进行宣讲与讨论;3.结合学生暑期实践进行,让学生们将暑期在食品行业实践的成果进行宣讲与讨论;4.邀请食品产业体系的专家来进行专题讲座。

(四)教学学期的设置与改革

当前,“食品产业体系”面向经管学院本科生在大三上学期和下学期开设,“食品产业体系概论”面向食品学院本科生在大三上学期开设。在这种情况下,本科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之中、之后都会学习“食品产业体系”相关课程,因而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要求较高,既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中将之前和之中学习的其他课程定位到“食品产业体系”全图中,也要求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其他相关课程中主动将其定位到“食品产业体系”全图中。另外,也要求授课教师对各专业所学课程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相关课程定位到“食品产业体系”全图中。因此教学学期的设置尚需进一步深入考虑,考虑在本科生大一第一学期作为“名师导航”课程,在本科生刚进学校即可对整个食品行业有所了解,有利于其了解其未来工作的对象、性質、内容等,从而尽早为之努力。

四、总结与展望

食品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时注重大食品教育,培养既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知识、又掌握食品经济管理知识的交叉型复合人才。因而在高等院校中需要构筑基于“食品产业体系”的“大食品教育体系”。我校在全国率先开设面向本科生的”食品产业体系“课程,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本课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面对高度发展的食品产业,目前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需我们努力解决,以便推动我校乃至我国食品产业体系的发展。以上一些思考,希望对一些同行或者相关领域的有类似问题的专家有所启发。

致谢

本论文受到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专项建设课题(2017-1)资助,论文作者钟建在教学过程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上海海洋大学校长程裕东教授的指教,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齐藤修,安玉发.食品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李含琳.打造西北出口清真食品产业体系的八条主线[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05):5-6+10.

[3]熊峰梅.转型升级构建现代食品产业体系[J].当代江西,2016(07):16-17.

[4]徐开新,高健,蒙少东.食品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背景与意义[J].兰州学刊,2008(12):74-76+158.

[5]夏娜,任小娜,贾淑萍,等.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究——以喀什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7(23):134-136+139.

[6]韩珍琼,程道梅,马林.《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7(20):37-39.

[7]董艺凝,贾小丽,蔡华珍,等.工作任务仿真模拟在互动教学中的建立与应用——以食品标准化课程体系为例[J].高教学刊,2016(05):79-80+82.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三创”教育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式初探
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困生沟通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