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丽
摘 要:以人为参照点,教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向外的探索,即专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另一部分是向内的自我探索,即自我认知,属于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素质教育过程中对自我认知的引导,让大学教育更加协调、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自我认识;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7-0194-03
Abstract: With the reference point of human beings, educ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is outward exploration, that i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belongs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other is self-directed exploration, that is, self-cognition, w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guidance of self-cognition in the process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make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develop more harmoniously and healthily.
Keywords: self-cognition;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每到毕业季,许多学生证明自己专业能力的各类证书摞在一起看似足以让他们无忧,可是当他们面对选择时却依然迷茫。虽已成年,却没有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这值得我们讨论和反思。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社会的一部分,面对选择时的迷茫,面对路口时的犹豫,都是缺乏自我认知的表现。一个人对自我无知,容易失去方向,失去目的也就失去动力,被熙攘的人流裹挟随行,自己的潜能也就失去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根基和沃土;迷茫、焦虑、患得患失、各类心理问题随之而来。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中要注意大学生对自我认知的引导和培养,这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决定人的潜力是否充分发挥的首要条件。
一、“自我认知”教育的必要性
以人为参照点,在方向维度上,教育可分为两部分的内容:一个是向外的探索,也就是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另一个是向内的探索,就是对自我的探索,自我认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喜欢什么,我的天赋在哪里,我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等等。第一个方向的教育,是教育的途径,即做事;第二个方向的教育,是通过教育的途径达到教育的目的,即做人。改革开放数十年间,结合我国国情,我们的教育以第一个方向为主,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社会问题越来越明显,自杀率和心理问题的发病率年年攀升,全球死亡原因排序中,自杀排第四位,而在中国,自杀已成为我国人口的第五大死因[1];在日常生活中,青年时期死于自杀的人数占首位,而处于这个区间的大学生群体,自杀更是首位的死因“[2],另外,上海市杨浦区对3000名大一学生做了调查,结果显示,29%以上曾经有过自杀的意念[3]。社会问题是我们教育的一面镜子,引导我们去反思我们的教育。爱因斯坦这样理解教育: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人民在温饱和生计解决之后,甚至在拥有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依然迷惑、迷茫、没有方向感,我们的教育在强调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素质教育中自我认知的教育。
“自我認知”在我们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中一直都是教育的根基。老子《道德经》里面: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古代先贤圣哲们普遍关心修身务本,发展天性,改变习性;强调道德修养,重视“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主张:“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最后发展成为“止于至善”的君子或圣人。这种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一是能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二是能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如何做人以及人与人、人与其他生命的关系;三是能引导受教育者关心仁义、道德修养。《易经》出现之后,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自然规律的反映,对古代先人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与天、地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所以“天地人三才”是并列的,这样才能形成大自然,从而说明,人是自然之子,人性是自然产生的。这就是中国的祖先们所讲的“同其光,和其尘”的“天人合一”理论。古人认为,人生一世,无论在宇宙间,在社会上,还是在个人思想里,找到自身所处的位置是十分关键的。如果一个人能为自身找到一个恰当正确的定位,并使其思想、语言和行动方向都是正确的,那就接近了“自知之明”,也就是认识自我[4]。面对当今的社会问题,要在实践中找到两个方向的教育协调发展的黄金比例。
二、自我认知的内涵和实质
“认识你自己”是刻在阿波罗神殿上的至理名言,哲学家苏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5]。认知自我是人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也是一个人心理自我调控的基础,包括自我概念、自我感受、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存在,人只有在自然和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潜力。我们用双眼看外在的世界,但唯独有个死角无法触及——自己。因此、认知自我需要的不是眼睛,而是要用心去感悟、审视自己。认知自我最大的困难是认知的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因此对自我认识的理解要预防两个误区:首先要避免“自我认知”和“自我中心论”的混淆。有些人容易把“自我中心论”当成真的“自我”,而“自我中心论”的表现恰恰是一个人没有自我认识的一种表现。另一个误区就是:自我认识与“表象自己”的混淆。向内对自我的认知、探索与向外对自然界的认知、探索是一样的,需要时间、需要经历、需要经历事件后的思考和沉淀。
三、素质教育中自我认知的作用
(一)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曾经有记者问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你是怎样创造出《大卫》这样的巨作的?米开朗基罗回答:很简单,我到采石场,看见一块巨大的大理石,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大卫》,我只要凿去多余的石头,《大卫》就产生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大理石,里面蕴藏着属于自己的“大卫”,自我认知就是要发现自己内在的“大卫”,然后去掉外界的羁绊、束缚和干扰,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拥有成功的人生。
当“成功学”流行成为社会的一股潮流,许多年轻人也把成为“成功人士”当做自己的追求。但在这股“成功学”的潮流中,许多人混淆了成功的表象与成功的人生,把“钱、房子、车子”当成了成功的本质。喜欢物质的东西、喜欢物质的丰富并没有任何错,但若把成功后自然而然的物质成果当成了成功的本质和自己追逐的终极目标,容易让人迷失。成功是一种生活的状态,是在充分深刻地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和天赋。这样的人在生活、工作中,无论对外与社会、与环境,还是对内与自己都是一个和谐的人。成功是一种持续的生活状态,而不是成功状态后表象的结果。只有对自己具有清醒、正确的认知,才会踏上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成功之路。
(二)让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古代先贤圣哲们认为,一个人的最高道德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正确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天)的关系,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因此我们进行生态教育;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要与他人进行互动和建立联系,因此我们进行生活教育;三是人与自己的关系,就是人的修身养性与自我认知。这三种关系紧密联系,一个人只有与天、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处理好了,才可能是一个和谐、健康的人。要想处理好这三种关系,自我认知是首要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只有拥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找到自己与人、与天、与自己之间的正确定位。2002年教育部有关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指出:一项对全国12.6万的大学生调查显示20.3%的学生心理有问题。张雪萍等认为:目前大学生具有心理障碍倾向的比例30-40%,其中大学生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占总数的10%[6]。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没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自我认知,找不到正确的定位,与自己的内在存在矛盾,与周围的环境、与他人存在不协调所致。从“别人和我”是一样的人性之共性层面审视自我,心怀向他人学习的态度来与他人交往;也要从“别人和我”是不一样的人性之个性层面审视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心怀宽容理解的态度来进行沟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个体与环境、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从而成为一个健康、和谐的人。
(三)促使个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大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人与社会是统一不可分割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个人就无所谓社会;而人又是不能孤立的,不能脱离社会。因此,个人与社会在作为价值存在的本质特性上是密切不可分割的。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挖掘潜能实现最大的自我价值,正是一个人社会价值最大化的体现。从逻辑上讲,人类总是在认知自我和洞察自我之后,才可能去认知和改造外部的世界。社会的价值,依靠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创造。充分激活每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使之勇于创造、进取,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价值和财富。因此,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发挥个体的最大潜能,实现个体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就实现了人体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四、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自我认知的引导
自我认知不是一蹴而就的,认知自我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辨析和扣问自己的过程。人生的不同阶段对自我会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这是经历和人生实践的深度决定的。自我认知过程的长短因人而异,但重要的是意识到并开启自我认识的探索。大学生越早开始认知自我,就会越早解开心中的困惑、摆脱迷茫、找到自己在人生中、在社会中的定位。在教育过程中,自我认知的引导需要渗透在每门课程的教授之中,渗透在學生和老师的每一次接触和交流中,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在大学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四方面的建设,从而加强对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实践锻炼
大学教育以理论形式居多,这是大学的本质决定的。但理论并不是我们学习的终点,理论最大的功能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毛主席说过:实践出真知。实践不仅适用于我们向外部的探索,也适用于向内部的自我探索。自我认知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发生,去做,而不是一味地去想;去尝试,而不是一味地去猜测。在实践中一次次地去碰撞、去沉淀、去思考,才能看到自己本真的模样。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实践对一个人的影响,增加大学生实践的机会,避免养成“眼高手低、想得多做得少”的习惯。对自我的探索,行动是发现自我最好的利器。
(二)课堂设计上强调主体体验,关注学生的主体评价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载体是学科。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自然学科,只有当主体介入、当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知识、文化与学生们的主体体验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才构成一门完整的课程。如果一门课程只有知识的传递,学生只是传递过程中一个接收容器,那么这个过程不能称之为教育。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主观体验和主观评价后转变了自己思维和解读的视角,才是教育的全过程,才有可能改变世界,才有可能探索自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认知——这是一个人多方面的充满思想和情感的生活。一个人在认知过程中,是在希望,在感觉,在爱。教师应当关心学生在认知和体验知识时确立自己的思想立场。教师要把教学自始至终变成对观点、信念、追求、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培养,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使命。”[7]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重视学生的主观评价,让学生的情感与知识发生“化学反应”才能产生自我的察觉,才能让知识融入学生的血液里,指导实践。
在西方,教育一词“educate”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素质教育,把人固有的或潜在的内在特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使其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三)考核方式应注重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许多大学,课程的考核内容主要以识记为主,考前突击一下也能考个不错的成绩,那么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无益的。大学课程的考核应该是过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向导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填鸭式教学、识记式考核把学生弄得疲惫不堪失去学习的兴趣、失去思考的兴趣,更不可能进行自我认知。
另外,有些大学排课较满,通识课自主选择的课程较少,空闲时间较少,这不利于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如果识记式的考核方式会让学生丧失思考的兴趣,那么排课较满,会让学生丧失思考的空间。“万物本自闲”,闲,是万物的本然状态,万物因“闲”而具有蓬勃的生机,“闲”既是自我个体的本真的存在狀态,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因此,大学的课程编排上应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属于“自己”。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面,一个人学会坐下来消化掉一些情绪,一个人在图书馆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审视一下自己、思考一些问题,这时自我察觉和自我分析才会出现,自我认知才有可能。高等教育,不应该把学生当成识记的机器,而应该把他们当成会思考的人,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能够自我思考和自我认知,这是教育很重要的部分。杨家福教授曾指出:大学要有大爱,重要的是让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考,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不仅仅是找一个工作。
(四)高校教师应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教书育人, 教师不但要言传, 而且更需要身教,作为高教老师更需要具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因此,高校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有以下两方面的自我认识。
首先,要清楚地认知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么他的教学工作就失去了灵魂,也不可能用心地去发掘学生自身固有的天赋和潜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没有热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其次,一个高校教师在确定自己热爱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具备对自己优缺点的自我认识,对自己个性的自我认知。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出来。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当一个热爱教育工作的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清晰认知的时候,才能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才能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找到自己与学生最契合的结合点;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建东.高校应努力建设预防大学生自杀的系统工程[J].高教论坛,2005(4):8-11.
[2]王晓丹.当代大学生自杀的现状及原因调查[J].社会心理学科学,2015(6):17.
[3]孟庆恩.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与干预机制[J].青年研究,2002(10):5.
[4]乔炳臣.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正心修身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J].教学研究,2010(3):1-2.
[5]赵敦华.西方哲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4.
[6]张雪萍,向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0(5):163-166.
[7]苏霍姆林斯基.遵循列宁思想培养合格的公民[J].刘伦振,译.外国教育资料,1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