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淑华
摘要:客家人在历经千年的一次次迁徙过程中,融合改造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客家民俗,并保留至今。赣南客家服饰秉承了客家人内敛的性格,服饰色彩古朴,用料实惠,土气但有特色。饮食许多方面沿袭了北方的生活习惯,出行讲究黄道吉日,走山路在深山处唱起山歌来呼朋唤友,走水路有结帮的习俗。岁时节庆习俗体现在过春节,元宵,端午等节日时的衣食言行等方面,此外,客家五大人生礼俗中最为重要的礼俗:婚俗,具有形式多样、仪式复杂、功能丰富等浓郁的赣南客家文化特色。
关键词:文化传播;赣南客家人;民俗文化;融合与改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9-0127-03
文化,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给人类文明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千百年来,不同文化在理解、合作和共存中无一不涉及文化要素的渗透、扩散和迁移。文化传播丰富了内容、形式和内涵,延续了人类文明历史。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客家人是重要分支之一,同是炎黄子孙。【1】有一位西方学者曾言: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屡次大范围的汉民南迁潮。因生计所迫,自两晋以来,众多客家先民背井离乡从中原陆续南迁。江西赣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客家人的集散地,在历史的变革中获得了“客家摇篮”之称。此后,客家人的足迹又从赣南渐渐至闽西、岭南一带,并且飘洋过海散至世界各地。客家先民在一次次的迁徙过程中,与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经过相互不断的同化、融合,形成了“客家”这一特殊的民系。赣南客家人为了寻求安身之地,为了生存与发展,在保留祖籍中原地区风俗礼仪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合、接受、改造了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客家民俗,并成为凝聚和集合客家人的巨大桥梁和传承纽带。
从南北朝至宋朝,不少中原人因避乱迁入,赣南当地的居民结构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反客为主。【2】他们还保持着北方故土的文化传统习俗,同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吸纳、融会了当地土著习俗的一些成分,在服饰、饮食、婚俗、节日庆典和文体游戏等方面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民俗,这种民俗经过长期地磨合、认同,逐渐流传下来。
1 客家服饰特色
赣南客家服饰秉承了客家内敛的性格,服饰色彩古朴,用料实惠,虽然土气但非常有特色。在冬天,客家男人上穿有十几个口袋的肚兜,下面则是用一條绳索长期拴在腰上的“索腰裤”,外面穿的棉花袄,是用自种棉花自织土布自己加工成的。袄前一大排布扣显眼突出,一长巾腰带系在腰间,显得干净利索。头上还会戴顶拉得折起的线毡帽。而在炎热夏季,背心小褂成了男人们一般穿着,通常把裤脚卷在半腿。因长时间在田野山间劳动,夏天一般赤脚,冬天则穿用稻草做的草鞋和棕毛制的袜子。客家妇女的服饰有鲜明特色,大襟衫一般是五十岁以上妇女的日常穿着,从领子口起,衣服上是一排斜扣,沿肩膀往腋下斜开一缝,恰好落在胳膊下面,布扣子在下面,扣上后,衣服贴身弥合,端庄且落落大方。妇女服饰的一大亮点在于冬头帕,无论什么季节,他们头上都裹着冬头帕,可装饰,更可防风防头痛。客家妇女服饰中唯一的亮色是裹冬头帕的带子,红色是花带子的主色,再配上用七色织成五彩的图案花边。客家人的服饰主要有大襟衫、对襟衫、长袍、夹袄、大裤裆、梭裤、短裤。鞋子有绣花鞋、布鞋、草鞋、木屐等。客家妇女的饰物有手镯、戒指、耳环、簪等,儿童的饰物有胸前挂的长命锁、颈上戴的项圈、帽檐上镶的“十八罗汉”、“八仙过海”等等。
2 客家饮食特色
客家先民在当地落脚后,许多方面沿袭了北方的生活习惯。面食是北方的饮食特色,而米饭则为南方主食。【3】但限于条件,南方并没有面粉。想吃馍时,就用米粉做成米果,想吃水饺时,就在豆腐上挖个洞,填满肉馅,煮或者煎熟后食用;想吃面条时,就用大米加工做成了和面条相似的米粉,或者用红薯粉做成像面条样的粉丝,如线粉、乌粉、烫皮丝、捶鱼丝。【4】以客家龙南为例,捶鱼、凤眼珍珠等是宴客传统名菜,少了这两样菜,整桌酒席便失了特色。客家人,对酒情有独钟,有“无酒不成席”之说。逢年过节或婚嫁喜庆设宴请酒时,热情好客的客家人,必备米酒。家家酿米酒,人人喝水酒。米酒是由糯米制成,制作工序包括浸制糯米、蒸糯米饭、拌入酒饼、发酵、取酒、焐酒等六个步骤。每逢春耕插秧时节,一把酒壶置于田埂上,每插完一行,就拿起壶来喝一口,再伸伸腰。无论请了多少工,都是只需一把酒壶,先插到田头的人先喝,这米酒既可解暑又可提神。【5】在客家乡村,处处可见的水酒形成了客家农村中极为独特的一种社会现象。
3 客家出行习俗
赣南客家人对行、走有其独特的讲究形式。如大年出行,要讲究方向,选择吉利,避免不吉,出行时要穿新衣新鞋等等。新年初次出门,客家人称之为出行。出行时燃放鞭炮,用以驱邪恶。古时客家人出门做生意、求学、做工、返家,都特别讲究黄道吉日,有“七莫去,八莫归”之说,是指忌出行日期,即每月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而忌回家日期则为每月农历初八、十八、二十八。这种说法的由来据说是“七出”是休妻的“妻出”,“八归”则是指做王八的丈夫回家。
旧时客家人居住地区一般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周围是重重叠叠的高山,莽莽苍苍的森林,飞禽走兽出没无常。山高林密里,常有大虫等猛兽出没。为了约伴,也为了壮胆,客家人常常在深山处唱起山歌来呼朋唤友,以此排遣旅途中的孤寂。在客家龙南的杨村,流传一种叫过山溜的山歌,人们专门用它来吓唬老虎,唱时用假声,节拍自由,音调高亢、激越、粗犷,歌声久久回荡于山谷之间,这种回荡之音就叫“溜”。演唱者唱时必须用食指塞住耳朵,以防止震破耳膜。
除了走山路,客家人还走水路,为了防盗和互相帮助过险滩,运输工有结帮的习俗。此外还要请滩师护送过滩,并且忌讳沿途说不吉利的话。
4 岁时节庆习俗
客家人在传统节日里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隆重的仪式,诸如端午赛龙舟、舞龙、舞狮等等。这些活动和仪式将文化性、娱乐性和神圣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客家传统礼仪、节庆与习俗活动经久不衰。过年,是一年中最大的一个时节。从农历十二月初起,客家人就开始忙忙碌碌,筹办年货。城里城外,乡村山庄,可见晾晒的一排排一串串的腊味。每家每户晾晒各种腊味,有香肠、腊肉、腊牛肉、板鸭、鱼干,同时再蒸上几缸糯米冬酒。已经出嫁的女儿则要给父母“捎年”,另外,已订婚的男方要到女方家“捎年”,出师的匠人也要给师父“捎年”。“捎年”的礼品通常包括两瓶酒、一只鸡、一只鱼、若干斤肉,新衣服,装了现金的红包。在年三十的清早,家家户户带上香纸蜡烛,在大厅里杀鸡,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敬仰。门框边上贴对联,讲究点的人家还会贴上门签,预示红红火火大吉大利。饭桌上也多有讲究,比如要讲吉利话,不能掉筷子,也不能打碎了东西。如果打碎了东西,立马叫声“岁岁(碎碎)平安”,倒酒倒到了桌子上,要说声“酒润台,大发财”等等,酒烫得太热不能叫“滚”,要叫“好红”,鸭子音“压”,也要改名叫“欢喜子”,猪舌头带“赊”字,客家话意思是赔本,故改名为“猪利子”。年三十晚上,灯火彻夜不灭,一直到天明,人们通宵不睡觉,谓之守岁。守至凌晨时放鞭炮,象征性地出行,全家人聚在一起很随意地喝几杯新年酒,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年初一,新添了男孩的人家,要在大厅里放添丁炮,喝添丁酒等等,场面非常热闹。在客家龙南,放添丁炮最隆重最热闹的地方,要数赣州龙南县武当镇的田心围。这一天,人们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出入围屋,来者都要带上“三牲”(即猪肉、鱼、鸡鸭)、好酒好菜、香纸蜡烛和鞭炮。青年男子们在围门前的一排排横木上挂上炮仗,长长的竹篙吊起长长的鞭炮。只等族长一声令下,同时点燃,顿时万炮齐鸣,响彻长空,一批接着一批,炮声、锣鼓声、唢呐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龙灯则在硝烟中绕着整个围,似是騰云驾雾起来。
元宵节在客家话里称为“正月半”。在客家龙南,每逢正月半,最常见的传统民俗活动就是舞香火龙了。客家人以农耕为主,制作香火龙就地取材,主要以稻草为制作材料,做成龙头龙身,插上龙杠,舞龙时在稻草扎成的龙头和龙身上,插满点燃的线香,舞动时整条龙星光闪烁,腾、挪、跳、跃间,烟雾弥漫,若腾空于九霄,又似遨游于四海,场面非常壮观。香火龙每到一处,家家户户插上香火,燃放鞭炮,热闹迎接。龙身上还未燃尽的香火,家家户户都带一点回去,插在畜门前,说是可以防瘟疫。在客家龙南,八卦栗园围香火龙活动最为盛大,围里从年初三开始扎龙,年初十龙拜祭祖宗仪式后每个晚上开始舞龙,一直舞到元宵节送龙完毕,场面壮观,每年吸引海内外众多的游客前来观看。
每年端午节,在龙南杨村,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村龙舟赛,传承500多年之后,依然吸引了众多来自海内外的客家人和游客观赛。有别于绝大部分的龙舟赛在江河中举行,杨村龙舟赛在15见方的池塘中竞技角逐,并且从五月初一到初五持续五天。其中最具特色的三天为,初一,谓之“请龙神 ”,在龙舟下水前要举行仪式,请出龙神,并沿街游行,龙神每过之处,人们鸣响爆迎接。初三,杨村镇举行多达200多桌的千人宴,答谢各方捐助人士。规模盛大,宾客云集,祈福安康。到了初五端午之日,杨村每家每户热闹非凡,高朋满座。 午餐结束后,大人和孩子们都来到池塘边,观看龙舟决赛,呐喊声,助威声,爆竹声,地炮声不绝于耳,持续约6小时。
另外七月半鬼节祭祖、“烧衣”、中秋赏月、九九登高、十月朝收获节等等,都过得非常热闹。
5 婚娶习俗
婚俗是客家五大人生礼俗中最为重要的礼仪,是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的仪式、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功能等特点使其散发出浓浓的客家特色。客家婚俗历史源远流长,既保留了中原汉人文化,又因不断与当地文化融合改造继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复杂、丰富等特点使客家婚俗散发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客家人称娶亲为“讨新人”,男人娶媳妇称为“讨夫娘”,女人嫁男人称为“嫁老公”。客家人的婚姻嫁娶风俗,经过一千多年的传随、革新、演绎、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约定俗成的程序、礼仪,有着丰厚的内涵和浓郁的客家特色。一般要经过六个郑重且隆重的礼节:看家门、送“三牲”、报日子、盘嫁妆、迎亲、拜堂等。
经媒人介绍,男女之间初步认可对方条件后,由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拿取把姑娘的“年庚”,即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时刻,然后请算命先生测算男女双方的年庚,如果八字不合,就棒打鸳鸯了。如经算命先生测算相属相合后,即安排男女之间见面,见面后双方同意的话女方陪同家人亲戚到男方家“查人家”,目的是去了解家庭人口、房屋田舍、家底殷实,口碑名声等情况。待“查人家”满意后,通知男方家择日到女方家下定金、送聘礼、扎根。扎根后,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就算得到了亲朋的正式默许,公开定下来了。扎根后,如果不能近期嫁娶,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大节,男方必须继续携带鸡、猪肉、鱼、油果、衣服等礼物到女方家。
在迎娶新娘前一天晚上,男方家要在花轿内放入点燃木炭、芝麻杆的火桶,过一段时间后再取出,称为“暖轿”。男女双方都请暖轿酒,宴请亲朋好友。第二天新人归门时,要用四人抬的花轿一乘和二人扛的扛盒二副,把新娘和嫁妆抬回家。新人出门时,要举行梳头仪式,由新娘的母亲或请命好的妇女用熟鸡蛋在新娘脸上下滚动,俗称“开面”。之后是给新娘梳头,一边梳头一边说着吉祥话,常见的有“右一梳右一梳,丈夫发财五子登科”等。此外还要在新娘的新衣服上,装几枚古铜钱,意欲避邪和积财。【6】在客家,嫁女最感人的场面是哭嫁。新娘出门前,向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哭别,一把话一把泪,把原本喜庆热闹的场面哭得人肝肠寸断。新娘跪别时,亲人一边扶她起来,一边告诫新娘到新家后要恪守妇道,孝敬父母等寺,一边递上一个红包。客家人有谚语:新娘不哭,娘家冇福。到了男方家,要先入祠堂门,有命好的妇人右手擎着“米筛”遮住新娘的头部,迈向祠堂高高的门槛,门槛处铺着一把筷子,新娘要踩上去,意味着早生贵子。新娘入洞房后,要把从娘家带回来的瓜子、桂圆、枣子、花生等等散给村里的小孩吃,叫做散果包,也是为了以后在村里有个好人缘的意思。到了晚上,亲朋闹过洞房后,婚礼才算结束。
6结语
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界,民风民俗也随着时间不断在发展变化。但那些烙上了客家印记的民俗民风,在永久的乡土记忆里,总牵系着无数客家人的乡心,这份乡心,就是客家人永久的故园情怀。
参考文献
[1] 陈大富.闽西客家族谱与史料价值[J].山东图书馆学刊 ,2007(1):95-98.
[2] 李雯.客家池塘龙舟赛的仪式展演与集体记忆[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4.
[3] 玄松南.福建客家稻文化探访[J].中国稻米,2010,16(2):51-55.
[4] 徐光春.中原文化中原崛起——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在香港中原文化港澳行恳谈会上的讲话[J].决策探索月刊,2007(2B):6-13.
[5] 王易萍,吴君梅.石冲岭客家婚俗文化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171-185.
【通联编辑:朱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