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国测”导向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优化

2018-09-10 17:07:27郑钟洪
体育风尚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

郑钟洪

摘要:小学体育课程对于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培养具有特殊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实施,体育课堂教学暴露出诸如盲目放任教学、忽视“极差”效应等问题。在“国测”导向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试着提出相关提高课堂效率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国测”;小学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

小学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奠基阶段,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特殊作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行和新课改的逐步实施,对于小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积极探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方案》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为一线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了指导方向。

一、當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为可观的改变,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片面注重语文和数学成绩、教师重视程度、学生学习态度和运动场地、天气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仍然暴露了诸多问题,主要有:

(一)盲目放任教学

学校体育教学大体上分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两大部分,目标分别为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及运动教学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及组织体育活动以丰富学生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虽说目标和任务明确,但往往让小学教师和学生觉得目标过高,无所适从,因此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式,盲目放任教学。另外受以智育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氛围的影响,部分学校运动场地小、运动器材不完善、天气等原因的限制,体育教学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调节学生身心的作用。

(二)忽视“极差”效应

学生受家庭遗传、生活环境、锻炼习惯和个人喜恶等因素的影响,在身心发展、运动技能等方面表现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内容和运动技巧的掌握程度也就具有了明显的差异,从而产生了“极差”效应。极差效应的普遍存在,对小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会有很大影响。部分教师往往忽略这一影响,对学书盲目批评,导致两极分化现象加剧,进而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国测”导向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优化探赜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方案》明确提出对于体育教学的要求为“重点测查身高、体重……锻炼习惯等状况”,(1)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笔者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方面,笔者认为小学体育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后,应该:

(一)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笔者通过他校课程观察和走访发现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较为单调乏味成了最为普遍的现象,在根本上制约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与组织活动方式相结合,诸如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学生被鼓励的展示机会的氛围,或当存在缺陷时容易接受批评并进行改正。并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较为广泛但又注意力集中和持续性较差的天性,在学习过程中适当设置游戏环节,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注重技术方法传授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对于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具有比较强的期待性。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放弃传统单调的知识传授方式,采用动作示范与讲解这一最为直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在考虑学生观察角度的前提下,多方位地通过准确、具体的动作示范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所学动作的整体印象,并通过精辟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动作要领,加快掌握动作技术。(2)进而引导学生在自主训练中多用心体会,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生在思想上体育竞争意识相对较弱,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受“快乐体育”,亦即体育运动多带来的乐趣,培养运动意识。因此必须打破原来传统的以竞技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选择容易激发学生感兴趣、价值较高、实用性较强的体育项目。《义务教育体育与建行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和“自然地理资源”(3)的要求,这为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在课程素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拓宽了思路。

笔者认为将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小学体育课堂和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地理资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提高学生的运动耐力、增强学生的毅力和磨练学生的运动意志,笔者选择了“定向徒步,穿越瓷都”运动计划,让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在完成徒步过程中深刻感受懂得坚持和坚持带来的成功的喜悦感。充分利用本地打造绿色生态休闲运动之城的优势,借助户外运动基地、野外拓展训练基地,让学生参与拔河、跳绳、三人穿板鞋接力、放风筝等运动,或在节庆之时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和学习本地重要的“舞狮”民俗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寓教于乐。

(四)积极鼓励家园合作

体育运动有利于调节家长在紧张工作和学生在紧凑的学习活动所带来的压力和排解不良情绪,缓解疲劳。因此,必须积极鼓励家长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亲子运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从根本上弥补学校体育教育所带来的时间上的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运动习惯。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的优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同时注意营造和谐、友好的课堂气氛,注重对学生进行工作技术的示范与指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道德意识,从而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注释: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OL].http://www.ec.js.edu.cn/art/2015/4/23/art_10347_170979.html.

兰军.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高新区,2018(07):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3.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新课程改革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之我见
浅谈如何让小学体育更具有趣味性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浅谈打造快乐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47:03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05:20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6:10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16:42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