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依山
摘 要: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不断转型时期,由于金融市场不规范运作、法律体系存在缺陷及企业自身发展不充分等原因,中小企业内部的融资困境越发凸显,对其生存发展带来了极大阻碍。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但尽管如此,其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据重要位置。从拉动就业、促进税收、提高生产效率、加速技术进步等方面对经濟发展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我国欠发达地区中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作详细地分析。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1(c)-032-02
相较于大型企业,作为单一市场主体,中小企业在物力、财力及人力等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也时常因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处于劣势地位。2017年,央行施行名为稳健中性,实为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旨在降低金融杠杆、防止企业“脱实向虚”。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该政策无疑预示着融资难度加大,尤其对欠发达地区中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显现及资金成本的提升让它们如履薄冰。因此探求新的融资方式与途径,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已成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有关的理论
1.1 信贷约束理论
信贷约束又称流动性约束。其实质指的是银行对企业信贷的相应获取能力进行了一定限制,故而企业难以获得预期信贷数额,满足不了企业的信贷需求。信贷约束的程度是由企业信贷获取能力和信贷需求所决定的。如果企业的信贷需求及可获取到的信贷额度有较大的差距,那么可以判定信贷约束力较强,且信贷的具体获取能量是和企业自身特质相关。如信贷记录状况、经营规模和行业地位等要素均将对企业的信贷获取能量产生影响。值得说明的是,信贷需求主要指某一借款企业会有可能通过不同渠道去借:一种是正规渠道,另一种是非正规渠道。由于不同融资渠道的资金成本不同,融资企业在一般情况下对不同渠道借款需求量亦不相同。如果正规贷款的利率比较低,但不能满足融资需求时,企业往往从非正规渠道贷款,加剧其自身金融风险。就偿付机制而言,非正规渠道贷款以群体压力、社会制裁为主要履约手段,往往通过债务谈判来解决违约问题
1.2 信贷配给理论
就其理论本身来说,信贷配给理论在信贷结构的优化及贷款利率的最优确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贷配给指在固定利率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因无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已达到平衡。就其定义来讲,银行通过企业信用记录、抵押担保条件或信贷员个人好恶等主客观因素对借款人实际所得贷款量进行限制,使得其所得额小于预期贷款需求量。在此情况下,其如想要获取到更大数额的贷款,企业就不得不退求助于非正规渠道,支付出更高的利率。信贷配给理论除了关注信贷配给机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外,还对所带来的宏观经济中的负面影响及其根本原因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该理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从具体定义中去阐述信息不对称理论,主要指进行市场交易时,市场中的各个交易单位所掌握的信息是不一致的,掌握较多信息的人在交易中占据优势,掌握较少信息的人在交易中通常将陷入被动。信息不对称是市场不可避免的缺陷,其使得交易效率被显著降低。信息不对称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事前的逆向选择。银行难以判定企业项目未来发展预期,因此为规避风险,银行通常采用提高利率的方式来平衡金融风险成本,甚至于出现“惜贷”现象,体现出典型的逆向选择行为。另一种是事后道德风险。银行向企业贷款后,由于未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监控,以至于难以防范部分企业利用转移资产、财务报表造假、破产合并等行为逃避还款,导致了银行坏账产生,不良贷款率提升、金融风险增加。
2 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现状、特点和成因
2.1 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现状及特点
当前中小企业在融资障碍方面的现状为:第一,中小企业面临贷款需求与银行实际放款间的矛盾。根据李杨,杨思群的研究,雇员不超过50人的企业,贷款被拒绝率高达78.92%,雇员人数为51~100人的企业,贷款被拒绝率为57.87%;雇员人数为101至500人的企业,贷款被拒绝率为44.18,雇员人数在500人以上的企业,贷款被拒绝率为24.34[1]。第二,中小企业贷款短期化趋势日益突显。数据显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在平均存续时间约2.9年。相较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偿贷能力不强。金融机构在当前“脱虚向实”的经营思想指导下,偏向于风险防范、金融去杠杆。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发放时,通常以短期质押形式进行,鲜少出现中长期贷款。故而中小企业在贷款期限方面呈现出短期化趋势。第三,草创阶段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通常情况下,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发放持保守态度。企业成立初期,各项事务尚未走上正轨,资金需求旺盛。一旦此时出现资金紧张,将给企业未来的发展蒙上阴影。只有处于稳定上升期或成熟期的中小企业才有较大几率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第四,贷款形式单一。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其贷款主要以抵押形式进行的,担保贷款、信用贷款较为少见。
当前中小企业在融资障碍方面的特点为:第一,中小企业存在旺盛的资金需求,与此同时资金紧张问题普遍存在。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成本快速上涨、应收账款回款慢、产品销售渠道受限等问题。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对流动资金的需求。第二,中小企业的内源性融资能力比较低。和外部融资相比而言,内部融资是可以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控制在最低水平的一种经济有效的融资方式。其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交易费,控制融资成本的提升。但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管理水平低下、生产经营稳定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等不利因素,其内源性融资能力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第三,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且狭窄,资金需求过度依赖银行等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其直接融资的途径因自身经营情况受限。在信贷活动方面,越发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2.2 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
2.2.1 中小企业抵押式担保能力不足
当前情况下,企业动产或不动产抵押担保这类的贷款方式存在极大不合理之处。一是中小企业征信水平较低,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必定要求提供一定的抵押。而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十分简陋,有限的资金常常被用于设备和厂房的投入及企业的运转的正常维持。这就使得其无法向银行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二是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厂房和土地的所有权或部分证照不全,造成其和银行所提出的抵押贷款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亦难以获取银行贷款。除此之外,大部分银行在对企业的不动产抵押进行公证、登记及评估时,存在收费标准偏高、评估标准不同等情况。且银行对中小企业所实行的贷款抵押率普遍较低,企业在抵押之后所得到的实际贷款数额与预期资金需求存在差距,直接导致企业资金成本的提升。
2.2.2 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家企业的动态发展轨迹主要包括发展、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对资金不同程度的需求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方式来满足。但在当前情況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这与企业日渐增长的资金需求产生矛盾。尤其是在企业成长成熟阶段,东部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能够通过制度完善的资本市场获取资金,如私募股权投资及新三板、Q板等多种股权交易市场。但是在我国欠发达的地区当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家认知水平,获取资源渠道等因素的限制,大量中小企业只能依靠银行贷款这一传统途径获取资金支持。
2.2.3 银行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
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银行所提出的抵押担保要求与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其资产条件难以匹配。在当前环境下,基于金融风险控制要求,国有银行的信贷审批流程相对传统,更注重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同时对抵押标的物的质量也有一定要求。以工商银行及建设银行为例,厂房和设备均不在其接受的抵押范围之内。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实力有限,通常难以提供房产或市区中的土地用以抵押贷款,一些中小企业所拥有的厂房和设备等资产,不能被当作抵押标的物。它们往往是轻资产、科技型、服务型企业,其盈利模式也与传统产业有明显不同。其次,银行贷款所需较高的信用等级要求与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不相符合。银行在审核企业贷款申请时,将依据信用评级制度作为审核标准之一。不同银行其信用等级划分不一,但通常情况下,只有资金负债结构合理,经营过程中现金流量较为充足,偿债能力强的企业才能有获取到贷款的可能。但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大多存在一定问题,如经营规模小、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管理水平低、流动资金缺乏及财务制度存在漏洞等,难以达到银行授信要求。最后银行信贷审批的复杂性特点与中小企业灵活的经营方式难以相互融通。各大银行通常以集中管理的方式对中小企业贷款申请进行审批。为规避金融风险,加强流程合规监管,一笔贷款需要经过十几道复杂程序,且无法立即到账。这和中小企业贷款的小额度、高频率、急需求的特点发生冲突,加剧获取资金的难度。
2.2.4 银行组织体系的不完善难以很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
根据当前各个银行市场定位,与大型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愿意关注中小企业的融资诉求。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当中,中小企业通常将农村信用社或者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为其供应金融服务的关键。但无论是农信社还是国有的商业银行,通常基于审慎的经营思维,其贷款额度较为有限,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只能得到部分满足。
3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措施
要想解决我国欠发达地区当中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既需要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还需要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通力协作。一是作为中小型企业,应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生存发展能力,积极创新,从内部改善自身所面对的融资环境。二是作为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和角度出发,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增加直接融资比重,通过场外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促进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健康发展。另外还可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引导商业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将业务范围从以往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更多地向中西部中小企业倾斜;不断推动商业银行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完善制度建设,优化业务流程,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资源、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信用等级不高,通常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而陷于融资困境中。在此环境下,我国金融机构应本着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对欠发达地区中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公司予以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应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或民营银行的业务创新,发挥其战略战术灵活、管理成本较低、审批程序便捷等优势,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行业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罗宇清.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5.
[2] 祝华凤.滁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