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魂”引领 情思相促

2018-09-10 09:56陈婷陈洪义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交融民族笔者

陈婷?陈洪义

李惠军老师在《灵魂的追问——历史教师的视界、心界与历史教学的境界》一文中讲到,历史课的灵魂是足以统摄这段历史的主轴和主线。[1]历史课的“课魂”是一节课的教学立意,更是蕴含在历史知识背后的历史规律、人文精神和历史智慧。笔者以荣获全国学术研讨会公开课特等奖的《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情思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让“课魂”走进学生心灵,引领学生在历史体验中酝酿历史情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本课的整体设计如下图所示:

一、提炼“课魂”,主题引领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9课。课标要求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本课学习者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且阅读有限,未能真正理解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历史教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穿越时空隧道,从历史的往事中理解处于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区的先人们何以如此生活,何以如此选择,并在理解的同时获得新的历史和现实的启示”。[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交融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国家政权力量推行汉化,促使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民族交融的高潮,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直到今天,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既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依,也是当代中国追梦圆梦的力量之源。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把“课魂”提炼为“凝聚民族情”。以学定教,把教学立意放在学生未知领域的探究上——学习凝聚胡汉民族的改革;放在学生情感升华上——以史为鉴,在传承民族血脉中凝聚民族情谊,培养家国情怀。围绕“课魂”,本课以“孝文帝改革”为主线,以“在传承血脉中凝聚情谊”为辅线。既突破“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单纯的知识立意,也突破单纯史料分析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的能力立意,从而初步构建能“产生附着于内心深处的一种带有理性、情趣和灵动的智性敏锐,最终发掘足以统摄这段历史的主轴和主线” [3]。

二、基于“课魂”,左图右史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4]在本课导入环节,笔者立足生情,以图激趣,引出“课魂”。伴随激昂的音乐,学生观看以古今民族交往为主题的系列历史图片组成的微视频,感受中华民族交融凝聚的民族情谊。

意图: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史料显得晦涩难懂。围绕“凝聚民族情”展开的系列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架构历史时序,帮助学生在“课魂”引领下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情思之旅。

接下来,围绕“课魂”,左图右史。笔者向学生展示了历史地图与典型史料:

图一:《东晋和前秦形势图》[5]

材料一:淝水之战后,慕容垂(鲜卑族)擅兵河北,(慕容)泓、(慕容)冲寇逼京师,丁零杂虏,跋扈关、洛……

——《晋书》卷115《苻丕载纪第十五》

圖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图》[6]

材料二: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

——张泽威、朱大渭《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设问:结合历史地图从两则材料中找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意图:史实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时空条件。引导学生在左图右史的学习中,架构时空关系,理解魏晋时期北方地区已出现民族交融的趋势,面临统治危机的北魏,应吸取前秦的教训,一场凝聚胡汉民族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围绕“课魂”挑选典型图文材料,能让学生既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让历史课堂的学习与时空观念的培养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深挖情节,丰富“课魂”

叶小兵老师曾说:“在讲授历史事件的过程或历史人物的活动时,要讲得真实鲜活,不仅要线索清晰,层次完整,而且离不开细节的支撑。”[7]历史人物在特定时代下的行为选择,放在今天较难理解,这就需要深挖历史情节,通过细节活化历史,引导学生重回历史现场。为此,笔者借助孝文帝的故事创设微课《凝聚胡汉民族的改革》:

设问:观看微课,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从中你学到孝文帝什么品质?

意图:围绕“课魂”制作的微课视频,利用“假意南迁”“改革杀子”等情节营造历史情境,把孝文帝的思想情绪植入史实。让学生感受到在民族交融的背景下,改革彰显了孝文帝的智慧与坚毅,从而迸发对孝文帝的敬佩之情,进行情感的浸润与思想的升华。笔者再次紧扣“课魂”,让凝聚胡汉民族改革者的品质走进学生心灵。

深挖情节,引导学生从宏观叙事的历史长河中找到具体生动的点点浪花,做到“理解之同情”和“温情与敬意”,从而丰富“课魂”内涵,引导学生实现价值领悟,形成历史理解。

四、创设情境,感悟“课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展者、探究者、探索者。”[8]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运用探究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思相促的过程中感悟“课魂”:

刘勇(独孤勇),一名鲜卑族的北魏官员,跟随孝文帝从平城到达洛阳,安居乐业已有8年。3天后,刘勇的儿子即将大婚,迎娶汉族王姓女子。

设问:假如我们穿越到北魏的洛阳城,请为刘勇的儿子筹办这场婚礼,从屏幕展示的图片中选择相应的物品并说出你的理由。

意图: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方式,深刻理解民族交融的内涵,感悟“课魂”,进而概括孝文帝改革的第一个历史作用“促进民族交融,丰富中华文明。”

接着,围绕“课魂”,笔者出示两则史料:

材料一: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丰富),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洛阳伽蓝记》卷二

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设问:从两则材料中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另外两个历史作用。

意图:分析史料,概括孝文帝改革另外两个历史作用“增强北魏实力”和“为隋唐奠基”,进一步感悟“课魂”——民族交融、民族情谊对北魏政权和中华民族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史学界对孝文帝改革存在着不一样的声音。如何思辨发散,围绕“课魂”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切合点,笔者挑选另一则史料:

材料三: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设问: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意图:运用指向不同的史料营造矛盾情境,激发学生展开激烈辩论。学生在历史时空与历史理解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观点。这一环节,成为整节课的小高潮。

创设情境,感悟“课魂”,结合有梯度的问题加以探究判断,让学生在提高史料实证能力的同时,也初步学会分析阐释历史问题,形成历史解释。此时,基于“课魂”的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自然呈现出来。

五、联系现实,升华“课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节课需引导学生把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延伸到现实社会的认识上,从实践层面体现历史价值。在上一环节“既要肯定孝文帝改革历史作用又要吸取其历史教训”的铺垫下,笔者因势利导抛出问题。

设问:以史为鉴,联系现实,你认为,国家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继承发扬中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意图:学习历史要学有所用,明智启智。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发表见解,如“举办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打造民族特色旅游村”“举办民族历史照片展”等等。

在敞开的思维与热烈的情感的碰撞下,笔者抓住契机进一步升华“课魂”:“弘扬中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使中国各民族在传承血脉中凝聚情谊,在凝聚情谊中增强互信,在增强互信中团结发展!中华民族将以深厚的精神内涵,独特的文化特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再一次紧扣课魂“凝聚民族情”,升华主题,与课堂导入首尾呼应。

以史为鉴,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在情感熏陶、思维培养和价值观渗透中,完成对“课魂”的升华,从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这节课,笔者以“课魂”引领情思教学,进行一系列的尝试。提炼“课魂”,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发散思维。在情思相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素养,从而彰显历史学科育人的功能与魅力。

【注释】

李惠军:《灵魂的追问——历史教师的视界、心界与历史教学的境界》,《历史教学》2015年第2期。

同上。

同上。

(美)布魯纳著,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研究室译:《教育过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26页。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室等编著:《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年,第56页。

同上,第57页。

叶小兵:《细节的重要》,《历史教学》2005年第5期。

(苏)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第5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95页。

猜你喜欢
交融民族笔者
真美
老师,别走……
MINORITY REPORT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交融的独特优雅
民族万花筒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