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史教学中的时空因素

2018-09-10 23:00张玲俐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印第安人美洲时空

张玲俐

随着自然生态的恶化,环境史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很多学校开设了相关的校本课程。时间和空间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形式。教师在讲授环境史校本课程中,讲清时空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责任意识。下面以三个教学片断为例,谈谈笔者的教学设计。

一、处女地传染病:时、空的具体化

“为什么欧洲人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征服了美洲?”对这个殖民征服的问题,历史教科书一般抽象地概括为:欧洲先进文明征服了美洲落后文明,即“钢铁优于石头,大炮火药打败了弓箭投石” [1]。双方物质、技术力量对比悬殊确实是根本因素,但较之亚洲被侵略的漫长过程,美洲印第安文明的被征服仿佛是欧洲人一蹴而就的事。要解开这个谜团就要引导学生进入那个特定的时空,将环境也作为考察因素。

17世纪初西班牙历史学家埃雷拉写道:新世界的原住民极易染病,尤其是天花,反之欧洲血源者却鲜少受到感染……印第安人见到西班牙人如此不受疫病影响,大感愤怒,把受到感染的病血揉进给主人家吃的面包,把死尸偷偷放进主人饮水的井中——却几乎不见任何效果[2],而同时印第安人仍在大量地死亡。在17世纪的前75年里,新英格兰土著从73万人下降到1.2万……墨西哥在1519年约有2500万人,100年后,还剩下75万,只占当初人口的3%。[3]

怎么会有这样的怪异现象呢?在地理大发现之前,美洲长期与外界隔绝。美洲印第安人通过欧洲殖民者,才接触到了麻疹、天花等病菌。对于这类病菌,人们只要感染一次,即可获得长期甚至终身的免疫力,但是在当时的美洲即使最年长的成员也从未接触过这类病菌,因此这些疾病对印第安人而言是“处女地传染病”。美洲印第安土著居民大面积死亡,人口急剧下降,其权力结构、社会组织乃至原有的宗教信仰等都受到致命冲击,印第安文明迅速垮塌,美洲很快被欧洲白人征服。

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读图1发现:欧亚大陆人口经过长期交流混合,不同血型人口交错分布。美洲则不然,印第安人在血源上非常接近,呈现惊人的一致。这是表明印第安文明独立进化的有力证据。好几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海平面下降,白令海峡是一片干燥无水的地域。亚洲开始有人横跨地峡进入美洲。约一万年前,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白令海峡又沉到海平面以下。从此美洲成为巨型“孤岛”,与欧亚大陆失去交流,包括病菌的交流,这减弱了甚至使他们彻底失去了对“旧世界”人类主要疾病的抵抗力。1492年,当哥伦布踏上美洲土地,“这种孤立隔离被打破,美洲印第安人便有生以来第一次遇上他们最大最可怕的敌人:那些看不见的杀手,潜伏在欧洲人血液里、气息中”[4]。

师生共同勾画印第安人迁徙与处女地传染病影响的时间轴(如图2)。

在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历史中的时间和空间大多是抽象的。而要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历史课程中所学到的那些大事件,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必须带领学生进入历史发生的具体时空中观察细节,使用地图、时间轴等工具,把时空因素具体化、形象化。

二、长城位置迁移:时、空的关联性

继秦大规模建长城作为防御工程之后,后世历朝屡有修建长城之事,尤以明朝规模较大,今天所看到的大部分长城都是明朝时期的。观察图3会发现明长城的空间位置较之秦长城向南移动了,尤其在中段南移了2-3个纬度。不同时期长城的空间位置为什么会发生迁移呢?

图4道出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对长城位置的影响。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就不能从事种植业。因此,受地理位置和季风的共同影响,这条分界线以南成为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耕区域,分界线以北则是畜牧区域。历史上气候是不断变化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我国华北地区南北向上常有迁移。气温、降水的改变导致农牧区的进退,也导致了长城的位移:即气候变暖时期,降水量增多,农耕区向北推进,游牧区向北撤退,长城相应北移;气候变冷时期,农耕地域自然灾害频繁,粮食欠收,阶级矛盾尖锐,国势渐衰,无力阻挡勇武的游牧民族的攻势,只好退出原长城地带。如明朝时期,北方出现干旱和水草枯竭的情况。为了克服饥饿,尚保持着相当的军事力量的蒙古族势力向较为温暖的南部地带挺进,明政权只好在偏南位置重修长城进行防御。 长城的修筑地点是人类决定的,但影響人类决定背后的推手是气候。最后师生共同勾画中国古代长城位移播迁的思维导图(如图5),来理解空间与时间的关系问题。长城的空间存在与相应的时间存在是对应的,并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决定。

历史事物从来不是以抽象的空间形式存在,它总与特定的时间形成关联,在不同的时间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社会时间提供社会发展的空间,社会空间正是社会时间的晶化形式,社会时间与社会空间是直接的统一。”[5]学史就要“从具体的、局部的、分散的历史中发现历史的关联性,以关联性认识整体性”[6]。

三、开封边的悬河:时、空的错位性

“黄河之水天上来”本是一句极富想象力的诗句,可是,今天人们在开封城北却能看到实景。黄河以高出城区7米左右的高度,在大坝的夹护下汹涌而过,宛如天河。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悬河呢?黄河中游地区是著名的黄土高原,高原的典型特征是深厚的黄土层,土质疏松贫瘠,缺少植被,大片土地裸露在外,土壤在风和雨水的侵蚀带动下流入河中。每年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中,被雨水冲刷带走的土壤为5000—15000吨。黄河因此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黄河冲出郑州邙山后,即进入华北平原,落差骤然变小河道变宽,导致泥沙大量沉积,致使开封段的黄河河床以每年大约10厘米的速度增高,百姓为保护家园也只能不断加高两岸的堤坝,悬河由此形成。

其实黄河在先秦时期被称为河、大河,当时水质清、水量大。据学者考证,黄土高原在西周时森林覆盖率约53%。黄河直至西汉初年才得“黄河”之名。[7]春秋战国时代,秦人首先拉开了陇西黄土高原农牧经济开发的序幕,唐朝之后历朝政府对该地区的开发经营带有越来越大的盲目性和掠夺性,滥垦滥牧滥伐的现象日渐加剧,森林缩减,草原退化……农业开发、战争破坏、营造宫殿等因素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两千多年中各种破坏不断累积叠加,终于形成了中下游“悬河”的空间状态。

站在开封黄河大堤上,想到清河变成黄河,地面河变成地上河,肯定会产生时空错位的感觉。本来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却变成了“前人砍树后人遭殃”。 拉长时间视距,追踪事物发展历程,审视历史时间里的原因与现实空间里的后果,促人警醒:今天人们为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物质生活的富足,仍然在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对于未来子孙来说,不也是一种犯罪吗?“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对于未来而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这样去认识才是正确的。

准确认识历史的时空因素是理解历史的前提,也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历史总是发生在具体的时空中,时与空有时是重合的,有时是错位的,不过无论怎样,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每一代人,都必须意识到自然也参与了人类历史的演进,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发展!

【注释】

(美)艾尔弗雷德 ·W ·克罗斯比著,郑明萱译:《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0年,第21页。

同[1],第23页。

白小红:《从生态环境视角看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的变化》,《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7期。

同[1],第20页。

冒兵:《论唯物史观是根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年第11期。

马维林:《我们赖以认识历史的“时空观念”阐释》,《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年第3期。

樊宝敏:《先秦时期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载田丰等主编:《环境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叙述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63页。

猜你喜欢
印第安人美洲时空
跨越时空的相遇
可可曾当货币使用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水稻与瓜蒌上应用新美洲星的实践效果分析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
印第安人布克
谁发现了美洲
READINGS
谁发现了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