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红
电视专题片《血色黄昏》开篇说李鸿章“权倾一时,谤满天下”。学习中国近代史,李鸿章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历史人物。论人可以知世,知世方可论人。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时间里的“人”呢?对李鸿章讨论分析是个很好例子。
一、梳理人物活动的时序。时序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能够将一切历史事物贯穿起来的重要线索。学习时间里的“人”,可以依据时序,构建人物活动的历史年表,进而分析人物社会地位变迁的因果逻辑。
(一)让学生翻阅教科书,编制李鸿章活动年表,了解他的人生轨迹。
1. 1853年 在家乡安徽参与帮办团练,后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军。
2. 1862年 率淮军调上海,升任江苏巡抚。
3. 1863年 奏准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人才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4. 1865年 署理两江总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
5. 1870年 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6. 1872年 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实行官督商办。
7. 1875年 着手组建北洋海军。
8. 1885年 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
9. 1895年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0. 1901年 与英、美、俄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二)让学生对李鸿章的活动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李鸿章一生的主要活动。
1. 学生讨论后明确:镇压农民战争,致力洋务运动,签订卖国条约。教师再投影李鸿章故居陈列馆的介绍文字:“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由此,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李鸿章的认识:(1)他是一个勤奋而聪慧的青年才俊,25岁那一年成了大清三十年内科场上最年轻的进士;(2)他是一个政治投机者,依靠镇压农民运动,进入了清朝权力中枢;(3)他是一个有国际视野的政治家,不遗余力兴办洋务;(4)他是一个性格懦弱的外交家,代表满清政府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
2. 抛出问题:电视片说李鸿章“权倾一时,谤满天下”,“时”与“谤”是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接近李鸿章,认识李鸿章。
二、分析人物与时代的关联。历史上没有孤立的時间,也没有孤立的人。李鸿章的政治活动、仕途升迁、性格命运与近代国际关系、中国社会变迁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一)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和淮军的崛起”,讨论明确李鸿章的发迹与淮军的关系。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以风卷残云之势迅速向长江中下游挺进。大清江山风雨飘摇。曾国藩的湘军成了镇压太平军的主力。为了补充兵力,曾国藩命弟子李鸿章回乡组建淮军。
淮军从1862年3月创建至1864年7月,先后收复了被太平军占领的南汇、江阴、无锡、苏州等二十多个城池。杀戮和诱降了大批太平军将士。至天京陷落时,淮军已发展成为一支近一百二十营,六七万人的强大武装。作为淮军统帅,他是镇压农民战争的帮凶,更是清政府“安内攘外,防患固本”的得力帮手。
清政府论功行赏,“曾国藩身为两江总督……而李鸿章当上了江苏巡抚……尤其是李鸿章,身为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在1870—1895年间乃是中国实际上的‘首相”[1]。
学生讨论明确,如果没有1851年兴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没有19世纪60年代淮军的崛起,也就没有晚清重臣李鸿章了。李鸿章的荣光是踏着太平军的血迹成就的。
(二)学生阅读教材,联系材料,认识洋务领袖李鸿章。为什么他自嘲是个“裱糊匠”?
洋务运动是一场既不动摇清廷祖制,又有利于加固清廷统治根基的运动。此时的大清如一间破屋,而李鸿章自嘲是那间破屋的“裱糊匠”。
1. 学生讨论洋务运动中的李鸿章是如何做“裱糊匠”的,梳理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内容。
李鸿章在同治三年写给恭亲王和文祥的一封信:“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2]
“李鸿章认为:要自强,就必须有新的生财之道,开辟新的财源;要开辟新的财源,莫如振兴商务。……他们把振兴工商业和抵御外国侵略联系在一起。”[3]
2. 李鸿章三十年的“裱糊”成就怎样呢?让学生讨论明确洋务运动的成效。
“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强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4]
洋务运动历经30年,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是,历史没有眷顾中国。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硝烟又起,威海一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李鸿章终究只能做个“裱糊匠”呢?洋务运动为什么注定会失败呢?
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曾国藩诸人虽向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族。”[5]
赵福帅在《江南制造总局仿制末路》一文中这样剖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晚清中国不但枪炮落后西方,政治,文化同样不如。彼时的中国缺少洋枪洋炮,更缺少产生洋枪洋炮的工业基础、政治秩序、理性精神……”[6]可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三)引导学生联系近代史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思考谁该承担领土主权丧失的责任?
以《马关条约》签约为例,学习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历史事件的解释。
甲午战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事实上,在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想尽全力挽回大清国主权和财产的损失,同日本的首席谈判伊藤博文讨价还价,用尽心力。还意外遭遇了日本刺客,子弹卡在他左眼下的骨头缝里,差点要了他的命。1895年4月,李鸿章带着《马关条约》草约和脸上的绷带回国,发现他成了举国的“公敌”: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官员说他丧权辱国,民间暗示他拿了日本人的银子,更有人公开声明要不惜一切杀掉他以雪“心头奇耻大辱”。
朝野痛骂“卖国秦桧,误国李鸿章”,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所有屈辱,割地,赔款,通商……将国家的领土、财富和臣民出卖给洋人,几乎都是李鸿章一手造成的。
大清统治,风雨飘摇,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松弛,人才匮乏,失败一个接着一个。中国挨多少次打,李鸿章就签多少次约,李鸿章也因此成了“卖国贼”遭受国人诟骂。历史值得反思,这难道仅仅是李鸿章一个人的罪过吗?他毕竟只能算是清朝的一个代言人罢了。
历史发展到清朝末年,谁应该对国土的沦丧,主权的丧失负责呢?放在李鸿章签约的时代,即大清摇摇欲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的群体崛起和对外扩张的时代,答案已经很明了了。
三、理解贴在人物身上的标签。不知谁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今天在教科书所学到的历史内容真的很难说是“真实的”,不知被涂抹过多少层色彩了。不少历史人物身上被不同的时代贴上了不同的标签,那么,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明白那些标签背后的时代因素。
(一)向学生展示贴在李鸿章身上的历史标签。
1. 慈禧太后称李鸿章为 “再造玄黄”之人。
2. 《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李鸿章为“中兴名臣”[7] 。
3. 电视剧《历史转折时期的邓小平》台词:“中国1997年收回香港的政策不会受任何干扰、有任何改变,否则我们就交不了账。我们和英国朋友说,我不解决这个问题,我就是李鸿章。谁不解决这个问题,都是李鸿章。”
(二)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想象和逻辑推理,说出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不同时期对李鸿章形成不同评价的时代因素。
1. 学生探讨:“再造玄黄”标签的缘由。
引导学生分析19世纪中后期清朝的统治危机。1851年到1864年,国内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国外西方列强的侵略脚步纷至沓来,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清朝统治危機,李鸿章对内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为抵御列强侵略,“师夷长技以自强”,兴办洋务运动,是大清的功臣。李鸿章尽一己之力,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清朝的覆灭,挽救了清朝的统治,符合慈禧集团的根本利益。所以慈禧太后才会给予李鸿章最高规格的评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而李鸿章才会是“再造玄黄”之人。
2. 结合《清史稿》编撰的背景,师生共同探讨,为什么《清史稿·李鸿章传》中评价李鸿章为“中兴名臣”?
教师补充,《清史稿》是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组织的“清史馆”编写的,1927年完成,主编是赵尔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最黑暗的时期,也是最动荡的时期。
讨论明确“黑暗、动荡”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主共和与专制复辟的斗争。1912年,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成立了北洋军阀政府。随后袁世凯走上了复辟帝制的不归路,孙中山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为捍卫“共和”和约法同袁世凯的复辟进行不懈的斗争。二是军阀之间的战争。直系、奉系、皖系等各派军阀分裂割据,为争夺地盘,混战不已,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三是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日本利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相互厮杀无暇东顾的时机,企图独霸中国。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的卖国条约《二十一条》就是明证。所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内忧外患跟清末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个时代呼唤像李鸿章一样的“治国平天下”的能臣,希望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兴”。也就不难理解给李鸿章贴上“中兴名臣”的标签了。
3. 如何看待新时期邓小平对李鸿章的评价?分析香港回归的有利条件。明白“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1997年香港的回归,是祖国的统一大业面临新的机遇。邓小平的这段话,体现了中国政府有信心收回香港,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新时期中国的独立自主平等外交政策,同晚清的屈辱外交、卖国外交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里的“李鸿章”是卖国贼的代名词,也可以理解为晚清统治者的代名词,是屈辱外交的代名词。近代史上无数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活生生地证明“弱国无外交”的强盗逻辑。
历史,是时间的流逝,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条时间的长河。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出现的历史人物,发生的历史事件,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学习历史人物应该回到其所在的历史时间里。已经贴在历史人物身上的“标签”也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样需要后来学习者进入标签产生的时代,理解那时评价者的所言所感,这才是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
【注释】
(美)徐中约著,计秋枫等译:《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第197-198页。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年,第55-56页。
王鲁英:《论洋务运动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齐鲁学刊》2001年第1期。
向锐:《西风渐进七十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9页。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第60页。
赵福帅:《江南制造总局仿制末路》,《名人传记(财富人物)》2013年第1期。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411,李鸿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