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实地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数百份调查问卷结果,针对甘熙宅第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运营现状以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互联网+”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和推广方案,为小众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和文化传承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 甘熙宅第 小众博物馆 问题分析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0(c)-020-02
2017年版《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十二五”以来,我国博物馆建设蓬勃发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4692家。到2020年,观众人数达到8亿人次/年。今天的博物馆已经成为集教育、典藏、研究、交流、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文化综合空间,它对于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有着“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职能与责任。如何使博物馆与观众相和谐,与民众文化需求相协调,如何使博物馆事业与社会进步相统一,如何使博物馆社会效益最大化成为每一个博物馆成功运营的最大诉求[1]。
甘熙宅第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是南京收藏、陈列民俗物品,研究民风民俗,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专业博物馆,于2010年建立中国首家民俗和非遗“双博馆”,是南京民俗和非遗文化的重要展示地[2]。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甘熙宅第以及特色非凡的“双博馆”,不仅门厅罗雀,更是鲜为人知。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作为一个代表性的地方性博物馆,如何在这欣欣向荣,竞争日益激烈的众多博物馆中求得一席之地。本文结合“互联网+”模式,针对民俗博物馆的运营现状和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和方案,希望可以帮其打破固守陈旧的运营方式,寻求创新之路,为其运营管理和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1 南京市民俗与非遗博物馆的运营现状和问题分析
笔者带领团队多次实地走访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和非遗博物馆,以及省内多家综合性博物馆收集相关资料,总共发放调查问卷624份,12份无效,收获612份有效问卷。结合人物访谈以及有效问卷的回收、统计与整理,针对甘熙宅第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和非遗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如下。
1.1 客观条件限制,硬件设施不足
甘熙宅第处于南京秦淮区熙南里街区,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博物馆没有且无法配备相应的停车场来接待大量的散客或者团队旅游。同时,甘熙宅第建筑是依照当时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虽然甘宅规模庞大、然而各类用房的位置、造型、面积、装修都有相应的规定,加上对原有建筑的保护,甘宅本身可更改利用的空间较少。
1.2 馆藏展品稀缺,展品陈列无序
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段勇先生在其《当代中国博物馆》一书中明确指出,藏品是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双博馆藏品意义深厚,蕴藏了很多民俗文化的结晶,非遗文化的传承。虽说甘熙宅第建筑传承了徽州古建筑的风格,加之金陵甘氏家庭历史陈列,本身就可以吸引游客,然而与故宫博物院的180多万馆藏文物,南京博物院的43万余件(套)藏品相比,民俗博物馆的展品数量可谓是屈指可数,少之又少,非常稀缺。除此之外,民俗展品展厅的规划无秩序,展品陈列无次序,分类模糊。
1.3 非遗区管理缺失,传承人不定期缺位
非遗博物馆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场地,供其宣传自己的技艺,并且推广自己的非遗技艺衍生产品,但是非遗博物馆对于他们的管理,似乎非常松懈,管理力度不足。首先,馆内仅有一块简陋的展板介绍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品的情况,手工艺人的工作场所拥挤,部分展品的摆放也有些凌乱,不便于工作人员管理和游客参观。其次,个别手工艺人参加馆外的活动时间较长,展位经常闲置。在调研期间,多次出现非遗传承人不在其位的情况,馆内也没有任何公示或者通知告知游客缘由以及可以参观的具体时间。
1.4 宣传模式守旧,品牌文化缺失
馆内的传宣力度不足,宣传资料稀少,一页纸的宣传单页上仅有甘熙宅第的简介和参观路线图。因民俗博物馆的馆藏展品数量有限,展品展示方式单一,多数展品只有介绍展板和实物展示,游客体验感、参与性和互动性较差。此外,不同于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热销,民俗博物馆没有衍生的系列紀念品或者外延文创产品,完全没有形成品牌文化。非遗馆传承人的展品也是各有特色,没有形成联合的产业或者品牌,最终难以实现效益目标。
2 “互联网+”模式下“双博馆”的优化经营和发展策略
2.1 提升硬件设施,改善游览环境
增设停车场是为博物馆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虽然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本身并没有多余的空地建造新的停车场,但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周边熙南里商业区,甚至夫子庙旅游景点的停车场,采取划定片区或者共享停车位的方式,并通过公共交通或者博物馆APP之类的便捷信息化手段,可以及时查询或者告知游客停车场相关信息,努力提升和改善博物馆游客接待的硬件条件,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便捷和满意度。
2.2 丰富馆藏展品,改善陈列方式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若想与故宫博物院此类博物馆中的佼佼者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但博物馆不一定非要以“大”、以“博”而出名,也可以“小”、以“深”而有名,可以打造成具有南京民俗特色、别具一格的小众博物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博物馆,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无疑是展品。除去博物馆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收集民俗展品之外,博物馆可以通过政府或者官方公示的方式,向民间、私人收藏爱好者、民办博物馆征集相关展品,也可以在其微信公众号或者官网上单独开辟藏品收集栏目,拓展展品收集的途径,丰富馆藏藏品。
馆内展品的陈列要打破原有传统的摆放方式,不能仅仅是简单悬挂或放置在玻璃柜中,或者单一的实物展示以供观赏,应呈现多元化的陈列方式。除去有序摆展之外,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和信息技术,呈现展品的虚拟化,通过视频影像、触屏、全息投影、VR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技术等多种方式调动游客的触感和观感,加深对馆藏展品的体验感。此外,非遗馆手工艺人的展品都应配有简明扼要的解说词,展品可以推荐典型出样和群展方式,而不仅仅是玻璃柜中的单独展出,因为大多数手工艺品都偏小件和单薄,所以可以采用群展的方式,以更好地展示展品以调动游客的兴趣和积极性。
2.3 拓展“互联网+”模式下新型的宣传模式
微传播是一种新兴的、发展迅速的、极为贴近受众的传播方式。在博物馆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而绞尽脑汁地展开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微传播给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希望[3]。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工具,尽可能向更丰富的媒体类型拓展。利用微博、微信等人们日常的社交平台为博物馆服务,通过微传播手段开展博物馆的宣传活动。也可以效仿故宫,搭建起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官方网站为核心和主入口,由网站、公众号、APP应用等各种信息组成,线上线下互通互联的聚合平台[4]。
目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许多功能还不完善,利用率也很低,信息化讲解方式亟待改善和优化。博物馆应优化其语音导览,即微信二维码讲解词即扫即用的功能,做到实时定位、实时智能讲解。当游客在观赏实体展品时,可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实时加载展品信息和照片、音频和视频讲解等,使游客对展品的历史文化、工艺习俗等各方面有更加深入直观的了解。与此同时,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还可以打造民俗和非遗数字博物馆,提升博物馆馆藏品的展示能力和游客的交互体验感,为游客供了更好的观赏模式。
2.4 提升游客的深度服务
博物馆发展的根本存在于展品,也存在于其服务的对象,大众。故宫需要担心的是在节假日如何有效的控制前来参观的游客,为大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而反观南京市民俗和非遗博物馆,它们需要的则是如何吸引游客。张得欣曾经采访了一些欧洲著名的小众博物馆馆长,对于游客吸引的问题,答案往往是希望吸引更多会驻足下来欣赏展品的游客,相对于团队游,小众景点博物馆更倾向于吸引自由行的旅客[5]。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无法与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抗衡,从小众本质属性的理念出发,可以通过培养博物馆小众空间,为博物馆核心的观众群进行深度服务,进而带动外围相关群体的关注、认同、围观和了解,影响博物馆的观众群体维度[6]。这也是小众博物馆长久发展的一条新路径。双博馆可以联合各个高校和中小学,定期走进校园或者邀请学生进入甘宅,开展丰富的民俗教育活动和讲座,培养青年志愿者,循序渐进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下去,提升民俗博物馆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2.5 线上线下同步推出博物馆品牌文创品
开发纪念品不应为了博物馆事业发展而开发,而应按照大众的需求,更多地发掘文物元素,创造出兼具特色与市场的博物馆纪念品,甚至是日用品,使观众乐于把“博物馆带回家”[7]。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可以联合非遗馆,创建自己的线上线下官方品牌旗舰店,打造一系列非物质文化与民俗文化相关的品牌创意产品。开发充分体现甘熙宅第馆藏展品元素的文创艺术品、衍生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推广。例如,可以在香囊的袋面上绣上甘家大院全景图或是民俗展品的图片、微雕作品上呈现24节气、每年推出类似故宫日历的民俗日历,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又可起到宣传效果。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打造外延产品之时,也应印有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或者双博馆的标志,形成品牌效应,更有效、直观、便捷地通过品牌文创产品向公众传播民俗博物馆馆藏展品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3 结语
南京民俗博物馆因为自身馆藏展品数量稀少,宣传不到位,导览布局不合理,以及硬件设施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博物馆的发展以及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和传承的影响力。博物馆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社会化媒体工具和微传播形式展开宣传,有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出有特色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发展[J].四川文物,2011(1).
[2] 郑孝清,马麟,杨英.南京市民俗博物馆[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0.
[3] 郭珽.微传播在博物馆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试析——以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为例[J].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2015(6).
[4] 陳伊功.社会化媒体与博物馆公共价值[J].中国纪念馆研究, 2014(1).
[5] 刘超英.博物馆常用英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6] 张得欣.欧洲小众博物馆的启发与思考[J].中国广告,2017(7).
[7] 张慧红.博物馆学博物馆的小众营销[J].博物馆研究,2013(1).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科技团队项目(801050616TK005)《互联网+模式下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敏(1979-),女,江苏南京人,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