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安兴
【摘 要】在初中阶段,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学过后应该重视作业的科学布置,那么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过程中如何实现科学设计,仍然需要不断探索,本文基于对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总结了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充分引入分层教学模式的策略,以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 作业分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171
分层教育是通过掌握不同学生学习情况,而科学的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任务,作业设计过程可以尝试采取分层教学模式,通过作业分层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并且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初中阶段数学教学过程,教师要积极采用分层作业布置措施,以提升教学有效性,下面具体分析。
一、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必要性
通过对初中数学作业进行分层,可以大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作业实行分层,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对其进行不同阶段的指导教育,这样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作业的完成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也可以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前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靠教师讲学生听,这样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使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压抑,作业分层可以使学生积极的完成作业,在作业中遇到的难题以及问题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积极的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沟通,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也使学生学习的效率大大的提升,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总体的学习成绩;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还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师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指导,不断的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以及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实践策略
(一)作业设计要分层,让学生“能做”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观念,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能体验到成功,尤其是创新成功。由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先天禀赋和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都有“露一手”的机会,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新课标的要求。
例如:作业套餐就是由易到难,对作业的一种分层设计,A套餐,重在“双基”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B套餐,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一般适合“中等生”;C套餐,创新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适合班上少数“尖子生”。这样的作业设计就可以从数量上将定量型改为弹性型,难易上、数量上有了合理的调控,把“果子”挂在每位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得到的位置,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定作业时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困难,只要同学或教师加以点拨,他们便会完成。这极大的培养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信心,使差生缓解原有的心理压力,也使优等生提高探求能力,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养成积极的作业心态。
(二)尊重个性化,注重发展性
在学习过程,每一名学生都会完全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与评价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要突出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更加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重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发展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关注和了解学生,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要有一个比较清醒和明确的认识,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要更加关注学生基础的夯实,因为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基础的夯实就是其最近发展区,因此,在作业设计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书上的例题,或者是以课内习题为主,旨在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而对于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适當地减少课内例题和基础知识部分的习题,更多地选择一些形式多样化而且难度比课内习题稍有提升的习题,因为这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是课内基础知识的升华,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这一知识区域。而对于成绩和能力都很优异的学生,教师就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用实践性较强和难度较大的习题来覆盖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旨在不断地磨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水平。
(三)突出作业设计的分层目标
在作业设计的目标性方面,教师要遵照上述原则,在教学时间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将作业按照学生的需求进行分层的设计,每一层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如第一层要重点夯实学生的课内知识基础,第二层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而第三层则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作业设计的目标不仅教师要明确,而且也要让学生明确,因为在作业的选择方面不再是教师的安排,而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每一部分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的实际状态来进行作业的选择,让学生更多地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在这方面教师同样要设计严格的制度,既要保证学生能够通过作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成长,同时,又要避免学生对于自身的盲目性认识。因此,教师在给予学生最大的选择权利的同时,也要做好引导和协作的工作,帮助学生不断地认清自己,获得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方面的成长。
三、结束语
总之,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深入教学实际,不断总结更加科学的分层教学模式,通过作业分层设计,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效率,为此,需要相关教师不断深入总结,以选取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分层作业内容,从而促使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桐汐.基于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J/OL].教育现代化,2018(44):1-2
[2]张豪.浅谈作业分层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码设计,2017,6(10):218-219.
[3]罗淬.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7):1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