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探讨

2018-09-10 18:05:02文诗琪
南北桥 2018年13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兴趣培养想象力

文诗琪

【摘    要】美术课上我们教师在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时,还要给学生提供一片绘画的蓝天,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

【关键词】兴趣培养  想象力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144

小学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枯燥无味的教学,努力创设别开生面、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它是在观察与想象之后的灵感状态。以形象思维为引線,在生动有趣的作画中牵动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动作思维、灵感思维的自由发展,引导小学生进行某些相似的改进、相似的综合而后创造,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引领小学生走进自由自在的艺术天地和理想彼岸。培养创造力的土壤是深入生活。生活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事多留心,多联想。创造力的来源是心灵,学会运用自己那颗美妙智慧的心,才会有创造性思维的闪光。培养孩子灵活机动而不死板,善于联想而不僵化。例如,提供给学生手套的形状,让他们根据手套的外形用填添在手套上增加一些东西,叫它变成另外一种东西,如树、楼房,表现出孩子想象的求异和创造的新意。

我们知道,小学生作画开始时都是凭印象来画,常常是别人怎么画,他也照着画,缺乏自己的独立性。正是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使小学生的作品多种多样。实践证明,没有教师的示范,他们也能画出千姿百态、形象色彩各异、充满稚气和美好愿望的作品,那是小学生心灵真实的体现。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在通过观察、记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没有大量观察、记忆的积累,就谈不上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是学生对原有的事物加工改造形成的产物。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象力,尊重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能力。他们的想象画是不求科学的“真”只求感受的“真”,并不以“像”为标准。美术课教学以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根本出发点,鼓励他们敞开理想的心扉,展开理想的翅膀。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点燃他们的创造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内在动力,使其创造力不断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是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乐趣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在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学习的民主,美术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冀教版三年级《画花样》这一课时,在学生认识花样的前提下,教师可以以小队为单位选出一名代表开展竞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画出尽可能多的花样;也可让学生把自己精心设计的花样做成装饰品,以服装秀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课堂上,通过画、演、竞赛等形式,“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创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空间,学生多种感官得到参与,充分展示自我、释放豪情、显露潜能,每个学生都获得参与的快乐感和满足感。课后,教师还可建议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花样做成小礼品送给同学、朋友。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从课堂上延续到课外,不但点缀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而且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就会带来绘画的灵感,必然就会画出优秀的作品。纵览小学的美术教材,既有生动有趣的童画、想象画、卡通画,又有中外儿童优秀的美术作品欣赏、画家笔下的动物画、风景画;既有动手操作的工艺品、小制作课,又有走出课堂、描绘大自然的写生课,教师在教学时用有趣、童话般的语言来描绘教材中的画面,可给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绘画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美的教育。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四、正确认识儿童画

“你胡涂乱抹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画得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只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童画的好坏标准,会对孩子学习美术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儿童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要知道,儿童画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法相提并论,但其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能及的。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小学生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应该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关注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真正的儿童画。

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去教学,让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讲解、示范、提示,并且要加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多方位、多侧面接受艺术熏陶,得到艺术享受,提高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艳梅.对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探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4,(5):171-171.

[2]成雪妹.关于小学美术综合课型教学方法的探讨[J].少男少女,2017,(36):57-58.

[3]陈秀.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探讨[J].民风(科学教育),2013,(4):359-359.

[4]杨贵才.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J].语文课内外,2018,(10):149.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兴趣培养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4
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未来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18:12:16
初中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方法探讨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0:05:02
谈谈幼儿音乐兴趣培养及唱歌教学过程
DDoS 攻击的检测和控制方法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20:23
灵动指尖的艺术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45:31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