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萍
摘 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新要求,成为德育课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要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就需要德育课教师切实关注“人、情、味”这三个元素,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良性高效的教学生态链。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道德与法治;德育工作;人;情懷;味道;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2-0012-02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道德与法治》教材开始进入教学实践环节,与此同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也在2016年9月正式发布。新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顺应时代要求,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要求。但再好的教材,如果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就只能是学生用来记诵、应付考试的工具。因此,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新要求成为德育课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在教学实施环节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呢?这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关注“人、情、味”这三个元素。
一、有“人”,才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方向
有“人”,指的是教师应该从教育的本源来认识课堂,教育是面对人、帮助人生命生长的过程。而着眼生命生长的课堂,必然是基于学生实际,从学生生命生长需要出发的。“以生为本”“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已成为教师普遍认可的“教学真经”,但知道并不等于落实,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存在。很多教师还是把重心不自觉地放在教材知识讲解上,功夫下在如何让学生应对考试上,教材中多样的活动设计也没有充分地利用,一些单元实践活动环节直接忽略。
“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探索道德价值观、法治意识、品德和人格形成的规律与机制。维果斯基(Lev Vygotsky)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好的教学从观念上来讲,首要的是教师要目中有人,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视角出发,关注学生面临的问题,帮助学生成长,以学科能力提升为抓手,把握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方向。教师眼中的学生应该是具有生命整体性的未知世界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不是学科内容的被动学习者。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必定是超越知识,指向价值教育。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必须跳出从知识到知识的思维,以知识为载体,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这样才能彻底改变教师在课上总是习惯于指向考试、指向升学的传统思维与操作模式,立足于关注人的发展、培养人的素养。有“人”,才能促进师生间有效良性互动。目中有“人”的教师,时刻会去关注课堂上学生情绪的变化,会去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会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合理生成,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开放、民主、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
二、有“情”,才能提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保障
有“情”,这里指的是教师要有教育的情怀,有着教育情怀的教师才能成为社会主流价值的引导者。习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强调指出,抓好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在其品德的发展上进行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道德与法治”课程理应将价值引领视作灵魂与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作为价值引领者的教师,其自身的价值取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身若缺乏价值认同又如何能担当好引领者的责任。
首先,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具有家国情怀的教师才能以平静的心态抵御诱惑,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才能执着地探究学问,注意知识的更新,提高综合素养。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自媒体时代,少数学生有时可能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把握好“价值引领”之舵,弘扬社会正能量,从正面事件中寻找榜样,激励学生奋进。不回避消极问题,要引导学生对负面事件进行反思,明确责任,以此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选取“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素材,传递社会“好声音”。
其次,教师要有人文情怀。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应该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以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成就他们的精神成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准确把握对学生的基本态度。一是要有关爱之心。教师要有仁者情怀,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关心、理解、尊重学生,要让学生在学校中有“获得感”,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二是要有博爱之胸。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个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在情感的投入上一定要越过偏见的误区,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送去温暖。否则课程中的平等、公平、尊重等理念是无法真正进入学生心灵的,一个言行不一致的教师又如何让学生信服你传授的道理呢。三是要注重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适时“放手”,明确“从领路人到路标”的变化,从侧重“教”转变为侧重“学”,不急于给学生结论,重在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体会发现的乐趣,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
三、有“味”,才能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任务
有“味”,指的是课堂要有味道,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愉悦感或兴趣度。应该说新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已经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份精美的食材,但好的食材还需配好的厨师。一位优秀的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成为一名厨艺精美的大厨,通过巧妙搭配,精心烹调,让学生通过知识不同的呈现方式,发现知识可以转化成比书本上的内容更有趣有味的东西,让师生能够感受、欣赏和体验一种“情景交融、心智合一”的学习境界。“认识人生的意义”(《道德与法治》苏教版七下)属于典型的说理课,对于这一主题,某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围绕“人生”这一关键词对教材作了重新建构,进行了如下设计。【环节一】做游戏看人生。心理小游戏:撕生命。(1)假设你能活到100岁,用一张有10个刻度的纸条来代表你100岁的生命(每个刻度代表10岁)。(2)把你已经走过的“人生”撕下来,放在桌上。(3)假设你60岁退休,请你把此后的“人生”撕去。(4)现在在你手上的,就是你可以用来奋斗、创造自己美好人生的时间。但是你不能不吃不睡,所以至少还要撕去手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然后把剩下的时间和你已经撕掉的时间比较一下,思考:看着现在手上的“人生”,你有怎样的感觉?游戏中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环节?为什么?出示:人生愿望调查统计表,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选择是否等于相同的价值”。【环节二】讲故事悟人生。同样的年龄(22岁),同样的高中文化,同样来自农村,同样到城市寻找人生的梦想,两人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进城之后面临着相似的遭遇,经受着相同的挫折和考验……探究平台: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一样吗?请你预测一下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他们的生命价值有何不同?【环节三】读诗歌品人生:《有的人》——臧克家。思考:为什么有的人“虽生犹死”,有的人“虽死犹生”?【环节四】学榜样选人生:麦田的守望者——秦玥飞。交流:秦玥飞最初的梦想是什么?为了实现梦想他做了怎样的选择?【环节五】谈理想“划”人生。再次拿起你最富有创造力的“人生”时间,把你的学习计划、职业计划和生活计划标记在对应的时间刻度上。
这样的整体设计,将教材、教师、学生的情感统一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置身于可感知的环境去观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和感悟,有足够的空间去争鸣和表现,教师也有足够的机会促进生成,引发精彩。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接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显然这样的设计让课堂不再无趣、无聊,而成为一道美味的精神大餐。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教学从来不只是理性知识的传递,更是师生双主体心灵之间真诚和有温度的对话。这种对话,始于“人”、经于“情”、终于“味”,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良性高效的教学生态链。而有着“人、情、味”的课堂,才能让“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温柔落地。
参考文献:
[1]张慧红.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
[2]王金创.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甘肃教育,2017(08).
[3]乐雨珠.探寻道德与法治课实践素养培育之路[J].教学月刊,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