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慧莉,吴雨桐
(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
儿童绘本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审美对象是儿童,因此它的审美要求有别于其他美学作品,极具综合性。绘本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儿童的审美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在儿童认识这个世界,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国内,本土的绘本没有融入足够的传统元素和文化内涵,没有和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产生共鸣,无法建立起儿童与传统文化的亲密联系。因此我们需要在绘本中加入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力图塑造各种各样风格的“中国绘本”。本论文从众多的文化瑰宝之一——剪纸出发,将剪纸的艺术风格和制作手法进行梳理,同时使用实例进行论证,努力将文化的纽带通过书籍的媒介与当代中国儿童建立起联系,形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剪纸又叫刻纸,最早出现于中国民间的喜庆活动中。例如过年过节、婚事嫁娶,会使用一些大红色的纸质装饰,用以渲染节日喜庆的气氛。剪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寓意非常广泛,内容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中国农民认为多子便会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1];同时剪纸具有很强地域性,南北方的剪纸给人的审美效果截然不同。北方剪纸大气豪放,南方剪纸美艳秀丽,都具有很强的民俗特色。
剪纸又称“剪镂空”,是采用刻刀、剪刀等工具,使用纸张、金银箔等原料并结合剪、刻、贴、撕等多种手法来表现画面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运用的艺术手法有阴剪法、阳剪法、阴阳结合剪法等,不同制作手法表现出来的效果也各有特色。
在造型上,剪纸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意象性,主张“以意写神”,具有随心表意、稚拙天真的特点。剪纸不是对自然客观的临摹而是对繁杂内容进行概括和梳理的过程,充满生命力。例如在《马年窗花剪纸》中,就体现了剪纸简洁概括的过程,形象比原型更突出,更有戏剧效果。同时剪纸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富有寓意的纹样,例如月牙纹、圆眼儿纹、柳叶纹、轮形纹、云形纹、鳞形纹、水波纹、内圆锯齿纹、外圆锯齿纹、直纹锯齿纹、斜线锯齿纹等等[2]。《十二生肖》运用了圆眼儿纹、月牙纹、斜线锯齿纹等等,丰富了画面细节的同时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在剪纸的图案纹样中,“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剪纸的纹路和符号都有着相对应的寓意,如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等。
在构图上,平面化、完整性、节奏感是剪纸最突出的构图特点。剪纸的平面化构图是对自然物像的简化概括处理,巧妙地利用空间和布局的平衡,注意黑白关系之间的构成,以体现剪纸构图中各物象之间的势态关系;其次剪纸讲究构图完整饱满,追求以全为美;再次剪纸构图注重画面的分割与组合,因此富有秩序感,形象更加突出。最后辅以极强的形式规律来表现画面,讲究对称均衡和节奏韵律,在画面中对称和反复的物象非常之多,形式感也非常强烈。在民间剪纸(图1)中,可以看到剪纸的对称感,画面中鱼鳞和孔雀开屏时的羽毛都富有韵律和节奏,整体构图饱满统一,主题突出。
图1 剪纸的构图艺术
图2 龙年剪纸
在颜色上,具有高纯度、象征性、主观性的特点[3]。剪纸在用色选择上较为主观,仅凭借自身意愿来选择色彩,赋予色彩不同的情感意义,例如红色代表吉祥喜庆,黄色代表富贵。同时用色鲜艳明亮、浓烈厚重,颜色纯度高。这些特点我们都能从福娃剪纸和龙年剪纸 (图2) 中看到,两图画面中红绿的搭配符合剪纸艺人对色彩对比的追求,整体色彩纯度较高,鲜艳明亮,充满了张力与活力,体现出民间剪纸感情色彩的浓重炽热和质朴率真的艺术本质。
剪纸生于民间,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的寄托。它受到中国辉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表达形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民间艺术和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剪纸艺术作为儿童绘本创新的来源和养料,在造型、构图和色彩的表达方式上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之处。
把剪纸的艺术形式应用到绘本之中,首先要考虑剪纸的造型风格和色彩构图,利用其正负形、剪影图形等给画面带来视觉冲击;其次,剪纸“剪、刻、贴”的制作手法将剪纸元素重新构建和重组,形成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最后要将剪纸的传统审美与儿童的审美相结合,做到相得益彰,进而在继承和创新剪纸艺术形式的同时拓展了新的应用领域,赋予绘本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剪纸的造型具有天真稚拙的特点,形象较为朴实简练,与儿童单纯、稚拙的思维特点具有相似性和同一性[3]。同时剪纸的造型表现往往是剪纸人发自内心的感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一点跟儿童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表达心中所念所想,具有率性的自由。因此将剪纸的造型特点融入儿童绘本中,不仅符合儿童现阶段的认知程度,也顺应了儿童自由无拘束的思维方式,更好地让儿童理解绘本所表达的物象意义。例如在绘本《老鼠,老鼠》(图3)中,小老鼠造型各异,头部花纹运用了内圆锯齿纹的表现手法,鞭炮的部分更是不拘泥于“形似”,而以“神似”为贵,具有明显的中国“写意”特征。《兔年的礼物》(图4)借鉴了剪纸质朴的造型,又融入吉祥图案,在丰富画面细节的同时增强了画面稚拙天真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给人以单纯真挚和天真稚趣的独特美感。
图3 绘本《老鼠,老鼠》
图4 绘本《兔年的礼物》
剪纸的构图趋于平面化,完整而饱满,富有对称性和韵律。在图《找蛤蟆》(图5)中,完美地沿袭了剪纸的对称特点。画面中的青蛙采用平面化构图,不考虑空间透视的影响,更能突出“蛤蟆”的主题。儿童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更容易理解故事主题与内容。同时采用剪纸对称和完整的构图形式,体现了“全”的概念,使画面整体充满节奏和韵律感。在绘本《狗妈妈》(图6)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形态特征,把原本体型较小的狗妈妈扩大化,而把体型较大的老虎进行缩小处理,符合儿童对绘本中狗妈妈高大形象的理解,也符合构图中“近大远小”的特点,具有生动的趣味和深刻的寓意。
图5 绘本《找哈蟆》
图6 绘本《狗妈妈》
在图四季的故事《春》(图7)中,不仅包含了剪纸夸张和随心表意的特征,而且在画面空间的表现上,借用了物象的透叠等构成方式来完成。这种主观意象上的自由透视正是剪纸所特有的一种造型方式。同时画面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有一种梦幻式的美感。在四季的故事《夏》(图8)中,采用了平面化和对称的手法,四周的装饰树叶错落有致,充满韵律和动感。该图书系列的两幅图均透露着剪纸的完整性、对称性、韵律性的特点,画面非常饱满,富有节奏感。
在四季的故事绘本中,以剪纸的构图形式为基础,将图案和人物加以卡通画、矢量化处理,让画面保留剪纸造型的同时富有新鲜感,在不失本土文化内涵的同时具有时尚感.。
图7 绘本《春》
图8 绘本《夏》
儿童偏爱纯度和饱和度较高的暖色调,例如红色、橙色、黄色等,对于色彩的敏感度和感受力极为敏锐。另外明亮的颜色也更容易被识别辨认。在中国的传统美术中,很多颜色都具有独特的内涵,例如红色代表喜庆,绿色代表生机等等。剪纸的色彩由于工艺和材料的限制,用色需要达到“少而精”,大多使用高纯度用色,对比强烈。同时强调主观意识,具有明显的意象性,是剪纸艺人情感色彩的直接体现[3]。剪纸的这些色彩特征恰如其分地符合了儿童对于色彩的辨识度和理解力,近年来逐渐在儿童绘本中得到了运用,比如《老鼠嫁女》。在图中,花轿的外形、装饰以及老鼠的耳朵等都使用了大量的剪纸花纹和镂空效果,富有浓厚的“中国韵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大面积的红色调,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喜庆、热烈的寓意,另一方面也容易调动人们的情绪。同时为了缓解因红色亮度过高和面积太大所带来的不适感,而使用黄色、绿色、蓝色等进行分割。这种色块分流使色调喜庆热烈又生动和谐画面,整体丰富而又统一。同样的处理方式也能在《小小虎头鞋》中找到痕迹。大红色的背景,从中穿插着黑色、绿色、紫色等颜色,将画面均匀的分割,整体端庄大气不失稳重,这样的色彩体系既能第一时间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又能使其不易产生审美疲劳。
剪纸的造型、构图和色彩特征可以融入到儿童绘本中,并加以继承和创新,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首先,在儿童绘本中运用剪纸的美术元素和艺术特征。从儿童的视角去看待艺术的美感,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和绘制图案,引起儿童的共鸣感,达到一定的“默契”。其次,我们在运用剪纸元素来丰富绘本画面和内容的同时,要考虑到儿童绘本所要求的“自由率真”和“单纯稚趣”的精神内涵和风格,寻找剪纸中的艺术元素与儿童绘本画面要求的契合之处,传递绘本这个特殊美术形式的艺术感。最后,我们在吸收和传承民间剪纸这一传统美术元素的同时,要推陈出新,积极进取,敢于打破原有的束缚与观念,在儿童绘本中融入具有现代感、时尚感的美术元素。
综上所述,在继承传统剪纸艺术手法的同时,我们要从儿童的审美特征和独特的视角出发,以“自由率真”和“单纯稚趣”为主题和轴心去发散思维,将合适的剪纸元素融入到现代的创作技法中,创作出优秀的儿童绘本,让新一代的儿童了解到自己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