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谈大学生法律意识

2018-09-06 04:10夏长雁武晏
知识文库 2018年12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治法律

夏长雁 武晏

近些年来,民主法治逐渐被理解与认可,事实上,它也是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基于此,法律相关课程也越来越成为各大高校重点关注的科目了。怎样增强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此来鞭策学生的日常行为,已经成为了各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核心任务。该篇文章阐述了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探究了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前提下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方法。

提起法律一词,就会让人感觉到严肃,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油然而生。这或许就是因为法律能够限制人们的行为,能够制止住人们为所欲为的恶念,逼迫着人们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由此可知,法律意识对于每一个来说,都十分重要。所以,各大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之时,要格外注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形成与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法律观念。古往今来,中国人民一直很重视人文主义,即是对一个人的道德标准要求较高,那么自然而然地,就比较反对严酷的法律,因为这被认为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大大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但如今看来,这些观点都过于极端。一个人想要良好的成长,就要具备一定的道德标准,可是这并不等同于做了错事不接受惩罚。因此,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谈大学生法律意识意义重大。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1法治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更高的要求

截至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健全了,这便大大缩短了法治社会到来的时间,随着法律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民主法制在人们的脑海中可谓是根深蒂固。大学生是国家科技建设的主要人才,拥有着较好的文化天赋,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有着一种不懈的专研精神,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骄傲。各大高校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法律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从而增强了其法律意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会促进国家的法治社会的长久稳定发展。所以,各大高校学生要积极学习与了解法律,并让法律意识如条件反射一般地存在于头脑当中。

1.2网络的进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难进行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网络的不断进步,现在,网络技术涉及到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大学在校生的社交等,这使得大学生的三观有所变化。毋庸置疑的是,网络技术使信息传递更加便捷了,同时还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有形的载体,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各式各样的信息,为他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凡事有利就有弊,由于大学生长期接受高等教育,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较多,也十分喜欢使用网络来获取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信息,可是网络中的部分信息是不积极、不健康的,这便会教坏大学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让大学生具备法律意识才是当务之急。

1.3大学生资助矛盾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加,尽管如此,学生当中很大一部分依旧没有得到那份属于自己的资助金。在这种事件的频频发生却又找不到合理解决办法的情况下,会促进不公平萌芽的产生,长期发展下去,给大学生留下了不公平的思想印象,这便阻碍了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进行,也不益于他们形成法律意识。

2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

為了构建和谐稳定的法治社会,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尤为重视,并大力鼓励各个高校要对多开展与法律相关的活动等。随着时间的流逝,各大高校也纷纷对党的要求加以回应,目前,为了把该项工作做的更好,高校已经开始用如下叙述的策略培养在校生的法律意识了。

2.1发挥法律科目的作用

法律科目是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即是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用法与学习法律的意义。对此,各个高校要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格外关注,使他们真正具备法律素养,并学会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从根本上实现法律科目的实行的目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2.2加强法律信仰教育

尽管法律观念被广泛的传播与推行,但其实践结果并不可观,究其本质,则是缺乏法律方面的信仰。对此,要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让他们从根本上明白法律的本质,并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逐渐被大学生们所接受与认可,从而使法律意识成为一种习惯。

2.3本着以学生为本展开教育

各个学校要定期围绕法律这一主题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教育,并以本着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着想的原则。在面对有违法倾向的学生时,要对其加以思想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杜绝违法事件的发生。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通过成立意见处理部门来调节学生遭遇不公平待遇时的不满情绪,此外,这也相当于给了他们一个申诉与维权的机会。本着以学生为本开展教育,有助于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有益于社会进行法制建设。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谈大学生法律意识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朝着更正确的方向前进。大学生是中国民族的脊梁,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于这群大学生,可以说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法治社会的建成的前提与基础。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绵阳师范学院磨家校)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法治法律
法治意识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