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解读与思考

2018-09-06 10:24刘燕
读天下 2018年13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语文作为我国国人必学的一门基础课程,语文学习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因此一直以来我国教育系统便予以着语文教育高度的重视。现本文站在初中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试论提高初中语文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一、 前言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知识的交流与更新速度都在不断地加快,这对学生以及教师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初中语文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学习都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语文教师必须了解到社会发展趋势,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转变语文教育思想和目标。深化语文内容与语文教育方式内涵,提高语文教育有效性、质量与效率,使学生收获更多的语文素养与语文知识。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

二、 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用于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受传统思想影响,我国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一直是以被动式的身份和态度参与语文学习,教师在台前眉飞色舞的演讲,学生则是在台下呆若木鸡的听讲。因师生缺少有效够沟通,所以不仅是课堂气氛十分压抑,同时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经常无法保持有效的集中。学生担心教师喊到自己的名字,不敢抬头正视教师,这所带来的影响非常显著,那就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得到保障。对此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体与学习主体。唯有给予学生更大的权利,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教师在授课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与质疑。当学生出错时应使用鼓励的态度而不是苛责的态度,使学生不再害怕出错,敢于在课堂发言,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可以大大提升。

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课时,教师不妨先提问学生:当你们在看到某人的背影时,你认为自己能够得出哪些讯息。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下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老师如果我看到的背景是一位佝偻着的人,我觉得他可能是一位老人或是被生活压力压得喘不上来气的人。有的学生说:老师如果我看到的背景是挺拔高大的人,我觉得他可能是一名警察或是一名军人。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将学生顺利的带入到课文学习。之后再开始讲解《背景》一课,询问学生作者描述父亲背景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便能够顺利地回答教师。

三、 采取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善用多元、丰富的教学方法,在活跃气氛的同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一) 情景教学

作为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式能够巧妙地将情境与课文结合到一起。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进入到真实的课文情节当中,感受课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课文寓意。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更是推动了情景教学模式的完善。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现活灵活现的学习情境。将原本平面化的内容转化成生动灵活的动画人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从被动的学习情绪转化为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 游戏教学

在国内教育系统越发完善的今天,游戏教学得到了师生们的高度重视。游戏教学的原则为以生为本,以生为本恰好顺应了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师生感情与学生的团结气氛。使学生更加享受学习、更快掌握知识。当然教师也要平衡好游戏教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否则很有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

如复习古诗与学习新古诗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击鼓传花的教学方法。教师背对学生敲击黑板,学生在台下趁着教师敲击黑板的时间传递纸花,当教师结束黑板敲击后,拿到纸花的学生用抽签方式背诵古诗。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对古诗的记忆。

(三) 小组合作

在核心素养教育阶段,小组合作成了一种效率很高,成效显著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方式能够加强生生交流与师生互动频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发现与分析问题能力。

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学生在小组内部先行讨论文章大意,之后由小组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由小组指派人员在课堂中扮演教师讲解课文。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与协作意识,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四、 布置生活化、趣味性十足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完成知识巩固

作业是学生学习语文非常重要的一环,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必须保持衔接、互衬的关系。学生在课上认真学习,课后认真完成作业,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得到极大的提高。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布置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的作业内容。

教师可以使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来扮演教师。教师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课的教学,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学内容的资料搜集与处理。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流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 结语

初中语文作为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在展开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活跃自我思维,转变教学方法。从教学气氛与教学模式入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与自学态度与能力。通过布置具优趣味性、生活元素十足的课后作业,保障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育的改革也不会停滞不前。语文教师仍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方式,根据社会变化与社会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为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彩梅.初中语文课堂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1):170-171.

[2]刘晓琴.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有效教学——谈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10):142-143.

[3]康萍.对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解读与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6(10):120.

作者简介:

刘燕,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初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