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勇
(四川外国语大学 教育学院, 重庆 400031)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于人类发展的大概念,超越国家身份,体现天下担当;超越互利共赢,体现命运与共;超越地球村,体现共同身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旨是:“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1]那么,如何书写人类命运,如何构建共同体,这就要求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人员具有全球意识、把握全球动向、引领全球趋势的能力。针对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
今天的高校学生需要全球意识的培养。对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年轻人需要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思想、产品、时尚、媒体、意识形态和人种,这些现象是真实的、强大的、无处不在的。同样,那些在现今和未来世界中成长的人需要解决各种普遍的世界问题:人类冲突、气候变化、贫穷、疾病传播、核能源控制等。由此,需要将高校学生全球意识的培养有序地、明确地整理之后,形成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方案,并落实于高校教学活动中。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将全球胜任力定义为:旨在评估各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与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处、互相学习的能力,以及所需要的态度和价值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全球胜任力定义为:一是从多角度批判地分析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能力;二是理解差异是如何影响观念、判断以及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能力;三是在寻找人类尊严的基础上,与不同背景的他人进行开放、适宜、有效的互动能力。
清华大学将全球胜任力培养概述为:“处于全球化时代,跨国界、跨文化合作交流频繁,诸如环境、能源与安全等挑战,更需要全球协作共同应对。”[2]为迎接未来的机会与挑战,高校应该培养全球胜任力,即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及与人相处的能力。该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终身学习的过程。全球胜任力主要包括认知、人际与个人三个层面的六大核心素养,分别为世界文化与全球议题、语言、开放与尊重、沟通与协作、自觉与自信、道德与责任。
通过各权威机构对于全球胜任力的定义,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世界形势每分每秒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教育正被赋予着促进各国发展的任务,培养新一代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年显得尤为重要。
当代社会以新的全球趋势为标志,经济、文化、技术和环境的变化是全球化迅速发展和不平衡的一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这一时代的特征,需要能够有效解决全球问题的一代人,同时能有效地参与地方、国家和全球公民的生活,参与当今和未来的世界建设。
对世界实质性理解是全球胜任力的基础。高校学生通过对世界如何运转的好奇和意识来培养全球胜任力,这些好奇和意识通过学科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的洞察力形成。具体而言,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四项能力:(1)能够调查他们自身世界以外的世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精心选择适合其年龄的研究;(2)能够认清他人和自己的观点,并可以清晰地阐述和解释该观点;(3)能够有效地与不同受众沟通,摆脱地理、语言、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的障碍;(4)能够用实践改善目前状况,把自己作为世界参与者并积极履行其职责[3]。
上述四种能力每项看来都非常重要,但全球胜任力被视为一种综合的能力,而不是独立技能的集合。四种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综合如图1所示。
四项核心技能构成了全球胜任力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学习可以清晰地了解世界、洞察世界、解决世界性问题,改善世界状况,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虽然全球性事务横跨多样的语境和社会准则,但是有一项要求是不变的: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都需由具有年轻的思想、可精准理解和处理全球重要事务的老师指导。在设计全球胜任力教学时,教师应完成以下四个长期的教学任务。
2.2.1关注课程的主题 课程的主题应该具有地方性和全球性意义;能够让学生产生深度共鸣;具有清晰的地方与全球连接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全球意义;具有学科和跨学科的性质。例如:在高校公共英语课程中,选择“中美贸易战”这一主题,既涉及学生自身经济问题又连接全球,既可以训练英语表达又可以跨学科学习国际商务、贸易等常识。
图1四项全球胜任力核心能力综合体系
2.2.2关注学生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关注全球性主题及主题活动的开展,高校应关注学生在该主题中所掌握的一个或多个学科中的重要知识与技能;专注于与各学科相关的全球胜任力培养条目;专注于学生是否能够清楚地与其他学生分享所得到的知识与技能。例如:高校可以通过“中美贸易战”的主题,安排学生进行资料综合、批判性观点搜集,并通过个人观点陈述、讨论、辩论等检测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效果。
2.2.3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任务中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在某一新的情境下使用本学科和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能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全球胜任力目标;学生是否可以将本地经验与世界联系起来;学生是否能在认知上、社交上和情感上进行积极参与;学生是否能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事务处理。例如:高校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搜集世界的气候数据,通过所学学科或者跨学科知识来综合分析、与同学交流或讨论该气候问题对于本地或世界的影响,然后制订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应措施。
2.2.4关注全球胜任力培养效果 在整个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应着重关注全球胜任力培养效果的评估;关注是否能够持续进步;是否向学生提供了一定价值的反馈。例如: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即使该主题教学结束了,教师也应了解学生在具有了全球性问题意识后,是否会依然每天或不时地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并在注重保护环境、改善全球气候恶化等方面有具体的行动。这就是一个全球胜任力持续发展的过程。
除了学生本身及教师方面需要注意培养全球胜任力外,学校管理层及各大教育机构、团体也应该在培养全球胜任力方面担负起一定的职责。
学校管理层及其他教育机构在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时,需要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和评估该课程的效果,以区别传统的课程安排。这样,学生在面对全球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时,就会获到更多课外实践的机会。学校创造国际化的环境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1)树立共同愿景、责任使命。在学校内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具有为全人类服务的使用感。(2)关注课程、教学和评估。指导建立一个以国际议题为中心、以问题导向为基础的课程,同时具有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估系统。世界性的通用语言是学校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学生的一个重要内容。(3)为进行全球性学习而建立起校外关系。这一关系可以加强学生在学校与各种社会人和其他学校学生之间的接触,以提高可以完成全球性任务的水平。(4)专注于某一区域。特别是该区域人员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提高。(5)家庭和社会伙伴关系。一所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维持与家庭社区、组织等社会团体之间关系的方式,来支持学生的学习任务。
社会大环境的支持是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必备条件,学校、教育机构及社会团体应积极配合教师和学生,满足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各种条件,促进其持续发展。
国家政策及本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政策对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国家政策决定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政策制定,又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施,最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出台越来越多的全球胜任力培养方案,其目的是确保今天的学生在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中取得成功。通过教育政策的引导,教师和学校创造性地帮助学生从各角度分析全球重大问题,通过利用国际资源、跨文化合作,寻找论据解决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国际教育和世界通用语言等全球胜任力方面开展了培养项目,其相应政策共同表现为:(1)重新设定课程培养标准,以囊括全球胜任力的各方面要求;(2)提高教育工作者讲授世界知识的能力;(3)使世界通用语言成为课程的核心部分;(4)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连接世界的机会。
从目前高校对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来看,所有的实施项目都是建立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之下的。因此,国家在制定教育政策方面应认真考虑、谨慎制定,以符合本国国情、符合世界趋势。
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具体说,人类的命运掌握在青年一代的手中,中国教育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综合体的教育。在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培养高校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教师、政府、社会共同合作,共同担负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才能培养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新一代青年,才能构建出共荣、共享、共生、共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