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课程作为高中學生了解生物基本知识、增强对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解认知、接触世界先进生物科技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的全方位提升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高中生物必修三中的免疫调节一节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分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课程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四大部分,以期能对高中学生学习免疫调节的课程内容有所帮助。
关键词:免疫调节;免疫系统;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作为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重要一节,对学生了解人体抵抗病毒细菌入侵、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改模式下,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当前的课程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必须进行教学思路和方式方法上的改革创新,知识理解与实际应用并重,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以致用。
一、 教学设计思路
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四节的课程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步学习免疫学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理论知识后,对免疫系统的系统性研究与学习。本节课将通过对免疫系统的学习与研究,特别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教学与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不同的免疫原理和作用,指导学生了解免疫系统在整个人体稳态调节和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了解免疫学在科研、医疗、社会发展上的重要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掌握免疫调节的主要运行机制,明白人体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结合课程安排和学生实际,本节课程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一) 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
1. 概述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和各部分主要功能。
2. 描述人体的内部防线及各条防线的运行机制和过程。
3. 描述两大免疫细胞B细胞和T细胞的产生、功能与作用对象。
4. 阐述免疫的几大分类以及抗原抗体的概念与相互关系。
5. 学会区分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二)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以抗击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导引,利用阅读、展示、小组讨论、对比、总结、归纳等方法,学习掌握免疫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掌握免疫系统在处理不同病毒病菌时采用的不同运行机制,理解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重视疫苗接种和病毒防治,提升学生对艾滋病等病毒的防护意识。加强学生自觉提升身体免疫力的重要意识。
三、 课程重难点
(一)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和原理
免疫系统是维持人体身体健康平稳的重要方式。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直接决定了人身是否能够抵抗住病毒的攻击。因此,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和原理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 概括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由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结构复杂、内容较为抽象难懂,很多知识点在教材上采用图片表格的形式表达,十分考验学生识图读图能力,表格转化能力,只有将图表、文字描述梳理成知识结构框架,才能学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四、 教学过程
(一) 播放视频,情境导入
教师给学生播放流行性感冒的宣传教育短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病毒存在、危害,激发起学生们了解病毒、努力学习、克服病毒治病救人的社会责任心和学习动力。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有过感冒吗?如果感冒会有什么症状?为什么有的学生会感冒而有的同学很久没有感冒过呢?为学生解释流感病毒入侵导致感冒的过程,引入免疫调节的概念和基本作用。
(二) 问题导向,自主学习
引入新课程后,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5页、36页,自主学习后回答黑板上的问题:1. 免疫系统包括哪几部分?2. 免疫系统的功能是什么?3. 免疫细胞包括哪几部分?4. 人体的三道防线是什么?经过十分钟左右的自主学习,随机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针对学生回答的答案判断学生自学的成果,并对上述问题一一做出精确分析和解释,确认学生掌握这一段课程的知识。
(三) 把握重难点,重点分析
对于接下来将要接触的本节重点,采用教学、讨论、总结的方法。首先给学生讲授人体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工作原理、T细胞和B细胞的不同作战模式,然后让学生采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形式消化所讲知识点。结束后,要求学生采用画图、连线的形式,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然后根据所做效果图表述人体第三道防线抵御病毒和病菌入侵时的不同反应。根据学生表述,找到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误区和错误,给学生及时地纠正,在黑板上板书正确的流程示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理解记忆知识点。
(四) 知识深化、内容延伸
提问:既然免疫系统具有抵抗病毒入侵的重要作用,那么是不是免疫系统越强大对人体越好呢?那如果免疫系统受损,人体是否还能健康生活呢?利用两个问题为学生引出过敏反应、癌症与癌细胞、艾滋病的知识点。过敏反应的产生是因为免疫系统收到过敏原的刺激,产生过激反应的表现。提问学生是否产生过过敏反应?过敏原是什么?艾滋病病毒的作用原理是入侵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人体免疫系统失去功能,最终导致多种并发症。通过免疫系统过强和受损带来的两种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过敏反应的实质,在生活要注意与过敏原保持隔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正常的免疫系统。
(五) 总结内容与课后作业
将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各小组讨论形成结果,由一名学生主要表述,其他学生负责补充表述。表述完后,老师为学生表述中的错误及时纠正并着重强调本届课程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出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课下作业,确保课上所学的知识通过习题得到巩固和加强。
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是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最后一节也是最重要的一节,对于学好免疫系统和人体稳态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更要注重对旧知识点的回顾梳理、让学生能够更顺畅地做好知识点衔接。还要加强图文结合的学习方式,将免疫系统组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原理等知识点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提高学生理解记忆效果。
参考文献:
[1]贾运锋.基于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黎清梅.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其案例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
乔雅林,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银川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