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以爱为本是教育理念的主旋律。而教师作为工程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才能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平等是阳光,理解是养料!只要我们善待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进步,都会成功。
关键词:师爱;耐心理解;倾心交流;情理相通;心灵互助
当今时代是一个缺乏爱的时代,而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工程,更应该以爱的教育为根本。教师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化学生。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才能走近学生、走进学生。
有人说,走近学生很容易,只要走下讲台,向前多走几步就可以了。是啊,空间的距离很容易拉近,但是,心灵的距离要怎样拉近呢?经过对照教育理论以及对身边教育案例的悉心觀察,笔者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 倾心交流,平等对待
每个孩子都是以一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的,老师要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应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做到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可以任意摆布和要求的工具。所以,作为老师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要“蹲”下来多了解孩子的所想,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那时候,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小事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护,让学生觉得这个班主任是容易亲近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多一点理解和宽容,从爱出发,了解学生真实的感情需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觉得班主任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 情理结合,疏导通行
相信任何一个教育者都会说自己爱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但好些老师为了学生的不听教而采用一些自认为是为学生好的方法,比如体罚、挖苦等等方式,这样不但效果差,更会激起师生关系的紧张。
俗话说:“疏能通导成行”。作为心理、生理正在发育的青少年,他们的行为有很大的变化,常有不确定性和反复性,其行为变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中间还有一段距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掌握一定方法去疏通、导行。老师对学生犯错误,不是训斥、整治,而是以导师之情,民主、平等地让学生写“说明书”“心理病历”,来达到疏导的目的,以此来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
三、 心灵推动,灵魂牵引
教育的本质和职责应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呼唤另一颗灵魂”。教育要有示范性,家长、老师偶尔的一次示范可能营造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高明的教师、家长多注重这种教育方式。
可是这些年来,随着教育功利思想的增加,这种传统教育精华在今天有了被冷落的倾向。教育行为越来越强势,推崇强制性规定和服从意识等。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关闭了心灵,关闭了受感染机会,或者说对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产生了怀疑,效果不佳,难以持久。只有精神推动才更能调动学生自律,养成慎独精神,进而达到人格升华。
教育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抓住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强调道德的感染力和推动力量。作为教师,在教育方式上要多一些灵魂牵引、心灵引导,让教育有更好的收获。
四、 合理错误,耐心容忍
容忍孩子的合理性错误,不要遏制孩子的个性发展。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批评学生时,要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注意防患于未然。
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我们不是要培养唯命是从的小绵羊,而是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作为教师就更没有理由有粗暴的态度压服学生。善教者总是能撩拨起他人内心的激情,令人振奋,弃旧图新。相反,用强力压服学生,也许会取得暂时平安无事的效果,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要取得批评教育学生的理想效果,作为教育者,就必须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宽广博大的胸怀,真诚相待的态度,耐心细致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五、 表扬鼓励,适时得当
很多时候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就会拖班级的后腿!”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70多分,不错呀!”
六、 错误教育,杜绝出现
班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错误教育,比如:(1)经常进行班级排名。老师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名次,势必使孩子陷于自卑。(2)经常指责孩子失败。教育的期望值告诉我们,孩子通常都会实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所以给孩子摧毁性的预言会对其身心造成伤害。(3)简单棍棒教育,形成心理障碍。往往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可是您是否知道: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说谎、懦弱、孤独、固执、粗暴、怪僻、喜怒无常,以至于影响孩子的终生。
七、 结语
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未有先学养子而后嫁者。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好多教师都感到无助,感到迷茫。事实上,只要你放下教师的架子,只要你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只要你多留意一些孩子的细微变化,只要你平时多加强一点自身的学习,你就可以轻松地走进孩子的心里。
老师们,请记住,走进孩子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爱心之路!孩子是绝对不会拒绝你的爱的!请敞开你的心怀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吧!以平等为阳光,以理解为养料,这条爱心之路上将阳光灿烂,花香满径!
参考文献:
[1]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5.12.
[2]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
[3]李峰.优秀中学班主任一定要知道的12件事[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5.
作者简介:
李佳佳,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头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