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于小学语文教育的当代价值

2018-09-05 11:13张文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当代价值传统文化

张文杰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随历史积淀出的珍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量,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小学开始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十分必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将传统文化融于小学语文教育当中提升学生人格魅力,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增强学生的生活感受,加强学生的表述技巧等重要意义与当代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育 当代价值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随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演变逐渐积淀出来的我国文化精华,对于人精神素养的养成有重要意义,里面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宝藏等待我们去研究学习。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势在必行。小学是基础教育重要的奠基阶段,从小学开始加强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学生对于民族和国家的热爱,树立民族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积累一定的人生经验,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繁荣昌盛。[1]

一、提升学生人格魅力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教育,即教书育人,是文化传承最主要的途径。学生的三观主要是在小学时期形成,形成后会对其一生都具有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文化当中认为教育中最重要的是道德教育,先育德才能育人,同时,在传统文化当中对于学生的品德有十分明晰的要求和范例,人教版语文教材《大禹治水》中体现了为国为公的奉献精神,孔子认为学生应当做到“文、行、忠、信”,教师为学生讲述历史上许多的文人志士因遵循儒家学说成为名族的英雄。带领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使学生的人格魅力得到提升。[2]

二、加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不只是社会工作人员的压力逐渐增大,学校学生,包括小学生的压力也日渐加重,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成果相比,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文人墨客通常命途多舛,在带领学生了解历史名人的作品的同时,对作品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通过這些历史事件告知学生面对困境的正确人生态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风风雨雨,深刻理解“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增强学生的抗逆境能力,加强心理素质。

三、培养学生感受美能力

升入小学后,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渐形成,教师在学生的审美观形成阶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寄托人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的重要载体。教师带领学生对各种类型的诗歌如山水田园诗等进行剖析,帮助学生体会诗歌中词藻的运用,内容的映射,意境的优美来体会古代文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于身边美景的喜爱,对于人情往来的欢喜,如人教版语文教材《游山西村》的悠然,《望庐山瀑布》的享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深情,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得学生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正确审美观。

四、增强学生的生活感受

文化来源于生活,是对中华历史的一种总结。传统节日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设立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在登高节有感而发写下的诗篇。指导学生查询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记录在册,然后请学生作为主讲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解给其他同学听,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投票,选出自己喜爱的节日,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就存在在日常生活当中,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五、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交流方式分为口述和书写两种,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也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其文学作品中,将语言表述技巧运用得十分熟练,将文人置身的环境,感受的氛围与自己的真情实感描绘的栩栩如生,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的场景将学生带回那个世界。教师指导学生对这些优美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了解文人的语言表述技巧,逐步积累语言表述的经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夯实基础。

六、刺激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色彩和动画的感知能力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应适当运用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感受诗歌中描写的情景,理解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或者由学生自己对诗歌中描写的意象进行理解,以图画的方式画出来,并向老师进行解释说明,教师从旁补充说明,修改学生的理解误区或遗漏。用具象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好之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七、增加学生的人生领悟

虽然小学生仍处于年轻的阶段,人生刚刚开始,但积累一部分的人生经验仍是十分必要的。一部部文学作品是历史文人对于自己人生的描述,也是对于后人的告诫。通过教师对作品的讲述,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故事,不需深入了解,领悟部分的社会生活规律,积累一定的人生经验,指导学生不被事物的表象迷惑,发现其本质属性,初步拟定自己的人生追求,为今后的人生规划奠基。

八、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小学教师同样具有指导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可以了解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发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学习思路,使得自己了解学生的想法,便于改善授课方式,解决部分在教学当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同时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于传统文化传达的精神经验的领悟,修身养性,以更加热情的方式投身到教学事业当中,用自身对于文学的热情感染学生。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小学是学生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接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海洋。

参考文献

[1]刘俊彦.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3(22).

[2]马桂花.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7(1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育当代价值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科学化的思考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浅析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及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