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良
【摘 要】在中小学管理中,后勤管理是重中之重,开展后勤服务改革是构建一个非盈利性、服务性后勤组织。当前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服务功能并没有真正凸显出来,同时在后勤管理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后勤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基于此,着重推动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服务性,有效改革后勤管理的工作模式,能够切实提升后勤管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性;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11-0222-01
在中小学日常管理中,后勤管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科学的后勤管理,能够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稳定可靠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需求,还能有效发挥后勤管理的育人服务职能。当前中小学后勤管理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难以有效发挥后勤管理的质量。基于此,在中小学后勤管理中,应该深化服务改革力度,积极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中小学后勤工作模式。
一、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概述
中小学后勤管理具有服务性、职能性、全面性的特点,其中服务性是中小学后勤管理的基本属性。在中小学后勤管理中,应该科学秉持正确的引导理念,充分认知教育价值观和政府公共教育职责,科学应对后勤管理工作。在中小学后勤管理中,后勤部门应该积极应对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公共教育,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精准的服务性工作[1]。一方面,在中小学后勤管理中,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观念,改变经济利益第一位的指导理念,真正将服务摆在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中小学后勤管理中,还应该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后勤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的工作,也是一种科学教育养成的基地。
二、中小学后勤服务改革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后勤管理是校园管理的重中之重,服务性也是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核心与关键。当前中小学后勤管理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水平,影响着中小学后勤管理的质量,尤其是后勤服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中小学后勤管理缺乏科学完善的制度,尤其缺乏服务性的规范制度。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属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但在市场机制的干预下,中小学后勤管理并没有将服务职能摆在第一位,而是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一些中小学在后勤管理中,特别是在食堂管理中,将食堂承包给校外人士,由他们来决定饭菜的价格及饭菜的质量,学校实施一定程度的监管。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后勤管理机制,在监管过程中,可能存在利益媾和的问题,这严重影响着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服务性,割裂了后勤管理的公共服务属性[2]。同时,在中小学后勤服务改革中,明显缺乏服务保障机制,同样制约着后勤管理服务性的发挥与实现;另一方面,中小学后勤管理人员的权利意识比较浓厚,服务意识相对单薄,服务素养偏低。在中小学后勤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素养直接关系着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关系着后勤管理的有序进行。但当前中小学后勤管理人员浓厚的权利意识,使他们往往利用手中职权来实施越权管理,进而形成一条稳定的利益链条。比如,后勤服务人员在项目工程施工和维修中,后勤管理者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我行我素,法律意识淡漠,为小利不顾工程施工和维修质量。
三、建立公共服务为导向的中小学后勤工作模式
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科学与否,不仅关系着学校日常的管理水平,也关系着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在中小学后勤管理中,应该积极构建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中小学后勤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后勤管理的力度,實施标准化、正规化、人性化的后勤管理工作。一方面,构建科学完善的后勤管理体系。在后勤管理中针对中小学后勤管理的乱象,学校后勤部门应该充分融入政府职能,实现标准化的后勤管理。同时,学校后勤部门更要积极应对市场机制的运作规律,实现后勤管理“走出去,引进来”的科学战略。在学校后勤管理中,单靠政府及学校的力量,很难提升后勤管理的水平,很难真正凸显后勤管理的服务性。基于此,在学校后勤管理中,应该以完善的后勤管理体系,先进的管理方式、优势资源的融入,全面提升学校后勤管理的整体水平。
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服务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在后勤管理中,应该加强服务性的改革,积极构建以公共服务为基准的全新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后勤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俊萍.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服务性及改革启示[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
[2]冯景州.中小学后勤管理常见问题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