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建构:关注计算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018-09-04 10:18时若瑜
关键词:计算教学建构主义自主学习

时若瑜

摘要: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建立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自发习得的。因此,为了利用数学活动实践课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习得技能,笔者现以《巧算“24点”》这一课为例,解读如何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来上好这堂数学活动实践课。

关键词:计算教学;建构主义;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75-2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指出: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在小学阶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学生今后深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學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如何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的技巧?如何令学生对枯燥的计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扎实的计算能力?笔者现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巧算“24点”》的教学为例,谈谈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几点操作方法。

一、教学重难点的生成内化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时,通常使用讲授法将数学基本知识、规则由教师说出再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但是讲授法使用不当会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一个班级中总有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已经有了,这个时候教师应先由学生简单表述再通过老师引导、学生练习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逐渐生成更高层次的理解。

[片段1] 《巧算“24点”》导入课题环节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扑克牌。扑克牌可以玩的和数学有关的游戏是什么呢?

生:24点。

师:你真机智,我们今天就来玩算“24点”的游戏。我们班的小朋友一定玩过算“24点”,谁愿意来介绍一下它的规则?

生:算24点就是拿出3张或者4张扑克牌用加减乘除这四种我们熟悉的四则运算算出24。

常规课程在处理游戏规则的时候,是通过讲述式的教学方法,直接将算“24点”的游戏规则告知学生再运用。但是算“24点”这个数学游戏班级里是有学生是接触过的,以询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并主动说出游戏规则,其余同学补充,学生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初步感知。

[片段2] 《巧算“24点”》体会游戏规则

师:这里有三张牌,7、8、9,你能快速算出24点嘛?

生:7+8+9=24

师:你想到了连加,非常好。7、6、3,你们能快速算出24点嘛?

生:7-3=4,4×6=24

师:真棒!你也算得很正确!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扑克牌3、8、9,请你说?

生:9÷3=3,3×8=24。

师:我们观察刚才的三关游戏,这里用到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贴板书加减乘除)而且每一关都是用到了三张扑克牌,也就是每张扑克牌都要用,用了几次?一次。(贴板书:+-×÷不遗漏不重复)。

在以上教学中游戏规则讲解时重点需要讲清楚每张扑克牌都要用,而且每张扑克牌只用一次。通过三张牌的游戏环节让学生自我分析体会出来每一次游戏都用了三张扑克牌,这里总结出游戏规则的每张牌都要用,再分析游戏环节中每张牌只用了一次。通过游戏和同学总结能够让学生感觉游戏规则是自己感悟出来的,并且能够通过直观的观察,亲身体验来内化游戏规则的重点。

二、运算策略的自主建构

运算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小学数学课堂着重开展的教学内容。传统教学中,老师经常选择让学生牢记一些计算法则,这也导致了学生的机械性运算现象,不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运算法则。想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思维方法,理解法则的深层含义,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迁移规律,就需要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直观模型、实物原型。

[片段3] 四张扑克牌,建构游戏策略

师:扑克牌A、2、5、8,我们把A看做数字1,这里的四张牌看做哪几个数字?

生:数字1、2、5、8。

师:根据这4张扑克牌上的数,怎样算出24?请小朋友们独立思考并把想法记录在老师准备的学习单上。

生1:5-2=3,3×8=24,24×1=24

生2:5-1=4,8-2=6,4×6=24

生3:5+8=13,13-1=12,12×2=24

生4:1+5=6,6×8=48,48÷2=24

师:我们发现,都是同样的四张牌算24点,原来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算法。请算得很快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介绍快速思考出答案的经验比如联想凑“3、8的数字对”,“4、6的数字对”,“2和12的数字对”,“2和48的数字对”等,鼓励学生总结不同的技巧)

可以组织3、4轮这样的游戏,多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数字考虑起,激发学生尽可能多的思考出不同的算法,该课堂教学环节既可以让学生知道算“24点”有许多算法,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学生汇报算法时,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由学生指导学生获得学习经验,形成了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三、计算训练的兴趣激发

一提到计算,学生马上会与简单的符号、枯燥的运算联系起来。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可以设计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之心动,继而行动。

[片段4] 开展游戏,提升自我体验

师:我们已经跟着计算小达人学习了一些巧算“24点”的方法,小朋友们想不想拿出扑克牌来玩一玩?下面,我们进行扑克牌游戏,选出每组的“最强大脑”。规则如下:前后左右四个人为一组,每人从自己的扑克牌里任意拿出一张牌。小组里每个人都根据拿出的四张牌算“24点”,想到算法的同学举手说出算法,谁先算出就拿走这四张牌。如果计算不出,就换牌再算(视频演示)。

生游戏

师:音乐声停,游戏结束,我们数数手中扑克牌有几张?

(找出班级中牌数最多的四个学生进入终極PK环节)

师:终极PK环节,四个小朋友谁先算出即举手示意,其余的同学认真听,判断他是否准确按照游戏规则使用扑克牌,再裁定他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

(让学生在紧张刺激的游戏环节中体会计算的乐趣。)

巧算“24点”游戏既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环节积极思考从而锻炼计算思维,又可以让学生感悟到:平时计算能力强的孩子能够玩好游戏,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计算训练的兴趣。

四、学会学习的有效总结

课堂教学总结是对一堂数学课的全课总结,它不仅是一堂课的完美收官,总结学生40分钟学习的情感体验,更是对于后续学习的方法指导。在计算课堂中,如果仅仅总结归纳了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游戏环节开心一下,那么它该有的价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挖掘。一堂建构主义引领下的计算数学课不仅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知识,更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的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分析当堂学习过程,及时形成自己的学习经验。

[片段5] 回顾总结,构思数学小论文

师:小朋友们一看就意犹未尽,还想玩算“24点”吗?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数字可以用来玩算“24点”?请看(出示车牌号码,公交车号,门牌号码等)(引导学生数学学习走进生活)

师:回忆一下本课,一开始,我们算了许多算式,你回忆了?

生:我回忆了许多可以算出24的算式。

师:接着,我们请小朋友们讲规则,你知道了?

生:我知道了玩“24点”游戏的规则。

师:然后,有些小朋友用不同的算法算24点。

生:我了解了计算“24点”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思考问题可以多角度。

师:请结合学习单上老师提供的思路框架,简短的构思一篇数学小论文。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不仅要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更需要在回顾总结环节使学生体会到这是一节自己回忆、自己了解、自己学会、自己发现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一节课。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就可以尝试让学生书写小论文。教师指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程而非知识技能,学生尝试撰写总结类的数学小论文,这样的回顾总结就能达成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计算教学课堂中,教师注重讲解计算规则、提倡机械记忆、讲究算法、采用反复练习,导致效率低下。因此,在新时代教育理论下,我们的计算课堂应该让学生自主生成、自主内化、自我感悟、自我总结,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自我学习信心,最终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华方库.小学数学算理教学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5(04).

[2]叶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结的价值和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2).

[3]邱海芸.计算数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02(01).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建构主义自主学习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