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艳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外部竞争日益激烈,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家族企业继续发展的瓶颈。从家族企业现阶段发展状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权模糊、治理结构不完善和人才引进不足。基于此,本文对家族如何更好地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家族企业;产权;治理结构;人才
一、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状况
家族企业就是指资本或股份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手中,家族成员出任企业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家族企业逐渐开始发展,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2年是中国家族企业孕育和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虽然家族企业未能对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但它为家族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涉及的行业主要是工业、矿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以“窗户店”、“家庭工厂”居多。第二阶段,1992—1997年是家族企业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家族企业分布广泛,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不仅有工业、矿业、运输业,还有商业和餐饮业等各种行业。第三阶段,1998—至今是家族企业理性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家族企业的特征是产业多元化和国际化。
事实上,中国家族企业在初创阶段是通过血缘、亲戚关系来维持企业运作组织,而随着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家族企业所固有的管理与经营方式弊端也逐渐体现出来。
二、家族企业特征
家族企业特征主要有三点:第一,家族成员拥有企业全部或部分的资产所有权,家庭财产与企业财产之间没有划分界限,这是家族企业最为突出的特点;第二,家族成员掌握着公司最为重要的管理权,控制着公司的运行;第三,家族文化观念厚重,家族企业往往比较注重血缘关系和家庭关系。
三、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不明晰阻碍企业发展
家族企业中产权模糊的现象是普遍的,主要表现在:家族内部成员产权不明晰和家族企业与外界产权不明晰两方面。在家庭内部成员产权关系中,家族企业成员按照其对于企业股本的认缴份额获得其对于企业的实际所有权。但家族成员对于企业管理的贡献并不完全按照出资份额进行划分,这就导致所有者利益分配不公平。在家族企业与外界产权关系中,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政府的支持,容易挂靠國有或集体企业,成为“红帽子”或“假集体”企业,这将导致产权纠纷,增加企业的运营费用,阻碍企业发展。
(二)治理结构不完善
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不仅拥有家族企业的股权,同时掌握着公司的经营决策权,企业最为重要的决策都在一个或几个家族成员的控制之下,这就导致了“一股独大”的现象。董事会由大股东控制,家族企业经的大股东就是董事长总经理的三位一体,既没有健全、独立的董事会来保证健全的经营机制,也缺乏健全的经理层考核机制制约大股东,这就容易造成专制和决策失误。
(三)企业文化限制优秀人才引入
家族企业受到在家族氛围笼罩之下的以血缘为本的文化的影响,存在着一种“内外有别”的观念,对家族外的优秀管理人员的信任度打了折扣。这种导致中国家族企业容易把家庭或家族关系引入到企业管理中。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一般身居要职,他们的贡献与收入常常不成比例,而家族外的优秀人才往往难以受到重用,这就限制了优秀员工引入,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建议与对策
(一)优化融资渠道和股权结构
我国家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的是产权的模糊和虚化问题,而这一问题的直接根源就是融资渠道的狭窄和单一。目前国家已经将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制度改为登记制。家族企业在财务状况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上市融资,尽量避免通过家族内部的亲缘关系为尺度进行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科学建立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股权相对分散,引入了外部管理人员,具有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家族企业可以通过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做到三个开放,即职位开放、股权开放和财务开放,使家族企业从“人治”走向“法制”,实现管理上的革命。同时,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监督、决策机制,并建立授权体系、适当分权,以避免权利过于集中导致决策的失误。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公平选拔人才
在人才方面,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强化人才意识,注重对人的尊重、培养和激励,提高员工满意度,实现人才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家族企业要打破人力资源的封闭运作体系,根据战略目标和未来的实际需求,面向全社会招聘,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吸纳良才,形成以非家族成员为主的科层体系。此外,应当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注意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吸引和稳定企业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陈建林.利他主义、代理成本与家族企业成长[J].管理评论,2011(09):50-57.
[2]贺娅洁.中小家族企业管理问题研究[J].财政科学,2016(12):134-139 .
[3]马玲.我国家族企业管理特征及其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3(9):83
[4]郑锐洪.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究[J].经营管理者,2006(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