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建模思想的有益商榷

2018-09-04 01:54尹玉荷
锋绘 2018年3期
关键词:建模思想性格特点应用研究

尹玉荷

摘要: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潜能,教师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注重数学建模思想的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建模被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当中,主要目的是为了简化高难度的数学知识,增强对这门学科的认知度和自信心,从而形成系统化的数学知识脉络。

关键词:小学数学;建模思想;应用研究;培养策略;性格特点;创新能力

1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解析

1.1 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尴尬

1.1.1 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学科,许多学生都觉得数学学习难度大,很难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导致学生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造成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沉闷。

1.1.2 教学情境的设计不过关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高质量数学教学课堂的保障,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虽然有些教师意识到了教学情境的重要性,但在教学情境中融入了过多的教学内容,导致无法突出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

1.1.3 课堂教学结构不完善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遵循知识复习、新课讲解及知识练习、布置作业的流程。其中,新课讲解所占比重较大,虽然这是传授学生新知识的关键,但占据了学生自主学习与讨论的时间,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满堂灌”式的教学课堂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1.2.1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过往的教学模式中,往往采用“老师讲,学生听、做笔记”的单一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单调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僵化,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创设一些有趣积极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活跃度,提高了自身思维的活跃度,帮助他们能够更高效地培养自己的数学创新能力。

1.2.2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实施民主教学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比较有意义的问题,然后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其他学生通过聆听别的同学的不同想法,能够帮助自己拓宽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营造出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这样能够让学生更高效地拓宽自己的思路,提高创新能力。

1.2.3 更新教师的教学理论,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数学练习题的运算,学生在机械重复的做题过程中,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消磨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乐趣和热情,造成他们思维活跃度的降低,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论,用更加生动、贴近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频率,从而帮助他们培养优秀的创新思维能力。

1.3 小学生数学建模思想培养

1.3.1 培养动手能力实践,激发学生建模兴趣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及相关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复杂数学问题的处理效率,保持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增强小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实际培养效果,需要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更高兴趣。建模的过程涉及问题表述、求解、必要解释及有效验证,在这四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作用,实现数学建模思想的有效培养,促使小学生能够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快乐,从而使他们对数学建模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在未来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数学建模能力。

1.3.2 构建良好数学模型,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通过对小学阶段各种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实际概况的深入分析,可知构建良好的数学模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增强其主动参与数学建模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的整体认知水平,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实现数学建模思想的有效培养。

1.3.3 注重数学灵活多样,增强模型构建稳定

加强小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有效培养,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中注重对数学思想的灵活运用,增强相关模型构建的可靠性,促使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确保学生们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模式中提升自身的認知水平,并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全面提升小学数学建模教学水平。

2 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研究

2.1 模型与积累

2.1.1 加强理解

数学建模思想最大的益处就是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模型是如何构建的,在平时教育教学的工作当中,教师表现模型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用具来巩固学生对图形知识的记忆程度,继而去遨游于新的知识的海洋。利用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用模型的方式建立起对应关系,将先后学习到的内容实现有机结合,便于学生自身理解学习的重点,增强学生的认识程度。

2.1.2 处理本质问题

利用数学建模思想,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本质提供了捷径。在具体的教学任务中,教师有必要高度注意数学建模的有效性,将数学模型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并通过简化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而发掘数学知识的共性。对此,教师更应该做到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索,具体的途径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或是解决问题等,并最终实现数学知识方面的积累。

2.2 实现知识教学

2.2.1 优化构建

优化构建,就是将数学模型在构建过程中进行优化,通过模型教学的理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激发出来。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率,不仅是教师的职责,还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完美配合和共同努力。教师需要持之以恒地挖掘模型构建道路上的有效捷径,对模型的构建过程进行全面化的创新,发挥课本典型例题的作用,将例题在建模中隐匿的功效发挥到最大,认真找出课本和现实生活存在的平衡点,以此来完成模型过程中对教学产生的关键作用。

2.2.2 解决疑惑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动手和动脑的能力都很强,数学老师将数学建模思想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时,可以将有关于数学的实践活动跟模型构建进行糅合,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发现其中隐蔽的知识点,最后让学生根据这个知识点创建模型,将书本上的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简单化,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必须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具体情况与课本结合,适应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需求,及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3 外部拓展

2.3.1 教材教学

教材对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士兵不能没有枪,厨师不能没有刀一样。在小学课本上,其实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案例,这些案例跟教学的主题基本上保持一致,不但典型而且还接近生活,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根据这类案例构建数学模型,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把握程度要求是非常高的。

2.3.2 建模思想

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建模思想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数学模型,第二个则是如何建立起数学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模型就是把事物本身存在的关系用思维的方式表达出来。数学理论、数学公式等,都可以被称为数学模型。

2.3.3 建立过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础性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要求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则是需要考验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程度是怎样的。至于过程,主要分为如下几点:第一,选择准备模型,需要对模型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结果,还有就是了解问题存在的实际意义,将解决问题的多种元素进行结合理解,想好该用何种语言对问题进行描述。第二,对模型进行推证,这类过程属于假设性解决方案,首先需要学生将问题可能发生的案例推倒出来,最后根据自己的验证结果,否定不合理的案例,从而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和答案。第三,原有假设的方法,这类方法类似于方程问题,要求学生利用题目要求,对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假设的方法,建立比较数字化的对应关系,最终得出结果。第四,检验方法,这类方法有时是为了验证答案的准确性,有时则要根据剧情情况进行思维分析。

3 小学数学要实现教学创新

3.1 创建兴趣小组,架设学教平台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发组建各种不同的数学学习小组,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数学学习,教师还可以安排多种数学教学活动,并且将一些与数学相关的项目添加到数学教学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还营造了学校团结友爱的良好学习氛围。

3.2 丰富学教教内容,培养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日常兴趣来规划数学教学的内容,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喜爱的娱乐活动就是游戏,将数学学习与游戏相结合,不仅可以使那些平时不愿意进行数学学习的学生自主地加入到数学活动中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数学游戏之前,应该先想办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还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以此来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3.3 创建情境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相对较多,并且每个小学生的兴趣也是大不相同,有的学生喜欢算术,有的学生喜欢写应用题,而小学数学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兴趣点,并且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数学这一学科。这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还能够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互动式游戏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4 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4.1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为保障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学习活动。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点燃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小学数学教學有效性。

4.2 巧妙地设计生活情境

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取素材,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其次,在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教师要适当拓展与延伸数学课本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生活习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最后,教师还应向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的能力。

4.3 探索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生受到理解能力、知识水平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数学时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角色,成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点拨与指导,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取得进步。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大胆转变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小学生数学建模思想培养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发展概况,可灵活运用各种科学的数学建模思想培养策略,满足学生数学建模学习中的多样化需求,为相关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可靠的保障。

猜你喜欢
建模思想性格特点应用研究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盘点全国部分省市石商的性格特点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初探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