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茂盛 张兴波 史军义 周德群 姚 俊 沈锦慧
(1西南林业大学昆明650224;2普洱亚洲竹藤博览园云南普洱665000;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花卉研究开发中心昆明650224;4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50)
‘曼歇甜竹’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牡竹属DendrocalamusNees的勃氏甜龙竹 (云南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Munro) Kurz[1]。 该竹是1998年9月首次发现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曼歇坝的勃氏甜龙竹栽培居群中,是勃氏甜龙竹变异植株经进一步选优、分离、培育而成的栽培竹新分类群[2]。培育者对该竹的生长情况进行了10多年的连续繁殖、培育、观察和记载,发现其每一年新发竹的各项特征性状始终保持稳定。目前,该竹已发展到100多丛、3000多株。2016—2017年,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 (ICRCB)先后3次派专家前往普洱亚洲竹藤博览园对 ‘曼歇甜竹’栽培基地进行实地考察,确认其为勃氏甜龙竹一优质笋用竹新品种[3]。根据 《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的相关规则和要求,将该栽培竹新品种正式定名为 ‘曼歇甜竹’,学名为Dendrocalamus brandisii‘Manxie Tianzhu’[4]。
该竹栽培品种已于2017年11月通过了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的新品种国际登录认证,国际登录号:No.WB-001-2017-021; 活体保存地: 国际竹类栽培品种 (中国·普洱)登录园 [ICRGB(Pu'er,China)];命名范式保存地: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 (ICRCB)[5]。
大型丛生竹。秆高15~17 m,直径10~16 cm,梢端下垂;节间长35~45 cm,幼时密被纵行排列的白色绒毛或棕色绒毛,秆壁厚约2.5~3.0 cm;节内及箨环下方均具一圈灰白色或棕色绒毛环,秆下部数节节内具气生根。秆分枝较高,每节多数,秆上部主枝1或有时无主枝,其余枝条较细,1级分枝反抱秆四周,2级分枝亦反抱主枝四周。箨鞘早落,革质,初期绿色,背面密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密被棕色柔毛,边缘具翅状棕色长柔毛;箨片外翻,箨耳小;箨舌高1.0~1.5 cm,上缘齿裂。叶鞘背面及边缘具棕色小刺毛;叶舌高1.5~2.0 mm;叶片大,长23~32 cm,宽2.5~6.0 cm,背面具白色小柔毛,次脉10~12对。笋期7—8月,笋呈灰绿色。‘曼歇甜竹’的各项特征见图1—图3[6]。
‘曼歇甜竹’笋味鲜甜,肉质细腻,质地脆嫩,营养丰富,竹材通直,单位面积生物量大,产笋量达7 500~9 000 kg/hm2,属于近年来新培育的优质笋材两用竹品种。
本品种仅在普洱市思茅区曼歇坝 (海拔800~1 200 m)有少量人工栽培。
图1 ‘曼歇甜竹’竹林和竹笋
图2 ‘曼歇甜竹’竹秆和竹箨
图3 ‘曼歇甜竹’竹节和分枝
‘曼歇甜竹’与勃氏甜龙竹栽培型Dendrocalamus‘Brandisii’的关键区别在于[1](图4—图6):前者秆形更加高大、粗壮,秆高15~17 m,直径10~16 cm,秆被毛较多,梢端下垂;2级分枝反抱主枝,笋呈灰绿色,笋产量达7 900~9 000 kg/hm2;而后者秆形相对较小,其秆高10~15 m,直径10~12 cm,秆被毛较少,梢端极度下垂;2级分枝不反抱主枝,笋呈灰黄色,笋产量在4 500~6 000 kg/hm2。
图4 ‘曼歇甜竹’和勃氏甜龙竹 (栽培型)竹秆特征对比
图5 ‘曼歇甜竹’和勃氏甜龙竹 (栽培型)分枝特征对比
图6 ‘曼歇甜竹’和勃氏甜龙竹 (栽培型)竹笋特征对比
1)基地选择:海拔400~1600 m;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中性至微酸性(pH5.5~7.0),基地坡度为10~30°,便于排灌。
2)适生范围及气候:适生范围较广,东经100°54′40.75″、 北纬 22°41′26.16″。 适生于湿热气候,年均气温10~20℃,1月份平均气温5~11℃,7月份平均气温24~28℃,极端最高气温低于38℃,极端最低气温高于0℃,年均降水量900~1 400 mm,年平均日照600~1 200 h。
3)繁殖方法:分蔸、埋秆、扦插繁殖均可,繁殖力极强。
4)母竹选择:宜选择2年生母竹作为繁殖材料。
5)育苗时间:4月至6月。
6)种苗选择: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2年生竹进行育苗。
7)造林时间:7月至8月。
8)定植密度:株行距6~8 m或20丛/667m2竹苗定植。
9)栽培管理:定植时灌足水,注意保水,但避免积水;施肥以农家肥为宜,每丛施基肥3~7 kg,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追肥1次。平常养护管理相对粗放。